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穿越民国大商人 > 分节阅读 60

分节阅读 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山西好点,阎锡山这个人会做生意,把山西经营的不错,可别的军阀都是行伍出身,又有几个懂经济会赚钱的,除了地方上的那些税收就是伸手往民国政府要钱了,可如今民国政府穷的叮当响,现在国库资金匮乏,自己还不停的跟外国人借钱呢,哪有余钱多给下面,其实这也是袁世凯控制地方不利的原因之一,没钱谁听你的。

每人一个大洋多吗,郭宇觉得不多,可是各地军阀确是觉得这个买卖可以做,人口多了就要吃饭,现在国内的粮食产量不高,养过多人口非常困难,要不然也不会一遇到灾年就会出现大量的流民了,这些普通百姓,每年耕种土地辛苦劳作一年下来,基本上也就混个口粮,灾年来了没有收成,会直接饿肚子,这就是民国百姓的现状,而且这种情况还要持续几十年。

轰轰烈烈的大迁移开始了,用轰轰烈烈这个词绝对不夸张,确实如郭宇所想的那样,各地在得到郭宇的确切回答以后,立即组织人开始四处抓人,先从流民下手,这些军阀也有理由,送他们到一个能够吃饱饭的地方去,而这些流民听说能够吃饱饭,自然跟着当地政府的领路人一路向着苏州方向而来。

这些军阀好多都不需要郭宇接手,选择直接送货上门,就是因为那一块钱的路费。在民国的挑工,担着一百五十斤的棉花送货,七百五十里路的距离,才挣2个大洋,这里面还包含着伙食费,你就可以想象,这些赶路的流民会有什么待遇了,不被饿死在路上已经是万幸了,不过郭宇在苏州设置了很多安置点,他把这些流民直接送到太仓镇附近安置,吃饭休息几日之后,就会搭乘运货船到加里曼丹岛去。

自从郭宇实行了买卖人口制度以后,基本上每个月会有二十到三十万人被送到加里曼丹岛去,弄得高庆的二十条船只能留在国内这边运送人口,郭宇还紧急调运了原来美国航运公司的十几条老货轮过来,这些老货轮正好用来做短途运人。

如今太仓镇已经被郭宇设计建成港口区,太仓镇的长江水路距离出海口只有极短的距离,而且这里吃水深,平均可以达到125米,是国内少有的天然良港,后世这里就被建设成国内的大港之一,郭宇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地方,建不成后世那样的大港,但是可以利用这里的天然优良航道建成临时港口,无非就是麻烦些,用小船摆渡而已,总比把这些人拉到上海去坐船要方便许多,以后这里也会慢慢建设起来,变成郭宇私人的运输物资的港口。

既然人口有了,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暴兵,第一批华福会员组成的华福军已经经过了三个月的训练期,可以重新招人了,郭宇有大量的武器,虽然不会给这些新兵发ak步枪,但是老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郭宇还有不少存量呢,而且有美国的贸易公司,购买枪弹都很方便,现在在国内有这种枪已经够用了。

郭宇的计划是在招兵3万,让自己的总兵力达到4万5千人左右,有了这些兵,在国内就可以站稳脚跟了。这些兵员会在华福会会员中继续挑选,也会在迁徙的民众中招募,尽量挑选精壮的汉子,让这些士兵成长起来以后成为以后军队的骨干。

而南洋也在开始招兵,预计招兵数量将达到4万人左右,其中海军一万人,陆军3万人。不过南洋的招兵就会慢一些,要等郭宇这边挑选完以后才能挑人。

第一百二十二章:丝绸生意

时间已经进入四月份,国内乱局依旧,郭宇确干的如火如荼,丝绸纺织工厂建立起来,苏州的丝绸联盟已经成立,65家丝绸商人加入到联盟之中,以后联盟会统一进货,统一定价销售,这样就能增强苏州丝绸业抵抗风浪的能力。

“郭大人您来了,请到里面。”郭宇走下车,一群丝绸商人在新建成的工厂门口迎接郭宇。“万秀纺织厂,这名字谁起的,不错。”郭宇看着工厂大门口挂着的写有工厂名称的牌匾说道。

一群商人笑了笑,王兆祥带头说道,“这是我们几个商量了几天才决定的,万秀的万代表我们所有苏州丝绸商人,秀就是我们要产出最好的丝绸。”

王兆祥引领郭宇一行人走进纺纱车间,车间内闷热潮湿,机器声轰鸣,王兆祥在一边大声对着郭宇说道:“大人,这是缫丝车间,现有大型缫丝机10套,年产3000吨生丝,这个数量都超过原本江苏一省的全部产量了,不过现在工人对机器还不太熟悉,还不能达到额定的生产量,我们会抓紧时间让工人们熟悉起来,增加产量。”王兆祥在说道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是露出有些不可置信的神情。

车间内很不舒服,因为缫丝需要用到热水,使得车间内蒸汽四溢,不过王兆祥说,这已经比老工艺的缫丝车间要舒服很多了。郭宇等人穿着西服,不大一会就满头大汗,不过郭宇还是细心的看着这些女工把一个个蚕茧抽出线头,送入抽丝机,这些蚕茧在水中不停翻滚,不大会就变成一小撮白滑的生丝,每个蚕茧大概能抽取1000米长的茧丝,若干根茧丝就合并成为生丝。

郭宇算过一笔账,这个工厂如果全力生产,年产量可以达到3000吨生丝。而这又是个什么概念呢,民国初年的时候,全国的生丝产量是12000吨左右,主要集中在江浙和两广。而日本已经超越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生丝生产出口国,大概是13500吨,这并不是民国原料不足,有很多原料都被日本直接购买过去。主要原因还是生产技术太落后,大部分还是使用老式的木质缫丝纺纱机,而此时的日本在进行所谓的工业革命,全部采用英国先进的铁织机,自然速度就要快很多。

而10套大型缫丝机的规模,在现代时空国内只是一个中型规模的工厂而已,后世广西某个县的年生丝产量就能达到5万吨生丝,全国达到20万吨,这还是因为销售影响了生产的原因,而且在后世江南养殖蚕茧的家庭已经非常少了,主要是成规模的养殖场在做。

十几人出了缫丝车间,又来到织造车间,织造可分为生织和熟织两类,生织,就是经纬丝不经炼染先制成织物,称之为坯绸,然后再将坯绸炼染成成品。这种生产方式成本低、过程短,是目前丝织生产中运用的主要方式。熟织,就是指经纬丝在织造前先染色,织成后的坯绸不需再经炼染即成成品。这种方式多用于高级丝织物的生产,如织锦缎、塔夫绸等。

郭宇收购的工厂里也有印染设备,这些生织的白色坯绸就会送到印染厂,加印各种花色,而且因为设备先进,印制出来的花色非常华丽,远超现在的丝绸印制花色。

只这一家工厂,就已经能够达到日本的近四分之一生产能力了,而且制造出来丝绸质量好,花色繁多新颖,一定可以抢占日本丝绸市场,以后回去多买几套这样的工厂,一举压垮日本矮子的丝绸业,回头可以打价格战、销售战、宣传战,挖掉日本现在的经济奶牛。

当然这只是郭宇在那里自己一番而已,不说现在的国际形势不利于民国,就是他掌握的丝绸资源,也还对日本丝绸经济暂时不构成威胁。

出了车间几人来到办公室,王兆祥请郭宇上座,众人落座后聊了起来:“镇守使大人,您弄来的这些机器真是厉害,比现在最先进的英国铁织机生产速度要快的多,真的像您当初所说的那样,有几十倍呀,真是太惊人了,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好的丝织机器,不知道大人是从哪里购买的”王兆祥问道。

郭宇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这个就不便透露了,你们只要抓好生产就好。”

王兆祥反应过来是自己多嘴了,赶紧说道:“自然自然,我们一定照看好工厂的生产,争取早日达到大人要求的生产量。”

“王会长,还是说一下股份的划分吧,原先你们不相信这些机器的能力,如今已经投产,你们亲眼见到了生产速度,是否可以给机器作价了”郭宇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