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 分节阅读 453

分节阅读 45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就在纽赖特奉命离去后不久,来自巴黎的电报也传到了清英的手中。与英国政府的陈词基本相同,法国人也提出了展开停战谈判的请求。不过令清英感到颇为意外的是,这封电报的落款人竟然不再是那位倡导建立职业军的年轻总理戴高乐,而是另一个他所熟悉的名字菲利普贝当。一番打听之后才得知,原来戴高乐已经因为前线兵败而被愤怒的议会免去了总理的职务,改由主张与德国合作的老帅贝当来重组政府。与之一同被免职的还有联军总司令甘末林,这位一手将大量精锐推进了德国军队包围圈的统帅,此刻已经离开他的指挥部了。

三个小时之后,一场会议便在柏林皇宫中拉开了序幕。从科布伦茨搭乘飞机临时返回的鲁登道夫虽然身体疲惫,但却仍旧是目光炯炯,精神十足。在会场上,鲁登道夫对前线形势做出了详尽而准确的汇报,并指出当前的局面已经完全掌握在了同盟国军队的手中:北翼的联军主力崩溃之后,英法至多只剩下了70个师来防御650公里的漫长防线,其中三分之二都是二流的后备师。而德奥联军的总兵力达180个师,装甲集群在为期三周的战斗中仍旧保持着凌厉的兵锋。同盟国在兵力上的优势是26比1,坦克和火炮的优势预计将高达8比1,空军更是不受阻碍的主宰了天空。鲁登道夫最后声称,只需再给他一个月,德奥军队就能席卷整个法兰西平原,从当前的马斯河一直打到西班牙东北方的比利牛斯山。

由于鲁登道夫给出了如此乐观的保证,清英便决定暂时不加理会英法的停战建议,而是将当前的战车以最大功率继续开动下去。只有当局势已经败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之时,迫在眉睫的英法政府才会在谈判桌上给予自己理想的利益。除此之外,清英也准备通过这场战争彻底奠定未来欧洲的局势。上场大战由于条件所限,使得自己不得不像一个赢了一大笔钱的赌徒一般见好就收,对牌桌上的另外两个对手英法轻轻放过;然而这一次,手持王牌的自己却再不会有任何的手软,不把他们的筹码全部赢光,自己是绝不会停下这场轮盘赌的

计议已定。伴随着容克运输机的轰鸣,鲁登道夫再度返回了他在500公里外的指挥部,开始酝酿新一轮的大规模攻势。而柏林政府则如同没有收到这两份停战请求一般,继续按部就班的进行各着种战争工作。当6月4日的第一缕晨辉从东方天际中升起的时候,德军便再度在数百公里的西部战线上发起了新的进攻。战机呼啸飞掠,坦克咆哮疾驰,火炮的怒吼和枪弹的嘶鸣构成了一首血腥而又壮丽的交响曲,震动着整个法兰西大地。在空中力量的强大掩护下,由5000辆iv号坦克所组成的装甲洪流势不可挡,即便是法国境内那些纵横交错的河流,也无法稍稍阻挡这些钢铁巨兽那排山倒海般的前进脚步。

次日下午,法国政府再向柏林发出停战请求,清英在与智囊们商议之后决定予以回复,但仍旧命令军队继续前进。经过一天的猛攻,法军的各条战线均已被突破,大量败兵裹挟着更多的难民像雪崩一样仓惶西逃,只为躲开那宛若魔神一般的德国坦克和飞机。经过近一个月的战斗,法军官兵已经在这无穷无尽的机械化狂潮侵袭下产生出了彻骨的恐惧,几乎完全失去了抵抗的意志:由埃尔文隆美尔指挥的第7装甲师在一天的战斗中便抓获4000名俘虏,而自己只损失了36人。6月8日夜间,法国政府仓促逃出巴黎,在宣布其为不设防城市的同时,也再度向柏林发出了一封恳求的电报,称法国“无比急切”地希望立即展开和谈。

眼见火候已经酝酿得差不多了,清英随即指示柏林政府给出了同意停火正面的回复。至于英国,清英却只是给出了与法国相同的回复,即在陆地上暂停对英国远征军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对海上战局予以回复。除了在日后能进一步要价之外,清英也是在等待来自地球另一端的态度转变:一个月前日本在这场大战之初打了退堂鼓,现在自己已经获得了欧战的决定性胜利,他们也该有所动作了吧

第700章继续战争

当柏林正值夜幕降临时,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扶桑却是满天朝霞。位于东京市中心的首相官邸内,此刻已经集结了大量的军政要员:他们个个精神激动,满面红光,仿佛不是德国在欧洲取得了胜利,而是自家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君皇。

“刚刚从柏林传回的消息,德国已经开始同英法展开了接触,预计在十天之内,他们就将达成关于停战的共识。毕竟英国在陆地和海洋上都遭到了全面的失败,现在留给他们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屈辱地服从现实,要么光荣地集体玉碎;而对于那些毫无武士道品质的欧洲人而言,懦弱的他们只有可能会选择前者”

宽阔光亮的木质阁楼里,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正站在一张巨幅东亚地图前,志得意满的对屋内的一众要员们大声说道:“而伴随着英国的迅速战败,一个绝好的机会已经摆在了我大日本帝国的面前。现在的英国已经再抽调不出任何力量来保卫他们在香港、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的统治利益,只要我们发动攻击,就能毫无悬念的夺下这些地区而在占领马来西亚之后,我们甚至还能以暹罗为跳板向缅甸进军,继而进入印度。如此一来,帝国只需要付出数千条生命的代价,就能将势力大幅延伸至南海,并昂然成为胜利者的一员坐在谈判桌前”

听得近卫文麿的话语,房间内那原本就一片激动的气氛又热烈了几分。对于繁华的香港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新加坡,日本大本营早就已是觊觎良久;而之所以他们没有在战争伊始便对其下手。除了日本自身的战备情况还远没有达到理想之外。另一个原因便是日本对欧洲战局仍旧心存疑虑。不敢贸然将赌注下在同盟国一边。然而现在,日本大本营却是再没有任何的顾虑了。除此之外,日本在经济上的现状也驱使他们必须立即展开行动:在1927年那场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因资源匮乏而严重依赖世界市场的日本同样遭受重挫,至今都未能走出萧条的低谷。面对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日本决策层也亟需通过一场战争来转嫁民众的不满视线。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们现在趁火打劫都是一笔为赚不赔的买卖。

“德国人不会拒绝我们对英国远东殖民地的要求的。他们还需要帝国在远东牵制美国,因此绝不会将所有的战利品全部独吞;更何况他们已经有了富庶的印度支那和北菲律宾。马来西亚只有可能是由我大日本帝国来接管。就算我们将新加坡交出,也能收获一片超过3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近卫文麿的一双眼眸当中精光四射,其接下来的话语更将房间中的气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锋,“而除了向英国拔出战刀之外,天皇陛下还指示我们应准备向美国宣战,与这个夙敌做一个彻底的了断在过去的三十年时间里,美国一直都在野蛮干涉帝国的西进政策,其种种卑劣手段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现在我们已经无需再忍了”

听得近卫文麿道出天皇的旨令,在场众人的神情全部转为尊崇和狂热。向代表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神明发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