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 分节阅读 220

分节阅读 22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然而萨姆索诺夫却失算了。他的计划是在原地守上两天时间,等到第一集团军到来之后内外夹攻,然而他却没料到莱宁坎普为了稳住德国人、不让其匆忙逃出包围圈,其行动完全超出了事先计划的规定。莱宁坎普不仅在贡比楠战役结束后就原地趴窝了三天时间,其重新开拔后的方向和速度更是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俄第二集团军要想等到这支部队来援,至少也要在原地坚守到5月31日。从开战之日起就缺乏协调的两个俄国集团军,其各自为战的弊端在这场战役中体现无遗:随着俄军的推进,电台信号减弱,西北集群司令吉林斯基对下属两个兵团的情况了解越来越模糊不清,也就更遑论做出有效的居中指挥了。

第二天27日清晨,鲁登道夫所急切等待的总攻时间终于来临了。弗朗索瓦第一军的所有12个重炮连全部抵达进攻阵位,随即连同野战炮兵部队向对面的俄国阵地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风吼雷鸣。剧烈爆炸所激荡出的澎湃气浪如飓风,如雷霆,喧嚣着四下横扫。德国第八集团军的领导人物走出指挥部,兴登堡面如古井、波澜不惊,鲁登道夫目光凌厉、而又带了些许紧张之意,在二人之后则是霍夫曼和格吕特纳亦步亦趋的身影。他们都在急切等待着这场攻势的最后结局。

炮火汹汹,如同天雷奔泻;炮弹爆炸所及,周围的土石草木无不迸飞断碎,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死亡血雨。被萨姆索诺夫称为“赫赫有名”的第一军官兵和他们的袍泽一样,早就在极度的疲累和饥饿中丧失了斗志;面对德军那宛若流星天陨般的狂暴弹雨,被砸得死伤惨重的俄军官兵,此刻头脑中就只剩下了逃跑这一个念头。不到上午11时,俄第一军就全面逃离了整个阵地,德军光靠大炮就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如果弗朗索瓦不等重炮部队到来、而是于25日就发动攻势的话,那么面对体力和斗志都要比现在好很多的俄第一军,他的进攻很有可能会失败。

当日清晨,由贝洛指挥的德第一后备军也加入到了这场战斗中;此时,除了在莱宁坎普面前作为疑兵牵制的一个师又一个旅外,德第八集团军的全部力量此刻都投入到了对俄第二集团军的进攻中去。双方超过35万大军如同两股交错对冲的奔腾江水,于莫约70公里长的战线上激撞起了滚滚喷涌的滔天狂澜。两军蜂拥而上,互相践踏拼杀,炮火隆隆,硝烟蔽空。成师成旅的部队在进入阵地,成师成旅在撤出阵地;牵下的俘虏堵塞了部队前行的道路,拼杀的勇士在战场中不知凶吉。野战指挥官不知部队所在,参谋军官的车辆到处飞驰;德军侦察机在天空盘旋搜集情况,集团军司令想方设法地了解前线的真实情形。

截止到27日晚些时候,俄第二集团军的左右两翼已经全线崩溃。不过,德军并没有在这两天的战斗中取得完全的胜利。俄军中路的两个军仍然在进攻,战场上也不时传来真假难辨的各种消息。德军前线部队也在疑神疑鬼,听到马蹄声便以为是大量的俄国哥萨克来袭。一时间各种战场传闻蜚声四起,德军统帅部甚至接到了弗朗索瓦兵团正在仓皇逃窜的消息,弄得连兴登堡也不由得额头见汗,幸好这一消息在不久之后得到了澄清。

在这一情况下,鲁登道夫竟又有些开始瞻前顾后起来,唯恐俄军在中路形成突破,让他的两翼包抄计划付诸流水。他下令弗朗索瓦的第一军转向北方,支援正面被他所认为是“疲惫不堪”的朔尔茨第二十军。然而弗朗索瓦又一次对鲁登道夫的命令置之不理,坚持向东挺进,决心截断萨姆索诺夫的退路,将整个俄国第二集团军全部合拢包围。由于前几天他的抗命竟收获了一场大胜,因此鲁登道夫几乎是在恳求弗朗索瓦服从命令。但弗朗索瓦仍旧充耳不闻,挥戈东进,并沿途布置分遣队,以严防敌军进行突围。

战斗进行到第四天,总体情况终于明了了。精疲力竭的俄军中路部队攻势锐减,朔尔茨的部队已经开始发动反击;而马肯森和贝洛的两个军也已经通过一名乘飞机前往司令部的参谋军官搞清了情况,并开始按照鲁登道夫的指令步步紧逼俄军的侧翼,越收越紧。此时,弗朗索瓦的进军路线便显得再好不过了。虽然这么做很没面子,但为了最终的胜利,鲁登道夫还是撤销了昨天的谕令,并重新电令弗朗索瓦,要他继续往他已经进军的方向全力进击。

过不多时,又一个好消息从通讯部门传来。根据德军所截获的莱宁坎普所发布的最新电报,俄第一集团军的最前一个兵团距离这片战场还有近50公里,可以肯定这支实力雄厚的俄军将不可能赶得上这场大战。德军在南方的战斗已然胜利在即。事实上,俄国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相互配合,比鲁登道夫所预想中的还要差;在之后的两天时间中,莱宁坎普的部队只向前推进了不到25公里,且此后再没有往前挪动一步。他们没有同萨姆索诺夫取得联系,此后也不可能再和他取得联系。

残月西山,晨星隐匿。漫漫长夜的黑暗徐徐退去,璀璨的日华再一次照亮了这片东普鲁士大地。对于俄国第二集团军而言,这初升的朝阳,却是象征着毁灭与死亡的时刻来临。

s:感谢书友西辰和二月三十戒书的打赏

第345章末路

5月29日,俄国第二集团军便开始如雪崩一般,以不可挽回之势轰然崩溃。这些部队既包括先前在德军的攻击下业已断折的左右两翼,也包括了位于中路的第13、15和23三个主力军团。

尽管俄国军队凭借着战斗民族的暴力基因,在忍耐痛苦上堪称欧洲之最;然而即便是再不知疲倦的机器,也不可能在没有能源的情况下正常运行。绝大多数俄军士兵从25日就开始断粮,一路忍受着长途跋涉之苦的他们早就是疲累至极;而德军随后发动的猛烈攻势,却又迫使他们不得不进行一场场激烈无比的战斗。在这种饥疲交迫的情况下,毕竟还属于人类范畴的俄国官兵又哪里还能捱得住

到了29日太阳升起的时刻,大量俄国官兵已经是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