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 分节阅读 178

分节阅读 17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必须要对俄国人和法国人进行毫无保留的技术援助。”阿斯奎斯忽然开口,话语中蕴含着不容置喙的坚定之意,“俄国人能在波罗的海牵制德国舰队,法国人能帮助我们稳定地中海格局;帮助这两个曾经的死敌,就是延续我大英帝国的权益约翰,我们今年开工的巨人级战列舰的全部技术资料都交予了法俄两国的海军部门了么”

听到阿斯奎斯的话语,费希尔眼中闪过一丝肉痛之色,而后微微点了点头。

1907年,为了反制德国在拿骚和赫尔戈兰级战列舰上装备305毫米45主炮,英国海军部决定将自己目前列装的305毫米火炮的身管长度提升到50,以求获得对德国战舰的火力优势。然而这却并不能满足费希尔那迫切想要超越德国战舰的强烈野心。半年之后,随着英制305毫米50火炮在开发过程中的火炮精度和身管寿命上的不如人意,使得费希尔迫切要求国内的军火部门研制一种口径更大的火炮用于装备战舰。在这一情况下,343毫米45舰炮被列入了英国军工1908年度的重点研制目标;而英国海军部也以这款火炮作为蓝本,重新设计了他们的巨人级战列舰。

与之前英国开工的6艘柏勒洛丰和3艘圣文森特所不同,新式巨人级的全部主炮都沿着舰体中轴线呈背负式布置,使得其全部主炮都能向同一舷射击。由于双联装343毫米主炮所带来的重量上升,使得巨人级在控制造价的前提下将主炮塔数量从之前的5座减少到了4座;炮塔数量的减少也使得军舰的吨位和造价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得英国政府得以在造舰竞赛的重压下得到些许的喘息机会。

新战列舰标准排水量19600吨,航速21节,舰上沿中轴线背负装备8门双联装343毫米135英寸45主炮,水线装甲最厚处达到300毫米。通过炮塔布置方式的革新,使得英国人在战舰造价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将舷侧火力从8门305毫米一举提升到8门343毫米,实现了战斗力的飞跃。大喜过望的阿斯奎斯立即推动国会通过了1908年度开工4艘巨人级的预算,并批准了不倦级战列巡洋舰最后一艘新西兰号的建造经费。原本这种战舰的图纸是被列为绝对机密,但为了加强法俄制约德国,英国还是将它完全交给了自己当年的两个老对手。

“如果俄法两国的下一级战列舰能以此为蓝本,那么足以对当前的局势起到很大的改观;而在这种装备了135英寸重炮的舰艇面前,德国人的那批由装甲巡洋舰改装而来的货色都将不堪一击。”阿斯奎斯徐徐开口,话语中蕴含着淡淡的无奈和疲敝;这级新战列舰原本是用于对抗德国同期开工的新锐舰艇,现在却被迫赋予了其额外的作战任务。

“实际上,巨人级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标准主力舰。根据我们在柏林的情报人员所发回的消息,德国人今年开工的2艘战列舰也提升了主炮威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下一级战列舰上将主炮数量重新提升到10门,以获得对德国人的火力优势。设计师们的初步设计,是在舰体舯部再增加一座双联装主炮塔,如此10门双联装135英寸主炮便能发挥出最理想的打击效果。”费希尔开口道。

“10门135英寸重炮她的舷侧火力已经比之前的圣文森特级高出80以上了吧”阿斯奎斯闻言吃了一惊,不过脸上却并没有费希尔的那种期待和狂热,反而是流露出了些许忧郁的神情。他看向面前那张坚毅的脸,道:“约翰,你能限制住这种舰艇的造价么如果价格太过高昂,不列颠的财政是难以承受的”

费希尔微微点头,眼中罕见的流露出了一丝笑意,道:“请爵士阁下放心。我已经摆平了那群贪婪的船厂资本家,激烈的竞争会让他们把自己的投标价格降到最低:这种超级无畏舰的造价不会超过200万英镑,而即便是对应装备8门135英寸大炮的完美之猫们,这个价格英镑也能与船厂签订合约。等到明年,皇家海军就能迎来一个实力飞跃的黄金时期”

s:感谢书友人压马路的月票支持

第279章乌里扬诺夫

雪花纷舞,将整座柏林城都映成了一片银白色的海洋。

钟表微鸣,壁炉腾焰,噼啪燃烧的焰火,驱散了弥漫在房间里的寒潮。通体紫色的壁炉之上,悬挂着一壶温热的咖啡;丝丝袅袅的白汽从壶嘴飘散而出,将整所房间里都浸润上了一股浓郁的芬芳。

一名灰发蓝眸的中年男子斜倚在多立克式的窗栏旁边,凝视着窗外纷扬洒落的霜雪,怔怔出神。几片雪花悠然飘扬,落在他脱发严重的光秃前额上,带来些许水润的冰凉。久违的熟悉感觉,让他想起了很多之前的事情。

1887年,年轻气盛的他参与了反对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暴政的学生运动,被喀山大学开除,成为了一名刚被录取就肄业的尴尬学生。当他得知自己被学校开除的时候,俄罗斯的天空上便落下了洁白的雪花。那股浸入骨子里的冰凉感觉,让他明白了现实的残酷,以及要寻找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的决心。

在雪月中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恍惚地想着。对了,1892年,他将那本永世不朽的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并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部书作篇章。正是在那一年的冬季,他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变成了一名共产主义者,有了那在惊涛骇浪中也永不变更的红色信仰。从那之后,他便同罗曼诺夫当局展开了长达15年的反复斗争。冰冷坚硬的监狱、寒风凛冽的雪原,荒凉孤寂的冻土、幽深阴暗的矿井俄国国内的各种流放地域,他几乎都亲身领教了一番。而毕生挚爱克鲁普斯卡娅。也是在西伯利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