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枭雄的民国 > 分节阅读 247

分节阅读 24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就在蒋正宣布散会前,吴孝良清了清嗓子打断他的讲话。

“诸位,孝良还有个意见,鉴于日寇对黄河一线各省威胁愈发严重,我建议在北方几省之内成立行辕,总督辖区内各省军政事务。”

会场一片哗然,虽然能发言的人不多,但坐在会场两侧旁听的人可不少。

老蒋眉毛突突直跳,吴孝良打的什么主意,他立刻便意识到了。果真,吴孝良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

“成立原军政长官公署,辖区山东、河南。西北军政长官公署,辖区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军政长官公署,辖区山西、绥远、察哈尔”

张学良当场赞同,他立即在这个提议里发现了吴孝良的用心

第545章幽燕非故国三

吴孝良对于拿下陕西省与河南省在事前的确是下了大功夫的,因为考虑了很多种可能,将这两个省的主席通通揽到怀几乎是不可能的,好处不可能一个人独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件事上没有做章的可能。在一次与张学良的交谈曾提到明史,在明朝居然有五省总督,七省总督这种管辖范围大的没边的官职,这让他想到了如今的局势,是否也可以弄个管辖几省的总督呢当然,现在民国了没有总督这个官职,但仿效他前世曾出现过的管辖数省军政的军政长官还是可以有的。

于是,他在痛快答应了老蒋提出在陕西安插自己人的同时,马上抛出了成立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动议,成功的狙击了蒋正。这一下可算击要害,老蒋手下信得过又有资历和大功的人屈指可数,不可能悉数外放,更何况俞济时既然做了陕西的省府主席,再让他的人去做这个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的长官就太说不过去了。

当然,这还有个前提,所有的委员都同意这个成立长官公署的动议,实际上会反对的人几乎没有,连老蒋都能从看出好处来,对于不稳定的西南他或许还可以借用这个方法来夺取主导权呢。

在大家一致通过成立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之后,吴孝良又迅的抛出了这个西北军政长官的人选。这个人选又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汉卿身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又曾做过东四省的保安司令,无论军事政务都杰出于众人,加之年富力强,我认为由他来出任西北军政长官再合适不过。”

此意一出,会场又是一片哗然。连老奸巨猾的阎锡山都眯起了眼睛在盘算着吴孝良此举究竟有何目的,众所周知他和张学良历来不和,就在月前还刚刚打了一仗,把个小六子弄的灰头土脸。就算小六子表面上服了软,他又怎么敢放心的将这么大的权力交给自己的敌人呢吴孝良此举背后究竟有什么目的

蒋正更是一头雾水,就在吴孝良提出来成立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反对他提出来任何人选的准备,甚至连理由都想好了。吴孝良夹袋里就那么几个人,杨效欧算是资格最老的,其他人如董海滨,李又廷之流显然是无法胜任西北军政长官的。可他万万没想到,吴孝良提出的人选竟然是张学良,如果是张学良他的一切说辞都用不上了。而且,事实上以张学良的实力和资历也的确是出任这个军政长官的最佳人选,他没有反对的理由。

还有更深层次的一点,也是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的一点,张学良既不是吴孝良一系的人,也不是阎锡山一系的人,更不是他蒋正的人。让原本实力急剧下降的东北军强大起来,不但对南京没有坏处,说不定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呢。如此就给吴孝良树立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可蒋正又一转念,不对啊,这个提议本身就是吴孝良提出来的,他不可能想不到这么做有为自己树立一个强大敌人的可能啊。这其难道有什么猫腻

想到此处,刚想一口答应的蒋正犹豫了,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反倒是阎锡山抢在了他前边。

“维这个提议,我看不错,汉卿堪当此任,我无异议。”

有了阎锡山的带头,在做诸人纷纷表态,都表示支持。到了这种情况,蒋正知道自己即便是想反对也没用了,只好也随着大家表示同意吴孝良的提议。

“汉卿出任西北军政长官我十分赞同,只是河北一地形式复杂,却不知汉卿能否照应过来”

张学良对于吴孝良突然提出来的这个西北军政长官一样是毫无心理准备,而且吴孝良事先也没就此和他通气,只是说他必然会为他争取到入主陕西的资格,却没料到竟是这种途径,真是令他心服口服。

老蒋明知事不可为偏偏又要扭捏几下,河北是张学良根基如何容他人染指,于是毫不客气的回道:“不劳委员长挂心,河北局势由于军长照应,一切都稳当的很。”

一句不软不硬的话把蒋正顶了回去。

阎锡山今天可算是看了一场好戏,自打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北伐以来,老蒋在国内各方势力的斗争一直顺风顺水,如今竟然在吴孝良这个后进小子手吃了大亏,一副憋屈无比的样子让阎老西大感痛快,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好风景啊。

不过他还有个打算,冯玉祥绝对不能在国内待着了,只要让他下野,必须逼迫他出国考察,没个三年五载不许回国。有三五年功夫,他冯焕章在山西陕西河南一带的影响也就该消除的差不多了,到时候自己必然有大展拳脚的机会。

说到底阎锡山在国内所虑者仅有蒋冯二人,其他人在其眼里,全都不足为据,张学良亦不过是个二世祖败家子,吴孝良能力或许有之,但他不认为此人在政治上会是一把好手,否则当年也就不会在湖南被傅作义架空,鸠占鹊巢,在绥东被几家逼得无奈下野,出国十年。否则以他的能力混到最后陆军总长是最起码的,没准国务总理都有可能的。

只是,历史没有假如,吴孝良在这几个关键点上都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所以到今天他只能是一个小小的地方政府主席,但能在短短两年间出落到这种程度已经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了,绝对不简单。但阎锡山仍旧认为他是暴发户,根基十分浅薄,甚至只要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能将他连根拔起。

究竟能不能将吴孝良连根拔起呢至少阎锡山现在不能这么做,他还要用吴孝良来做挡箭牌用以抵挡蒋正势力向北扩张的脚步,事实上,吴孝良的确成功阻止了老蒋的步伐,这点让他十分满意。

下一步就该考虑如何让老蒋下野了,这个可能性不高,但也未必完全不能,关键还是需要一个契机,老蒋现在在国内的名声已经可以用狼藉来形容了,南京血案暴露了他伪革命者的面具,暴露了他骨子里投机军阀的本质。在这一点上国内各大报纸媒体口诛笔伐,已经将他骂的体无完肤,现在所需要的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这根稻草究竟在哪里呢他阎锡山也不知道,不过他知道吴孝良一定也想知道,有了这份潜在的共识,相信吴孝良一定十分乐于与自己合作并成为朋友的。

说实话,虽然此前吴孝良曾与晋军打过几场恶仗,甚至几个旁系手下因此而叛离他,这其就包括吴孝良力挺的那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