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枭雄的民国 > 分节阅读 207

分节阅读 20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日本人兵压平津无非是想兵不血刃就取得最大利益,从而稳住国国内军队,他们也好从容占领,笑话整个东三省,一旦时机成熟便会再度挑衅发难。

因此,对日本而言,此时绝不是爆发日间全面战争的时机,如果真的开打,其对国方面的军事部署尚在雏形阶段,东三省尽管旬日间就掌握在手,但还非常不稳定,由于在东北日军人数本就不多,只好大量重用了当地的东北军降军,一旦打起来再行叛乱也是有极大可能的。在日本内阁看来,停战也是迫切的需求之一。

换个思维,如果日全面战争在这个对其最为不宜的时刻爆发,此消彼长之下,国甚至可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占一些便宜也未可知呢

那么,吴孝良就要把日本人停战的台阶给摧毁,让他们不得不打下去

第466章城下之盟八

但想要搅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日本人选择与何应钦在北平举行和谈,而没有选择最先爆发战事的上海,就足以说明他们的重心是放在北方的,上海并不是主要目标。

那么吴孝良想要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就要将日本在京沪一带的陆军打疼,疼的让日本人咬牙切齿才可以。眼下正有这样一个机会,自长门号战列舰被彻底炸毁,第三舰队主力舰均受重创以来,由七丫口登陆的三个师团便有些人心惶惶,战事拖延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他们的计划,原本计划的突袭战,一日夜间兵临南京城下,现在也成了防线对垒的攻防战。由于受到海军战败的影响,陆军士气也严重低迷。

很多人甚至产生了迷茫心理,认为有列强在身后虎视眈眈,而他正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日军进行一次突然袭击。吴孝良之所以敢这样想,甚至也敢于实施,因为他手握有一招杀手锏,那就是在东亚可以所向披靡的装甲部队。

此前由于连日阴雨,再加上日军气盛,吴孝良不会贸然将他的看家宝贝派到战场上当炮灰。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日军在常熟一线迁延多日,锐气已挫,加上海军惨败,陆军大臣失踪的消息,早就人心惶惶,士气一泻千里。此时将所有主力部队集在一个点上以尖刀之势,将其正面面对的两个师团的攻击线割开一道口子,然后第二军大举反攻,五十七师则攻击其正面面对的第五师团。

将这三个师团彻底赶下长江去,然后再一鼓作气收复上海。如此,日军在南方牵制国民政府的行动将彻底失败。到时候,便可以腾出手集力量对付来自东北的威胁,同时也对国人有个交代。

而日本内阁在经历淞沪惨败之后必然会面临国内强大的压力,如果选择继续谈判,则肯定要提出针对国民政府更为苛刻的要求。如果军部影响内阁决定复仇,继续扩大战争规模,那么日间全面战争势必将由此点燃,正好他下怀。

不过,第一种可能也不是没有,南京国民政府甚至可能接受更为难以忍受的苛刻条件都未可知。

如所料不差,这几日军事委员会的停战命令就会传到京沪警备司令部,到时候再违令,便会招致蒋正的愤怒之火,所以行动一定要快,他已经派人去调距离常熟前线不足三十里的装甲旅,今夜凌晨便可发动攻击。

同时,吴孝良还有另一手准备,除了军事上的挤压外,他还打算打一打政治牌,在他手秘密关押的白川义则绝对是个奇货,有了这家伙就可以掐住日本内阁的名门,如果他们不想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出尽洋相,就要适当满足一下他的合理要求。

至于是什么合理要求呢,如果日本人坚持谈判,他有两个选择,第一便是以白川义则作为私下交易筹码,换取日方将何应钦排斥在国谈判代表行列之外,转而要求他吴孝良谈判。第二是向全世界公布,堂堂日本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大将成了他们最为鄙视的支那人的俘虏。

而且,吴孝良还有更绝的后招,一旦打算借白川义则与日本翻脸,那他就要将这出戏唱到极致。他会召集一个有全世界主流媒体参加的世纪审判,控诉他身为陆军大臣,下属陆军对国人民犯下的反人类罪,对其进行公正、公开、公平的公审。造势这一套是吴孝良的拿手好戏,只要拿捏的好,定会让日本颜面扫地,到时候只怕他想和,日本国内的汹汹舆情与陆军的强大压力也得让他不得不继续战斗下去。

只要日本人敢打,他就敢让这些叫嚣着脱亚入欧自认为高所有亚洲人一等的海岛矮子们,尝到什么是后悔的滋味。

“钧座决定了吗,一定要打吗”

第二军军长杨效欧的一声疑问将吴孝良从沉思拉了出来,他心底里还是期望稳扎稳打的,既然常熟防线已经守住,就没必要再冒险而去主动进攻日军。杨效欧乍一听吴孝良的这个想法时,甚至认为他得了失心疯,第二军的素质他是了解的,防守尚且力有不歹,何况主动进攻,那不是以卵击石吗

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何总参谋长已经飞赴北平谈判,相信不日之间日两国间的战事将进入尾声,这就到了最关键的分享战果的关键时刻,山东军出了这么大的力,想必会得到在原大战难以得到的汇报吧。他的本意是将上海这块地方拿在手,但此地属于蒋正,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但可以换取其他地方更优厚的条件。可吴孝良全然不想这些,竟一心想着打仗,这就太过匪夷所思了。

但几经劝谏之后,杨效欧发现吴孝良态度异常坚决,处于这些日子以来对他的了解,知道行动再难改便变,是以最后又明知徒劳却又不甘心的一问。

吴孝良目光坚定的看着杨效欧,指着墙上挂着的华民国全图,手铅笔在东三省已经平津地区画了两个大大的圈。

“你来看,东三省这一战之后我们丢定了,平津恐怕也难保主权。日寇华北派遣军也到了扩军的时候。”

说道这里他顿了一下,又继续道:“北宋孱弱,数度被北方蛮族打到开封城下是为何”

杨效欧听到吴孝良说起北宋,先是一愣,继而下意识答道:“北宋自丢了燕云十六州后,便再无险可守,无论契丹还是女真自可一路毫无险阻的南下黄河。”

吴孝良击掌道:“正是如此,日早晚必有一战,而这次如果停战,平津主权也定然会被作为交换条件而不保,我国民政府失平津便如北宋失幽燕。与其给他们步步蚕食,一一消化的机会,莫不如此时便趁他一口鲸吞之后的行动不便先发制人”

杨效欧默然不语,他承认吴孝良所言有理,但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可以自保的前提之下,至少在他看来,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便不谋其政。吴孝良的某些考虑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军事委员会委员,以及地方省政府主席该考虑的范畴,这都是躲在徐州那位蒋委员长该操心的事情

第467章城下之盟九

杨效欧虽是半路倒戈投靠到吴孝良麾下的,但数次大仗打下来,竟然与小日本不相上下,第二军尽管实力较五十七师逊色,在常熟最危急的时刻险些崩溃,但最终还是稳住了防线,这让身为第二军军长的他大感扬眉吐气。也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与日军的大小战斗,他似乎体味到了此前从未有过的归属感。

对于吴孝良一力坚持对日作战,已经近似于不可理喻的固执,他尽管难于理解但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了下去。同时,第二军的士气也正前所未有的高涨,就在两天前,他们刚刚成功歼灭了日军的一个冒进的大队。他们显然比杨效欧这个军长更乐于接受这个命令。

吴孝良和杨效欧都不知道,就在他们酝酿打一次出其不意的反击战的时候,七丫口登陆的三个日军师团也决定联合发起一次攻坚冲锋。由于最高指挥官陆军大臣白川义则的失踪,他们已经陷入无指挥状态很长时间了。所以这次作战计划的发起人是三个师团长资格最老的第十四师团师团长松木直亮将来牵头,而其他两个师团长则毫无异议,全力配合。

其实松木直亮将的计划十分简单,经过数日的激战,他发现一点端倪,面前的支那军队虽然战斗力不弱,但士气很难持久,一旦战事胶着就很容易泄气。由此,他设计了一个不间断攻击的计划,由三个师团选择两个点进行不间断的昼夜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