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枭雄的民国 > 分节阅读 59

分节阅读 5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吴孝良考量再三给出确切的答案,第一批由奉天起运的物资,十天之内便可在海参崴停靠,同来的还有一万之数的移民,他的宏大计划将由此开始。

利用海参崴电报局的电报机,一周前吴孝良再次恢复了与绥东军的联系,战况果如他此前预料一样,与其对峙的主力竟然是杜疤瘌,只有外围一小部分才是金发碧眼的大胡子,几仗下来,发现这些土匪不堪一击,但每次没击溃散开后,没多久就又围了回来,如此反复,绥东军人少,出兵又不能尽缴,最后参谋部一致认为,只要他们不主动招惹便置之不理以便节省子弹。如此虚张声势了几日,突然莫名其妙的便全数退走,似乎走的还很狼狈,武器行李散落了一地。

五日后,国国内开来的船队抵达海参崴,小至百吨大至数千吨的火轮船浩浩荡荡开进港口。本来短短数日,是不可能准备如此齐备的,但孙家钰在运送移民工人时打的主意便是海运,堪堪时接到吴孝良控制海参崴的消息,于是紧急雇用了一批太古轮船公司的火轮船,将囤积在天津的物资装船与其一同发往海参崴。

港口内各色火轮船旌旗招展,汽笛声此起彼伏,临时组织起来的欢迎人群,站满码头,绥东军士兵换上崭新的军装,枪刺上枪擦的锃亮耀眼,待第一艘火轮船停靠后,李泽军一声令下,士兵们齐齐举枪,向天鸣放六响。

踏板搭上,火轮船上当先蹬上一人,身穿黑色细尼大翻领风衣,头戴明帽,黑皮手套扶着栏杆堪堪走来。

“大哥如今手眼通天,短短几天时间便能协调好如此大的船队。”吴孝良很激动,自己这个结拜大哥,为帮助自己亲力亲为,不遗余力。

“二弟,别来无恙,想死哥哥了哥哥今天带了人和物资,来支持你为国家战斗。”

孙家钰说罢又冲岸边的士兵们拱手高声道:“将士们孤悬海外,鄙人代表奉天、天津工商界向兄弟问候一声,辛苦了”

声音不高,瞬间却让在场诸位军人安静了下来,绥东军第四营基本都是北京学生兵组成,爱国热情极其高涨,孙家钰的一声辛苦了,问到他们心里去。

第130章发现煤矿

四月末的绥芬河彻底开化,火车嘶嘶鸣叫着向西开去,南风向北刮着,已经有了几分春天的暖意,闷罐车厢却丝毫感受不到外面的春风,污浊的空气弥漫着逼仄狭窄的空间,里面横七竖八挤满了山东来的移民,去年山东大面积遭了灾,青黄不接的季节里关外来了招工的老板,管吃管住,将来还要分地,这么优厚的条件谁能抵挡的住呢

谁都不能,诸城县的张二狗就是其之一,从威海上船到了天津,后来又换了船,一路颠簸来到这个到处都是白茫茫大山的地方,据说这是老毛子的地盘,但是如今已经被吴将军打了下来。说起吴将军张二狗就觉得提气,洋人那是什么人当年老佛爷都被打的卷包逃命,可吴将军不但打败了他们,并且还在他们的地盘上搞了一块租界,听着都解气。

“二狗哥,这是要去哪啊俺想下车,憋得慌。”黑暗,一个精瘦的半大小子,嘟囔着一口浓重的山东方言。

张二狗大巴掌拍了半大小子一下“挺着,到地方就吃香的喝辣的,知道不”

半大小子,砸吧砸吧干裂嘴唇,嗫嚅着说道:“,俺听你的,可是如果没有咋办”

“跟着俺准没错,哪那么多废话。”

听说那个叫绥东的地方,发现了煤矿,出来的都是上好的白煤,去哪里讨生活总比饿死在诸城张庄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强。

闷罐外刺耳的金属摩擦声,阵阵响起,然后车身一顿,停了下来,接着人声响起,车厢拉门被从外面猛的拉开,阳光刺得张二狗睁不开眼,一股新鲜空气夹杂着寒意扑面而来。

车厢外站了一溜全副武装的士兵,立在那一动不动,瞅着就像雕像一样,眼睛都不眨一下。半大小子,好奇想去扯一个士兵的衣襟,被张二狗又是一巴掌给拍了回来。接着有便有军官摸样的人组织大伙排队,很快他们便领到了一身崭新的棉衣,张二狗迫不及待的将棉衣套在了那身污秽不堪的单外套上,虽然诸城的冬天也下雪,但绥芬河的寒气还是让他难以接受。

绥东发现煤矿,并且是上好的白煤,这个消息让吴孝良兴奋了好几天,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没有什么能比发现资源更让人兴奋的,他来自后世,自然知道资源的重要性。孙家钰带来的移民,有一大半被他安排到了绥东,剩下一部分则留在了海参崴建设租界港口。并且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绥芬河地区的商人们听说海参崴建立了国租借,纷纷赶来要求在租借里安家,并且还要把商铺迁来。

自清政府将乌苏里江以及绥芬河一带大片领土割让给沙俄以来,这里的华商们受尽俄国人欺凌,动辄便被抄家没收财产,有的甚至性命不保。如今终于有了靠山,这些商人们如何能不高兴。对于这些主动来投之人,吴孝良来者不拒,一一接纳,并且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他们只需要支付略低于市价的购地款,便可永久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几乎是一夜之间,荒凉的租界土地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工地,孙家钰看着眼前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感慨万千:“二弟,班定远也不过如此,收复失地,你是国的大功臣啊。”

吴孝良苦笑摇头,说道:“大哥,这只是第一步,在法理上海参崴仍旧属于俄国人,并且绥东军已经陆续将城市的控制权交还给俄国人,咱们合法的活动范围也仅只租借三千亩土地。”

孙家钰一阵惋惜:“为何还他们咱们占了也就占了。”

“大哥有所不知,凡事讲究个名分,咱们之所以能占下海参崴,是占了俄国人鹬蚌相争的便宜,他们虽然实力不济,但自保的能力仍旧绰绰有余,哥萨克骑兵顷刻便回,打起来胜负未可知,并且日本人,法国人,英国人肯定不会坐视,俄国领土被国人夺回,必然出兵干涉,到时候咱们绥东军可就进退两难了。”

孙家钰聚精会神的听着,他头一次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角度上看待收复失地的问题,没想到竟是牵一发而动全球的状况。吴孝良接着说道:“所以咱们开始只能以最温和的手段一点一点蚕食,如现在这般,绥东军既占了便宜,又不致使外国势力起干涉的念头。”

其实现实情况远比他诉说的更复杂,在他记忆里,等到夏天日本人就要正是干涉俄国革命,到时候会在海参崴、庙街等临海城市登陆。这会给他的扩张计划带来严重的障碍,如今他在海参崴建立了租借,成为绥东军的据点,他绝不会轻易让日本人得手的。

孙家钰又是一阵感慨,吴孝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