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跃马西凉 > 分节阅读 274

分节阅读 2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蠢才,至少在面子上,刘备做的让人没话说,这拉拢人心的手段,的确比罗征高明多了。

一顿酒,就把庞统喝的彻底归心。

刘备试探了一番,果真发现此人的确目光独到,有非凡的才学。

虽然还不知道实际能力如何。但至少见识和眼光却非常人所能企及,高兴之下,立刻就将庞统延为帐前谋士,与徐庶一道参谋军机要务。

散席后,徐庶喟然道:“本来还有一位大才不在庞士元之下,庶一直都在游说,欲将此人荐于主公帐下,可惜此人无心致仕,只以田园为乐。不料数年前忽然失踪,直到去岁庶才得到消息,此人却是去了长安,如今更是投入了罗征帐下效力”

刘备顿时大为惊讶。道:“还有何人才学不在士元之下”

徐庶道:“此人复姓诸葛,名亮,表字孔明。常自比管仲,确有经世之才。原本是徐州琅琊士族,后迁至襄阳。于隆中耕地为生,庶与之相交,才发现此人之才胜庶十倍,多次想劝此人为主公效力,可惜都未能说动,不想竟去了长安,实是可惜”

刘备也大为遗憾道:“的确可惜了,如此大才,却不能为吾所用,不过”

顿了下,才疑惑地道:“诸葛亮既为士族,又怎么会跑去长安投靠罗征”

徐庶道:“主公有所不知,罗征此人似颇知天下才俊,西乾军功榜上列出了许多荆扬之地的士人,有的声名在外,有的却默默无闻,乾军许多解除军籍的老兵不甘寂寞,为了军功不惜潜入各地,抓捕军功榜上之人,之前就有不少中原及荆扬士人被绑去长安,诸葛亮之能在下颇有所知,由此推之,那些被绑到长安的,也绝对不会是平庸之辈,说不定其中就有似诸葛亮这样的经世之才,否则罗征又岂会花费这么多的心思到处抓人。”

刘备蹙眉道:“罗征这凶徒还真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啊”

徐庶苦笑道:“手段虽然恶毒了些,但罗征的做法却是极其有效的,除掉那些有可能给他造成大麻烦的人才,这对于乾军逐鹿中原是绝对有好处的。至于天下人的口诛笔伐,正所谓债多不压身,罗征本来名声就臭,再臭一些又有何妨。反正这年头,天下士族多的还是随风倒的墙头草,只要有好处,罗征再略施手段,不怕那些士族不给他卖命。”

刘备蹙眉道:“难道罗征那厮就不害怕士族造反吗”

徐庶叹气道:“主公、曹操、孙策皆以士族为根基,罗征却不然,西乾军事集团的核心乃罗征一手建立,早年因关凉之地士族凋零,罗征虽然很艰难,但却没有士族制肘,以至于形成了今日之局面,士族阶层根本就左右不了罗征。西乾变法和军制改制后,罗征更是牢牢地将军队抓在手中。这些年关凉之地又大办官学,鼓励百姓子弟读书,培养了成千上万平民士子,关凉之地七成以上的官吏都是官学的平民士子,罗征已经不再依赖士族,数十万大军又忠于其一人,治下士族若不想被抄家灭族,就只有俯首听命的份。”

刘备亦长叹,半晌才道:“罗征此獠虽然凶残成性,但却不得不承认,这厮的确是雄才大略之辈,自绝于天下士人,却能有今日之盛况,更改变了天下士人为尊的格局,不再依赖士族治理天下,只此一点备就不及多矣”

庶徐道:“主公也不必妄自菲薄,西乾虽盛,但主公也不是没有机会。”

刘备点了点头,就不再说,又和徐庶商议起了如何结联孙策,共抗罗征的计划。

晋阳,罗征临时官邸。

“文和,降军收编的如何了”

罗征一边在堂下踱步,一边随口问坐在一边的贾诩。

贾诩道:“万余兵马已尽数发往关中,各地郡兵也整编的差不多了,最多再有半个月就可完成,另外五万屯田兵已南下上党,进驻壶关。”

罗征嗯了声,沉声道:“抓紧时间准备,尽快出兵”

贾诩答应一声,见主公再没别的吩咐,当即起身离开了。

罗征又踱了一声,才向堂下喝道:“来人”

“主公有何吩咐”

有亲兵应声而进,立于堂下。

罗征道:“去带琤儿过来”

“遵命”

亲兵答应一声,立刻退了出去。未完待续。。

第427章乾王世子

这次出兵,罗征把儿子罗琤也带上了。

不为别的,让这小子体验一下军伍的生活,就算将来不带兵上战场,也要让他知道将士们浴血沙场的艰辛,学会体恤军卒,这是为人主者必须要具备的。

否则若不懂得体恤将士,如何能得到军队的忠心。

没有军队的支持,那还继承什么大业,买群羊给他放去得了。

功夫不大,罗琤就跟着亲兵进来了。

“孩儿见过父王”

罗琤进帐后,恭恭敬敬的拱手作揖。

几年过去,这小子也长大了,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年郎。

小时候皮的不像话,罗征甚至都有生个鸡蛋也比生这儿子强的想法,不过这两年这小子好像改变了许多,虽然还是本性难移,但至少没有以前那么轻浮了。

“这些日子感觉如何”

罗征对儿子从来没好脸色,沉着脸问道:“在军中有何感想”

罗琤想了想,才道:“孩儿觉得当兵很不容易,随时有可能战死沙场不说,一旦军令下达一天之内就要跑好几十里路。遇到紧急情况一天一夜不吃饭,甚至中途都不能休息,就要跑上百里路。骑兵骑着战马到还罢了,步卒可就太辛苦了。”

罗征沉声道:“谁告诉你这些的”

罗琤道:“是孩子自己观察和打听到的。”

罗征脸色这才松了松,道:“你能观察到这些,也不枉为父将你带在军中。你要牢牢的记住。如果民心是国家的根本,那么军队就是国家的支柱。只有得到军队的拥护。将军队牢牢的抓在手里,就不用怕那些宵小。如果得不到军队效忠。就会助涨别人的野心。而要想得到军队的效忠,只有威严远远不够,还要学会体恤将士们的疾苦。乾军军规虽然比先秦军法还要严酷的多,但将士们却能够接受严刑酷法,你可知是什么原因”

罗琤道:“恩威并施,许之以利,示之以宽,动之以情”

罗征点点头,道:“不错。军规严酷不是问题,毕竟战争不是过家家,严酷的军规可以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但只要懂得体恤将士,让将士们吃饱穿暖,日子过好,并且在确实有困难的时候,不乱拍脑袋乱发不合理的命令,照顾好将士们的利益和情绪,士兵们就愿意为你流血拼命。军法严酷一点又算得了什么。”

罗琤恭恭敬敬地道:“父王教诲的是,孩儿记下了”

罗征摆摆手,“去吧,多和底层的将士们接触。放下身段,带着谦虚,用心去了解底层将士们需要什么。平时在想什么,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些。你才能学会体恤士卒。”

罗琤答应一声,转身退了出去。

罗征坐了一阵。不知想到什么,摇了摇头。

“世子”

许仪一直守在外面,见罗琤出来,连忙拱手。

罗琤嗯了声,大模大样的背着手,也不叫他免礼,道:“跟我去军营”

“去军营干什么”

许仪连忙快走几步跟上,一脸不解地问道。

这小子才十八岁,生的虎背熊腰,体型极其彪悍,活脱脱一个许褚二世,和他老子没什么两样,身上还披着一身黝黑的铁甲,走起路来哗啦啦一阵乱抖。

“废话”

罗琤道:“去找几个士兵聊天”

“这”

许仪使劲抓了抓脑袋,实在想不明白世子的心思。

不过这小子和他老子许褚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不太喜欢动脑子,想不明白的事情,就干脆不去想,老老实实的跟着罗琤去了军营。

只要牢记老爹的吩咐,护得世子周全就行,其他的一概不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