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跃马西凉 > 分节阅读 235

分节阅读 23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马、延津,袁绍在黎阳也集结了不下二十万大军,曹操已经亲率五万大军北上官渡,想来最多半个月,袁绍就该举兵渡河南下了,这场决定北方格局的大战,很快就会拉开。”

“数十万大军混战,哎”

刘备叹息道:“自从初平元年诸侯联军起兵讨董以来,这次袁绍南下中原,应该算是诸侯之间最大规模的战争了吧也不知道最终谁会胜出”

徐庶想了想,摇头道:“这个可就不好说了,不过袁绍此人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且河北军虽然不下三十万,但却全是收编的郡国兵,真正能算得上精锐的,也只有袁绍麾下的五万大军,还有十万黑山军勉强也能一战。而曹操虽然兵少,但曹操此人雄才大略,麾下又不乏智计出众的谋臣和骁勇善战的将领,五万大军更是挑选出来的精锐老兵,这个胜负还真不太好说。如果抛开兵力的差距,在下到觉得曹操胜出的可能会大些。”

刘备讶然道:“袁绍的河北军不下三十万,就算不全是精锐,但曹操只凭五万兵马就能击败袁绍,元直的这个推断是否太过不可思议了”

徐庶道:“所以在下也不敢断言,还要结果出来才能知道”

刘备点了点头,思忖了半晌,才道:“关中和江东可有何动静”

徐庶道:“孙策已经亲率大军渡江北上,罗征兵出函谷关,李傕已经开始投降。这次袁绍举河北之众南下,可以说是牵动了各方的神经,无论是罗征还是孙策,估计等的都是这个机会,无论官渡之战结果如何,曹操都必然不会好过。就算最终能侥幸击败袁绍,必肯定会元气大伤,无力再抵挡罗征和孙策的同时进逼。”

刘备道:“若是曹操战败呢”

徐庶道:“那就更不用说了,一旦官渡之战战败,曹操离败亡也就不远了,届时中原必然会被袁绍、罗征、孙策共同瓜分。就算曹操能击败袁绍,能不能保住中原还难说。孙策就不说了,这次罗征倾巢而出,若不一举击破曹操,又岂会退兵。”

刘备想了想,觉得也是,道:“我军能否趁机夺回南阳”

徐庶摇头道:“这事急不得,眼下主公当以拉拢收买荆州士族为第一要务,而且袁绍举兵南下中原,天下局势变幻,谁也说不准局势会变成什么样子,冒然介入罗征、曹操、袁绍之间的这场大战,对我军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刘备虽然很不甘,但却很能听得进去劝谏,闻言叹了口气道:“如此大好机,我军却不能有所为,实在是遗憾呐不过元直说的也对,我军就先不介入了。”

两人商议一阵,徐庶告辞出了官邸。

本来准备要回府的,可到了府门口,却又让车夫掉头,去了城外。

襄阳北郊二十里外,一片山岗之下,有几间芦舍,几亩水田。

正午时分,一块麦子地里,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士子正弯着腰在锄草。旁边还有几个年略小点的小斯在帮忙,看模样,一副书童的打扮,都细皮嫩肉的。

天有些热,太阳晒的人满头汗,年轻人一边耕作,一边不时的挥袖擦汗。

离的老远,马车停下,徐庶下了马车,一边赏景,一边慢悠悠的步行走了过来。

“孔明,你还真是与田园为乐啊”

徐庶走到地边,停下看了半天,才打了声招呼。

这正在地里劳作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数年前带着弟妹移居襄阳效外,自耕自读的琅琊人诸葛亮,表字孔明,与避居襄阳的名士庞德公交往时,与徐庶结识,引为知交。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

诸葛亮头也不回的答了句,道:“元直兄稍待,马上就好了”

“你继续,我不急”

徐庶也不着急,就在地梗子上漫步,欣赏田园风光。

约莫等了小半个时辰,孔明才锄完了这块麦地的草,用袖子擦了擦汗,将锄头递给旁边的小斯,招呼徐庶道:“既然元直兄如此轻闲,那就到寒舍喝杯清茶吧”

“就等你这句话”

徐庶面带微笑,看了几个孔明的几个小斯,跟着诸葛亮往不远处的芦舍走去。未完待续。。

第350章有什么阴谋

诸葛亮把徐庶请到茅庐中坐下,煮了壶荆襄之地的清茶,边喝边聊。

徐庶道:“孔明,乱世纷扰,正是我辈尽展所学,平息天下纷乱,建立功业之时。我等学文习武,可不就是为了卖于帝王家吗难道你真要一辈子在这里种地不成”

诸葛亮笑道:“种地有什么不好,逍遥自在,那多快活。”

徐庶审视了他半晌,道:“你自比管仲,显然也是有报负之人,又岂会将一身所学白白荒废了。以你之才,若不致仕实在是可惜了。”

诸葛亮道:“元直兄若是为刘备将军做说客,那还是免了吧”

徐庶摇头道:“在下并未眼主公提过你的事,不过话说回来,刘皇叔仁义英主,又胸怀大度,的确是一位难得的明主,且眼下正值用人之际,你就不考虑一下吗”

诸葛亮道:“不说这个,还是说说官渡之战吧,元直兄以为袁曹相争结果如何”

徐庶无奈,就在这说这话,思忖了一阵,道:“这个就不好说了,在下虽然觉得曹操此人不容易对付,但袁绍举兵南下中原,已经牵动天下大势,孙策、罗征都已出兵,结果实在难以预料,最大的可能,便是曹操败退偏安一隅,罗征、袁绍瓜分中原。”

诸葛亮目露思索,没有吭声。

徐庶顿了顿,问道:“不知孔明有何高见”

“我能有什么高见”

诸葛亮笑了笑,道:“元直兄目光敏锐,看的确实很准。不管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胜败如何,曹操也会有大麻烦。这个元直兄也看出来了。”

徐庶沉吟道:“孔明是说罗征”

诸葛亮点头道:“然也,此人雄才大略。雄踞关中数年,更因有金米之利,治下可谓是兵精粮足,只此一点便远胜天下诸侯。民以实为天,粮乃社稷之基也看看如今天下诸侯谁的治下能完全没有饥民,纵然是西川殷富,也有百姓因豪强压迫吃不饱肚子。但就在下所知罗征治下的关中、凉州等地却无饥民,此固然是有金米之利,但罗征大肆改革弊制。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这几年关凉之地百姓安居,人心思定,罗征根基已固,就算袁绍或曹操能击败对方统一北方,数十年之内也再难撼动罗征根基,只这一点就已远胜天下诸侯。”

徐庶脸色渐渐凝重起来,思忖半晌,才道:“但关凉之地人口太少。却是不争的事实”

诸葛亮洒然道:“元直兄何必自欺欺人,西川士族迎罗征入川,已经解决了罗征治下人口不足的短板。如今西羌、漠北皆为罗征扫灭,今关凉大地无四夷之患。听说去年秋粮下地后关中的粮食已经堆成了山,百姓家中都有了十年存粮,再有西川人口之盛。且罗征此人亦为世之枭雄,元直兄莫非以为袁绍和曹操还有机关再寇关中不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