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跃马西凉 > 分节阅读 155

分节阅读 1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房。向正在翻阅竹简的罗征拱手道:“主公,荀彧先生到了。”

“哦。文若到了”

罗征精神一振,起身道:“走,去看看”

许褚连忙让到一边,待罗征出门后才连忙快步跟上。

偏厅。

“见过主公”

荀彧正在饮茶,听到脚步声,扭头望去时,就见罗征大步而来,忙起身施礼。

“文若免礼”

罗征摆了摆手,上前仔细打量了荀彧几眼,才欣然道:“看到文若精神不错,红光满面的样子,本将军就放心了。来,坐下说”

说罢一甩袖袍,径自在上首落座。

荀彧也侧身入座,笑道:“诸事顺利,彧又年富力强,自然精神健硕。”

罗征问道:“秋粮收成如何”

荀彧精神焕发,道:“秋上金城诸县大获丰收,百姓及诸羌胡部落皆有存粮,至少不用再挨饿了,主公又大肆减免赋税,衣食无忧,便可鼓励百姓圈养家畜、司麻织布,待过得几年,主公治下物资便可极大的丰富起来,再无钱粮辎重之忧”

罗征听的连连点头,道:“此全赖文若之功也,有文若主持内政,本将军才有余力应付连绵不断的征战,否则以凉州的底子,本将军连百姓的肚子都喂不饱,哪里还有多余的力气对外用兵,吕布和马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都是被钱粮拖垮的啊”

荀彧谦虚几声,又道:“秋粮虽然大获丰收,但因主公减免了百姓赋税,今年我军能征集到的军粮却没有多少。虽然因为主公从中原带回了大笔钱银,将士们饷银充足,但如今天下粮贵,关中、司隶被董卓祸乱,亦无粮可卖,根本就买不到粮食,而主公从中原带来的粮秣,最多可供大军吃到明年开春。就算再加上今年能征收到了数万石军粮,也只能勉强吃到明年秋粮下地。若主公治下仅有金城、武威二郡,自然不成问题,可眼下主公即将平定凉州,汉阳、陇西、武都、北地、安定等郡战乱连年,百姓流离失所,有大量的流民要安置,主公又收编了数万降卒,粮草依旧捉襟见肘,还是得另想办法”

罗征顿时一个脑袋两个大,拍着额头道:“本将军刚刚才松了口气,文若又抛出来这个难题,粮草、粮草,这玩意得靠百姓去种才是,本将军哪有什么好办法啊”

荀彧微笑道:“主公到也不必为此烦心,眼下我军的境况,比之主公初入凉州时要好的多了。且主公击破休屠各胡,俘获牛羊钱粮无算,都可用作口粮。而张掖、酒泉、敦煌三郡近年来并未战事,府库中皆颇有存粮,只待取了三郡,亦可调运”

罗征连连点头道:“这到是,文若不说,本将军都险些忘了。”

荀彧又道:“听说主公让麋芳组建商队,前往中原及西川贩运凉州皮货,昔麋氏在徐州经商之富天下少有人及,颇有门路,西川及汉中又不缺粮草,亦可收集粮草”

罗征嗯了声,道:“本将军也是这么打算的,才让麋芳组建商队,这麋家兄弟别的本事没有,经商到是极有一手,这样的人才放着不用,实在有些浪费。本将军治下多的是皮货,唯缺盐铁粮草,麋芳若能给本将军弄来粮食,到也算是人尽其才。”

顿了下,又问,“金米呢,今年能收多少”

荀彧道:“金米季节比小麦晚的多,要到十月才能下地。不过彧看了几次,去年已经和中过一茬金米的三十顷田长势较好,估计产量会比去年要稍高点,剩下的一千四百顷田因种的是第一茬,产量大致可与去岁持平,产量当在七十余万石左右。”未完待续。。

第239章形势依旧不乐观

感谢绿米亚书友,天天能看到打赏;感谢所有打赏订阅支持的书友,在下鞠躬了

“七十余万石”

罗征精神一振,军粮足够了。

不过荀彧很快就又泼了一瓢冷水过来,“主公,这七十余万石金米可不能动,除去屯田兵的一应开支外,剩下的要全部留作种子,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罗征蹙眉道:“七十余万石粮,就算留种又能留多少”

荀彧振振有辞道:“主公有所不知,在下已经测算过了,凉州十郡现有人口大约在三十万左右,如果再加上羌胡部落,人口不会少于五十万、按照平均每人耕五亩,主公治下的农田大约在两万五千倾左右。这只是百姓耕种的农田面积,还有屯田兵的官田,今年也要扩大到五千顷以上。就算这三多顷农田只种一半的金米,也要近二十万石种粮”

“这么多”

罗征猛的瞪大的限睛,他还真没算过这个帐。

荀彧点点头,“除掉二十余万石种粮,屯田大营的一应开支也不少,而且按照主公定下的分配标准,金米产量官府得六成,屯田兵得四成。除开二十余万石种粮,剩下的十余万石金米也不能轻易动用,毕竟玉米才刚刚开始大规模种植,必须要留够种,否则万一再碰到什么不可测的变化,如果没有足够的种粮,再积蓄的话就麻烦了。”

罗征无语的点点头,这个确实马虎不得。

荀彧又道:“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下还打算将屯田兵分到的四成金米,也用小麦及粟粱等谷粮尽可能的交换过来。全部诸备下来,以应对一些意外情况”

罗征无力的摆摆手。道:“这些文若看着处理就是,本将军只问题一句,秋粮既然大获丰收,就算没有多余的粮草,但给本将军养个六七万大军没问题吧”

荀彧立刻摇头,“太多了,最多三万左右”

“三万不行”

罗征断然道:“文若也知道本将军治下是个什么情况,各地都要分兵驻守,三四万兵马勉强只能守住凉州各郡。一旦中原及关中局势大变,根本就没多余的兵力应付,因此本将军最近才收编了马腾、段煨、吕布的降卒,至少也要七万大军才能照应的过来”

荀彧蹙眉道:“只靠三十万百姓,要养七万大军,实在不可能啊主公”

罗征奸笑道:“文若极善内政,这个难不倒你吧”

荀彧叫苦道:“这不是难不难的问题,五十丁养一兵,国库乃空;三十丁养一兵。百姓不堪其负。如今主公却要五丁养一兵,根本就不是能不能养住的问题”

罗征道:“金米产量那么高,问题应该不大吧”

“怎么会问题不大”

荀彧痛心疾首道:“三十余万百姓供养七万大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百姓种地也要有足够的青壮劳力。因大量青壮战死,主公治下百姓多为老弱妇孺,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治下的农业生产。若非主公将从羌胡人和休屠各胡那里虏来的耕牛和劣马无尝赠给百姓耕地。又免费发放了大量的铁制农具,百姓连地都种不上了。”

罗征极度无奈。摊了摊手道:“那文若说该怎么办”

荀彧顺了口气,道:“凉州连年战乱。士族门阀损失惨重,主公虽然攻占了马腾和吕布治下五郡,但眼下五郡大半的县连县令都没有,政令之混乱,简直令人发指,当务之急乃是理顺内政,与民休养,而不是急着对外扩张。因此,除却各地必要的守备军卒,主公最多只能保留三万机动兵力,其余兵马要全部卸甲归田,尽快恢复农耕。”

罗征默然点点头,知道荀彧说的全都是实情。

凉州的情况的确不是很好,新占的五郡,有大半的县连县令都没有。

这年头,识字的只是极少一部分,远不像后世宋明时期,随便抓个壮丁都识字。

连字都不识,还当什么官。

罗征就算想强征壮丁,也无读书人让他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