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跃马西凉 > 分节阅读 68

分节阅读 6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是韩遂败亡的太过蹊跷,不能不防。

六千大军悄无声息地潜入允吾,来了个中心开花。

别说韩遂防不住,换了是谁也不可能防得住。

马腾可不想步了韩遂的后尘,睡梦中忽然被数千大军杀进府中。

允吾,中军大帐。

罗征拧着眉头,负手在帐中烦躁地踱来踱去。

荀彧肃立一旁,也是面露愁容,道:“将军,眼下我军收编韩遂两万余大军,总兵力已经超过四万,日需粮草甚巨,需得及早想办法,不然大军怕是有哗变之危”

罗征顿住脚步,沉声问道:“我军余粮还能支持多久”

荀彧道:“我军粮草及牛羊原本足够八千大军吃到秋后,然则收编韩遂降军后我军兵力已达四万众,就算白草滩会盟后从羌胡各部得到了一笔粮草,袭破允吾后也有所斩获,但也远远不够四万余大军吃到秋后,最多只能吃两个月。”

罗征揉了揉眉心,十分头疼。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粮食,拿什么养军队。

事实上,粮草也是影响诸侯实力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之一。

罗征自从到了凉州,最大的麻烦也一直是粮草的问题。

为了筹集军粮,让麾下的士兵能填饱肚子,可谓是费尽了心思,想尽了办法。

原本麾下只有八千军队时,强取豪夺来地粮食和牛羊还能吃到秋粮落地。可眼下收编了韩遂的两万多大军,麾下军队已达到四万五千,那点粮草和牛羊就远远不够了。

虽然白草滩会盟后,又从羌胡各部那里得到了一批粮食和牛羊,但也是杯水车薪,根本就不足以让四万五千大军吃到秋粮落地。

罗征蹙眉道:“袭破允吾后得了多少粮草”

荀彧道:“将军有所不知,金城只有不到五百万姓,韩遂的军粮大半都是靠周边的羌胡部落供给,允吾府库中只有三万大军十日之粮。”

罗征以后抚额,道:“那该如何,百姓都吃不饱肚子,本将军上哪征粮去”

荀彧叹了口气,以他的能力,对凉州这种糜烂的局势也感到无力。

若金城有个数十万百姓,那自然一切都好说。

可凉州本来人口就少,金城一郡百姓还不到五万,却要养四万余大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凉州一直战乱不断,百姓已经不堪负重。就算是百太盛世,不到五万百姓也养不住四万余大军,就算翻个十倍,五十万也不行。

荀彧极善内政,若能等到秋粮落地,还有办法可想。

可眼下所余粮草和牛羊根本就吃不到秋后,能想的办法实在不多。

荀彧沉吟了下,道:“据在下所知,此前韩遂曾许以重利,诱烧当、巩唐二羌出兵袭击令居,将军可以此为借口,击破烧当、巩唐二将,或可有所斩获”

罗征精神一振,道:“文若所言甚是,本将军也正有此意。”

荀彧道:“还有个问题,将军麾下大军多为羌人,汉人占了还不到三分之一。如此臣强主弱之势,实乃巨大的隐患,将军需及早设法改变这种局面。”

罗征眉头蹙紧,道:“吾岂不知,奈何凉州汉人百姓太少,本将军就算想征兵,对麾下军队换血,也没有多少汉人青壮可募。今四万五千大军大半都是羌胡人,且韩遂降军又占了大半,没有多少忠诚,一旦这个时候有外敌来犯,不阵前哗变就算好了。”

荀彧也脸色转为凝重,道:“不止如此,四万五千大军羌胡人占了大半,将军在处置羌胡人的问题上,也要慎之又慎,不然极易引起羌兵哗变。”

罗征点头道:“文若说的没错,若非如此,本将军早就率军踏平那些不服本将军号令的羌胡部落了,又岂会有粮草之危。不过,羌胡人虽然不能再抢了,但烧当部和巩唐部公然反抗朝廷政令,到是给了本将军出兵的借口。”

荀彧道:“将军可将烧当、巩唐二部人口、财货多赠于麾下有功之羌胡将士,谅不致引起麾下羌兵不满。浇当、巩唐是大部,或可筹到一些粮草。”

罗征断然道:“就这么办”

荀彧又道:“金城根基薄弱,根本不足以供养数万大军。为长久计,彧以为将军可将麾下军队置营屯田,一者开垦荒地,农时耕种,筹获军粮,以减轻百姓负担;二者农闲时操练战阵,以守卫治地,只留数千精骑作为机动兵力便可。”

罗征断然道:“就依文若之言,三千旧部作为机动兵力,五千北军精锐镇守允吾,其余军队全部安排屯田养兵,建一座屯田大营,让伍习去屯田养兵。”

荀彧问道:“五千北军精锐由何人统领”

罗征道:“北军将校何人可担重任”

荀彧想了想,道:“彧听说前军司马高顺智勇兼备,此前韩遂夜袭令居时,伍习将军召集众将饮宴,就是高顺率数百精兵挡住了韩遂地八千骑兵。”

“高顺”

罗征怔了下,这厮不是吕布的部将吗,怎么成了北军将校了

荀彧点点头,道:“彧以为此人可担重任。”

罗征心念电转,当即道:“速召高顺前来。”

荀彧答应一声,立刻谴人去叫高顺。

小半个时辰后,高顺匆匆赶到。

“参见将军”

高顺大步入帐,向罗征铿然拱手作礼。

“免礼”

罗征摆了摆手,仔细打量。

只见这高顺生的是虎背熊腰,虽不似许褚那般威猛,但也极富勇力,且面相刚正,不苟言笑,颇有威仪,一举一动都是铁血军人的风范。

第105章三个女人一台戏

罗征凝目相视,问道:“你就是高顺”

高顺答道:“正是末将”

罗征问道:“可有表字”

高顺道:“草字伯平。”

罗征点点头,不敢确定这个高顺是不是那个对吕布忠心耿耿,下邳城破后却不置一言慨然赴死的高顺,想了想,灵机一动问道:“为将者,当如何治军”

高顺不假思索地答道:“为将者,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勇不可犯,智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无二心,战则身先士卒,寝则与众同营,饥则与众同食,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公正明理,则将士无不效死命,战则无不聚其心,方可百战不怠。”

罗征听的连连点头,“好,很好”

荀彧也手抚柳须,频频点头,面露激赏。

高顺默然肃立,并不置言。

罗征朗声道:“高顺听令。”

“末将在”

高顺立刻挺直了身板,拱手待命。

罗征道:“本将军欲向朝廷表奏你为校尉,命你建屯田大营一座,率两万韩遂降军屯田养兵,一者垦荒为田,自耕自足;二者闲时练兵,防卫治地,可敢担此重任”

“末将遵命”

高顺铿然领命,竟没半分犹豫。

罗征面露欣赏,道:“好,你先去交割军务,本将军这就向朝廷上书。”

高顺又施一礼,转身大步出帐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