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逍遥朱雀舞圣界 > 分节阅读 139

分节阅读 1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时候秦鸾想杀自己都是轻的,说不定让自己生不如死的心都有了呢。

“嘤嘤嘤人家的亲亲帝尊哎,你到底什么时候出关啊你再不出关就要出人命喽真是急死个人了,帝尊你可快点出关啊。”碧小刚焦急的喃喃自语道。同时他还抱着慕容杉在秦鸾身边来来回回的踱个不停,浑然不觉地上还有一个正被他当拖把来回拖地呢。。。

所以慕容大公子有一句话真是没说错的,他最近诸事不顺到哪都倒霉。而且就算深陷昏迷也无法躲过霉运,该来还是要来的。已经数不清碧小刚来回踱了多少遍了,反正那一块的地皮倒是被生生磨掉了一层,而且是厚厚的一层。若是慕容灵言醒来后发现自己曾经被人当做拖把用来拖地,而且还生生磨掉一层地皮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有杀人的冲动。

终于,在某一次踱回来后,碧小刚似乎有些踱累了。便就地盘膝坐下,将慕容杉直接放在腿上,揽在怀里。一双狐狸眼直勾勾的盯着慕容杉的俊脸,真是越看越满意,越看越喜欢。于是不自觉的眯起了眼睛,连眼角都微微翘了起来。

腾出的右手终于有机会能抚上亲亲小美人的光滑的脸颊了,啧啧,这手感真细腻啊,帝尊都未必比得上啊。真是极品啊,看来这回捡到宝了,嘿嘿嘿。想及此处,碧小刚又不自觉的猥琐的笑出声来了。若是堂堂慕容大护卫知道醒来后会遇到这么个货,并且还被他觊觎了美色的话,想必他是宁愿就这么死在水云谷的吧。

这边“成双成对”,另一边的慕容灵言却是受苦了。先是被碧小刚不当人的折腾一番,如今却又被抛在一旁,身上还捆着绳子呢。更过分的是就这么随随便便把人扔在地上,嘴里还啃着一撮泥和草呢虐待啊,这绝对是虐待啊若是慕容大公子昏迷有知的话,肯定会哭着痛诉道:“本少明明比慕容杉英俊潇洒,凭什么待遇这么不一样啊凭什么啊,凭什么”

当然现在的碧小刚是无暇顾及他的,或者说干脆就把他忘到九霄云外了。美色当前,此刻的碧小刚除了深情注视慕容杉外,脑子里唯一想的就是帝尊你什么时候出关啊帝尊你快点出关啊啊啊哪个还管你慕容灵言是死是活咯。

在碧小刚的焦急期待中,第一天过去了。然而,秦鸾没有出关,也没有出关的迹象。于是乎,可怜的慕容大公子又被当了一回拖把。直到地面又下去一层后,慕容大公子便接着被当做背景,而且是可有可无的那种,无人问津。

第二天过去了,没动静。。。

第三天过去了,没动静。。。

。。。

第十天过去了,还是没动静。。。

而这时再去看那被慕容大公子被当做拖把磨下去的地面,啧啧,估计给慕容大公子修个小型陵墓不成问题了。看来碧小刚是打算若是支撑不到秦鸾出关那一天,就这么把后事处理了,连挖坑的时间都省了。真是未雨绸缪,思虑甚远啊。高人,实在是高人。

终于从第十一天以后,碧小刚不再踱步了。因为慕容杉和慕容灵言已经危在旦夕了,他们的元神虚弱到了极致,坚持不了多久了。于是碧小刚只能以自己的修为来维持他们的生机,以自己的元神精气来温养他们的元神,才使得他们不至于形神俱灭。

如此又过了一天,两天。。。十天,二十天。终于,秦鸾有了苏醒的迹象。这一发现让碧小刚不得不喜出望外,兴奋不已。

第二百一十二章 形、神、韵

一梦似千年,恍惚间秦鸾感到仿佛历尽了世事沧桑。这一梦,秦鸾亲身经历了几世轮回,度过了无数春秋。见惯了生老病死,体会了喜怒哀乐。没有什么是生来就可以明悟的,唯有经历了、体会了才能渐渐明悟,最终突破。

若只是一层不变的循环重复,丝毫没有新意自然是无意义的。唯有在不断的重复当中感悟,以寻求机会突破桎梏才是轮回的真正意义。也正是因此世事才会变化多端,难以预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但同时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运。命既定,而运无常。于这既定的命中捉住那一丝无常的运,则未来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人方出生之时沾染了因,而待死亡之日则了却了果。因果循环,生死交替,以及中间那无常多变的人生便是轮回。”睁开双眼,秦鸾目露精光喃喃自语道。正所谓深入浅出,由繁入简。不论何物在初学之时皆是甚为繁琐杂乱的,随着时日推移,所学愈多愈加精炼之后,则会渐渐清晰明朗。先前所学也会变得浅显易懂,脑海中更是能平淡的将之总结概括,即所谓的一言以蔽之。而总结的越浅显、越平淡,恰恰说明对之的感悟越深刻。

秦鸾这一句可以说是对轮回有了极为深刻的体会感悟之后,方能淡淡的总结而出的。万事万物的境界大体可分为三个,即形、神、韵。所谓形境,可理解为山水画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初学的画师往往只能看到山水表面的形态,故而画出的山水也只是堪堪只具备其形罢了。在此中宗师的眼中只是死物,毫无生机。

而所谓神境,则大体与山水画中的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相似。技艺已经登堂入室的画师,他们眼中的山水就不是只有表面形态那么简单了,而是具备了生机的“活物”。仿佛山已不是山,水也不是水了。故而画出的山水便不似只具其形的画那般死板,在这基础上又多出了一丝生机,堪称传神之作。

所谓韵境,则可理解为山水画中的第三层次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境界。当一名画师的技艺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时,山水在他们眼中不仅仅有了生机,而且更是有了灵动之美。他们看山水已经从表面窥探到了本质,此时他们眼中的山才是真正的山,水才是真正的水。故而画出的山水便有了一丝飘逸灵动的气质,仿佛不是画,而是一副真正山水景象。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便是如此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