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红警之回归祖国 > 分节阅读 139

分节阅读 13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文平指示黄樵松与孙立人,杜聿明等人择机挥军西进,与苏军会师中东时。苏联两个装甲集团已经从里海与黑海沿岸向南进军。

苏联军队的进军速度犹如闪电一般,不到一个星期就横扫了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波斯湾地区。兵锋直指伊朗与伊拉克等地。

文平得知世界最大产油地区即将落入苏联红军手中,连忙命令正在印度殖民地休整的部队以及哈萨克斯坦的边防部队立即西进。

同时命令东南亚群岛上的东南边防军立即在海军第三舰队的配合下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并全速向阿拉伯海挺进。

伊拉克与伊朗可以落入苏军手中,但沙特阿拉伯文平是绝对要替华夏民族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而且,只要控制了沙特阿拉伯就等于控制了整个波斯湾地区。

也就掌握了亚非大陆之间最关键的战略通道,为日后进军非洲攫取资源打下基础。

不过文平完全多虑了,斯大林并不知道中东波斯湾地区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区,所以在苏军攻占了土耳其等地后,也出于对盟友华夏的尊重。未完待续

第十章 大移民

远在华夏的文平此时召集了各军区,集团军,边防军、派驻军司令官正在开会。

此时距离华夏国防军攻占中东和波斯湾地区已经过去了快两个多月。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世界格局骤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欧洲战场上,斯大林统率的苏军突然对西欧等国不宣而战,短短一个月之内灭国无数。法国再一次被孽,倒在了苏军的进攻之下,

法军上百大军不到一个星期便被处于巅峰状态的苏军打的全军覆没。戴高乐最后撤到英伦三岛继续抵抗。

由于苏军在欧洲的肆虐进攻,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包括墨西哥、加拿大等国,纷纷向华夏和苏联抗议提出谈判解决问题,不然就全体对苏联和华夏宣战。

“诸位,今天召集大家共聚于此,除了商讨我们中华民族日后命运之走向的决策外,首先要讨论的一点,那就是。是否同意斯大林的请求。

派遣我们的海军以及潜艇和空军部队入欧洲参战,协助苏军进攻英伦三岛。

在我召集你们来之前,斯大林和杜鲁门都已经给我发来了电文。你们看下。”坐在首位的文平将一摞准备好的文件递给了身后的张兴华。由他分发给了与会的众人。

待众人都看了一遍后,文平环视一遍,问道:“怎么样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一切均听从委员长的安排。”仗打到了今天这个份上。华夏军队占领了足足近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文平的个人声望和能力已经完全折服了任何人。

他们明白,无论他们的建议如何。一切的决定权都在文平手里。他的决定才是最为正确,最为附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所以,都是不约而同的说了这么一句。

文平也没有客气,点了点头道:“实话不瞒诸位。对于协助苏军进攻英伦三岛一事,我已经有了决定,因为我们和英法荷宣战并没有和美国宣战。所以空军和海军不能派遣,但为了表示双方的友好盟军关系。我们派遣一百艘潜艇参加袭击英国舰船。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

而我们当下迫切需要做的有两件大事。第一攻占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整个大洋洲。这是一片完整的大陆,哪里各种丰富的资源,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至少适合一亿人居住和生活。

第二件大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当下的重中之重,那就是在东南亚、中东、远东西伯利亚、和即将攻占的大洋洲进行大规模移民行动。

主要是东南亚群岛和大洋洲,这两块地域必须作为重要移民区从我们本国移民。

十年之内,我们必须要在十年之内完成向上述地区移民一亿的空前任务。

这样才能真正将这些占领区变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栖息地,变成我们的固有领土。

当然,为了保证移民行动的顺利进行,随后我们要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和鼓励政策。

未来三年内,我们要着重在东南亚群岛以及中南半岛和大洋洲等地进行基础建设,最起码的要让我们的移民同胞不会没房子住。没饭吃。

至于生活水平嘛,他们守着无尽的财富,最多几十年。他们就会成为全世界最为富有的人。”

文平把决定宣布出来,一切都有政务院等各级机构去具体一层层部署实施,空前好大的移民活动,以及进攻大洋洲的军事行动都同时展开了行动。

此时文平没有去急于组建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或补充海军受损的战力,而是直接选择了终极武器核弹的实验以及战略轰炸机制造。

虽然实验型号的核弹只生产出两枚。但文平明白,它的出现必将改变世界的格局。

而且。这两枚核弹发射出去后,将势必会给华夏带来丰厚的资源回报和话语权。

几个月下来,美国人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他们竭力支援最后一个强有力的盟友,英国进行本土保卫战。

所以,苏军即使得到了华夏潜艇部队的协助,也未能如愿以偿的及时攻占英伦三岛。

而是与英美两国打成了泥潭一般的持久消耗战,英吉利海峡上空和海面、水下时时刻刻都有着双方的飞机、军舰,潜艇在展开血战。

美国人的战争潜力是很可怕的,当它全部发动起来,帮助英国人进行抵抗时,即使苏联此刻已经从新复苏,但是短时间之内也无法尽早的,胜利的结束这场战争。

因为,这场战争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较量,而是变成了两个超级大国或者说两个阵营的全面消耗对抗。拼的是石油,是橡胶,是粮食,甚至是兵员。

所以,这场战争断断续续,一直持续了一年半,而在这一年半中,美国没有未急于再次使用核武器打破这个为妙的战略格局的平衡。

而文平更是全力以赴的动员一切力量为接下来的大移民行动做准备。

华夏将近两千万青壮和超过一千万的各地原住民被征召起来,参与了在中南半岛、东南亚群岛、澳洲甚至中东地区各种基础建设工程。包括修桥铺路,建设房屋,开垦荒地,牧场、果园等等。

当然了,也包括各种需要的军事设施和交通,比如各种永久性防御工事,军用机场、铁路,公路等等。

一年半间,在付出了上千万人的血汗代价后,可供三千万人移民的基础设施和准备基本上完成。

而且,有了这些基础,再完成了这三千万人的移民后,以后的移民计划,基础建设等就将变得要顺利快速的多。

此时华夏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四亿五千万,三千万人的移民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东北地区成为了首批移民区,超过五百万东北人,在军队的帮助下,乘坐军舰、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分别奔赴政府为他们划定的各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