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红警之回归祖国 > 分节阅读 87

分节阅读 8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如果不是日本丧心病狂的偷袭了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话,美国也不会全国上下群情激奋万众一心,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碰撞在这里显示的淋漓尽致。

威克斯准将当时受到了蒋介石最高规格的迎接与安排,这让在美国见惯了大场面的威克斯准将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如果落后的国家,人民都在忍饥挨饿,军队缺少武器和必备的弹药,但是他们的官员却过着皇帝一般纸醉金迷的日子,他们的舞伴都是那么的娇媚,甚至能够满足他们提出的一切要求,尽管她们的英语并不标准,但是却让人感到无比的惊喜。

不过威克斯准将却无心在重庆盘衡,威克斯当时的目的非常的明确,之前美国政府非常不好看华夏政府的总体抗战形势,否则也不会出现区区五百万美元的医疗贷款的事情出现,以至于正在洽谈的桐油贷款事宜和如今的租借法案才是美国政府逐步确认华夏国民政府抵抗的意志和决心的体现。

威克斯准将当时的一百六十余人分成七个视察组,他们分别要视察军政、军备、军工、武装部队、后勤补给、参谋制度等等方面,并对国民政府军事主体机构作出迅速准确的评价,以备美国政府能够提供华夏所需能够发挥正常使用基准的武器物资。

威克斯准将当时去了华夏青年军位于昆明城外的新营地进行视察,为了此番迎接国民政府也是煞费苦心,除了礼兵仪仗之外,并未安全视察的部队番号,这一点让威克斯准将一行的美军军官感到非常惊异,因为当时华夏准备派往缅甸的远征军,番号还是处于绝密状态,当时对外一律称中国青年军。

青年军所辖的整编师,都是中央军的老底子,所以根本不怕美国人抽查,而且是实名足额的部队,让美国人自己决定去那支部队视察,部队主官并不陪同,免得有监督造假的嫌疑。

威克斯准将当时对青年军也非常感兴趣,威克斯准将一行检查青年军的参谋作战预案等等。

之后美国人终于意识到了,美军作为一支国家级武装力量,似乎已经落后于整个世界战略发展了,果然学习战争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让之前还傲气十足的美军参谋人员都无比的汗颜不已。

结实壮硕的华夏士兵除了衣衫褴褛脚穿草鞋之外,他们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让负责检查武器的美军军官有些震惊,彷佛走近了老式武器的博物馆一般,华夏军队使用的似乎很落后,而且口径不一,一个团竟然有七、八种口径的弹药,武器虽然老旧但是擦拭得干干净净,那些连膛线都磨平的步枪让美国人唏嘘不已,一个团只有二挺重机枪,一个步兵排只有一挺轻机枪,只有轻机枪还算是先进的,全团只有五门迫击炮作为重火力,难怪华夏军队与日军作战伤亡累累,此后威克斯准将决定连续在抽查青年军所部几个团级的作战部队,看看青年军是否表里如一,因为他在来的时候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曾经告诫他华夏人最喜欢做表明功夫,所以要突击检查和临时抽查的方法,才能对华夏军队真实的战斗力做出评估。

而这个评估则日后要用于美国政府对国民政府整体战略的考量范围,因为国民政府的所谓美国出武器和技术兵种,华夏出陆军配合作战的理念让美国人感到十分欣喜,因为华夏表现了一种大国的国际责任感,虽然现在华夏还受到日本的侵略,但是总体上看日本人已经没有希望能够彻底战领华夏了,华夏人敌后与正面战场的抵抗,加上庞大的国土纵深让日本人陷入了泥潭之中。

对于威克斯准将来说如果青年军走出华夏国门的话,那么不但在华夏正面战场能够大量有效的牵制日本陆军,还能在挟制侵入印度支那的日军,甚至能够将日军赶出印度支那。

最后华夏为了国际补给线,不但被迫派出了远征军,还整整出了四十万大军,在付出了十三万人的代价历时半年,转战1500公里,浴血奋战使日军遭到了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打击,后来查资料

所以说,华夏远征军是当时国民政府最精锐的军队,最后虽然胜利了,但也给打残了。这次蒋介石竟然再次抽调最宝贝的中央军,来给志愿军扩军,可见决心和厚爱已经到了什么地步这也是文平惊讶和不可思议的地方。

第一百五十五章 整军会议

此令一出,文平正式授命组建中国远征志愿军团,中国远征志愿军总司令官为文平,副总司令官为梁晓飞,前敌指挥官宋希濂,参谋长程海,副参谋长范汉升,政训部长张治中,副部长李云飞,一军长文平兼任,二军长高树勋,三军长李建国,下辖李浩所部装甲一师、胡琏所部装甲二师,黄樵松所部机械化一师、张岩所部机械化二师、杨汉烈所部机械化三师,叶飞所部新一师,安恩博所部新二师,潘朔瑞所部新三师、杨帆所部空降师,李松所部重炮师,山地步兵第一旅旅长林国良,山地步兵第二旅旅长刘明亮,特种作战旅旅长刘文忠,警卫旅旅长魏瑛,防空旅旅长肖国邦,龙泽弘所部工兵旅,以及野战医院,后勤补给中心等。

每军下辖两师,每师下辖两旅,每旅两团,加上军直属炮旅,师直属炮团,整编师为一万八千人,对于蒋介石的安排文平还算满意,一次组建十个师外加六个旅,文平也是相当的满足了,毕竟这也是最好的情况了,高树勋、张灵普、胡琏等二十余名将领申请调入中国远征志愿军团所部,最后文平取了高树勋与胡琏,抗日名将孙立是蒋介石硬要塞的人,但文平第一时间就把他排除在外,孙立人确实是抗日功勋名将,但是其在华夏远征军内的很多表现却非常不妥,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的根本利益。

当时所谓的美援物资的真相就是国内最为精锐的部队全部抽调滇缅参战,大量的物资在印度直接装备给了华夏驻印度军,而运抵云南的一部分则被史迪威牢牢地控制,利用美援物资分化和威胁国民政府,从1942年到1944年下半年,华夏正面战场连续出现大惨败,很多国人都非常不解其中的原因,总说什么国府贪污美援物资,实际上国府根本没权利分配和接触美援物资。

物资全部被用于反攻缅甸,国内战场仅仅得到了实数不足二千万发子弹和六十门迫击炮,说杯水车薪不如说惨不忍睹,一方面是没有任何物资武器支援的国内战场还要抽调三十万最为精锐的部队用于滇缅反攻,另外一方面日军在调兵意在打通交通线,国内战场的惨败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文平在选择自己远征军志愿军团部队指挥官的时候,要求绝对的听从命令,并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之人,在能力与对民族国家的忠诚方面,文平看重的则是后则,有能力者出卖国家利益,对国家造成的损失才会更大。

相比之下胡琏显得微微有些桀骜不驯,张灵普、高树勋、黄樵松等人则是不声不响显得很有城府,能走到这个位置的人没有几个是头脑简单的所以文平决定在整训组建大会上给胡琏提个醒,这志愿军是老子一手开创的部队,绝对不允许有人在这里搞什么家长制,搞什么个人崇拜,名义上是只能尊崇领袖,实际上文平默许官兵们对自己的崇拜情结,但是绝对不许有人在自己的部队里面搞这一套,胡琏是一员战将,但是也需要好的驾驭方式,能否驾驭得了这员战将,文平还需要多动动心思,毕竟胡琏与黄樵松等人的资历都是明摆在那里的。

胡琏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在陈诚的土木系部队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