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解连环 > 分节阅读 101

分节阅读 1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仵作听见闵安说得客气,觉得她应是好通融的主儿,又抬手说:“多谢大人赏识,只是还有一事,让小人想不明白,不知方不方便讲。”

闵安立刻接道:“人多口杂之处,自然不必细讲,先生且放在肚里。”

仵作抬抬手,默不作声走向温什讨要赏银。温什把眼一瞪:“怎么一个两个都问我要银子。”仵作低声说:“臬司大人免除了老爷一场官司,小人又证明了老爷的清白,按照惯例,是要讨得一两分开检钱的。”

温什丢出一锭银子,恶声恶气道:“彭千户死在我的地头上,还指着我家肄业风水兴旺处,晦气得很,赶紧抬走吧。”

闵安暗叹一口气。她要仵作不说的细处,就是彭因新手指的那方,看着有些蹊跷,为了避免旁生枝节,她特地一手掩盖了过去。可是这个无眼力价的温什,竟然直接嚷了出来。

巡检等一众随从一心听从闵安的安排,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也聪明地当成没有发生过。他招手唤两名兵士过来抬走彭因新尸身,还未来得及动作,众人身后又传来一句呼声:“慢着温老爷说得很有一番道理,臬司大人为何不细细查探下缘由”

闵安回头去看,桃花溪前疾步跑来一小队兵卒,他们抬着一顶青黑垂幔官轿,前面打了旗牌仪仗,风风火火地赶过来,显出很急切的样子。

闵安看了看官牌和青旗,掂了掂来人的官衔,朗声问:“不知是哪位大人莅临敝州”

官轿帘子一把被人掀开,从轿中走出一名三十来岁的矮短男子,朝闵安拱拱手:“说起来,下官还是大人的旧识,大人看在在下官兄长面上,也应听下官这一回,去彭千户指向的山包查一查。”

闵安仔细辨认男子面目,认出了一些熟悉的影子,笑道:“老东家的面子,自然是要拂照一些的,毕大人所言极是。”心里暗暗担忧,毕斯家的人来这里做什么彭因新一死,他就赶到了案发现场,倒像是接到消息专程来一趟似的。随着他这一来,以前在楚州作恶的彭马党势力又得显露了出来,仍是牵扯到彭因新和毕家的关系。

毕斯之弟毕节连连向闵安拱手:“并非是下官有意忤逆大人的查判,只是彭千户死得蹊跷,不查个干净,难以向宫里头交差呐。”

闵安带人偕着毕节一起朝前面山包走去,一边还细细问毕节:“毕大人怎会到左州”

毕节答:“实不相瞒,因彭千户一年前犯了大错,宫里头有些不放心,特意委派下官来督查彭千户政绩军业的,没想到下官一来左州,就先遇上了彭千户的死讯。”

这个理由倒是冠冕堂皇,闵安抿了抿嘴,没说什么,攀上了山包。

、第128章 吉石天相

山包上草木遍布,石块耸立,左右望去都无异处。毕节撇开一众人,手里持着一根木棒四处敲打,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闵安问:“大人一来,执意要查看山包,此刻又寻个不停,难道是这里还藏了我等所不知的古怪”

毕节合手向闵安作揖,站在上风处朗朗说道:“既然大人发问,那下官也不隐瞒。不错,下官从京师来,曾在街头听到小儿传唱木子李,木子李,风吹西京落地去。白王气,白王气,元阳未倒换大旗。桃花溪,桃花溪,十里流水困锦衣。香山里,香山里,玉石腾空跃紫鲤,心里觉得十分惊异,后来歌谣传到宫中,引得太后震怒,太后着下官来一趟左州,一是督查彭千户的军绩,二是探访歌谣所唱是否属实。”

闵安已隐隐听出端倪,忙道:“歌谣只是小儿信口胡掰,算不得什么,太后与大人切莫当真。”

“大人有所不知。”毕节淡淡道,“来之前,下官就去钦天监地册中查过,仅在左州白木山前探到有一处桃花溪,溪边百花竞放,招惹蜂蝶,香味熏染山包峡谷,使得此处落了个雅称,叫做香山。”他用木棒遥遥指向彭因新仆倒的尸身,又说:“彭千户身着三重锦衣,死在桃花溪前,手指香山那边,不正是应验了歌谣里的传唱吗”

歌谣一共有四句,前面三句似乎都起了照应。闵安听得出内中的古怪,就连跟过来看热闹的温什,也暗暗觉得不大妙。

歌谣所说,木子李与西京,隐隐是指李培南来西疆落地生根,且使白王生气之事。白王即是皇字,元阳谐音元央,幼帝所在的年号,既然“元阳未倒换大旗”,那么可推演出,在元央年号还未废除时,皇家的龙旗已经被人替换了。谁人能有这个本领呢歌谣的最后一句又指出,在香山里,有一块玉石上腾空跃出紫鲤,而鲤又是李的谐音

巡检咳嗽一声,走上前来说:“卑职斗胆提醒大人,小儿歌谣多是谣谶,总有一些险恶用心的人,唯恐天下不乱,故意借着小儿的传唱,来挑拨宫里与李家公子的关系。”

毕节睥睨巡检一眼,将他看得后退:“谣谶本官看未必吧。先不说李家公子有没有这个野心,就是论谣谶起来的作用,也值得宫里一阵担忧。若是民间的方士、儒生、宾客听进去了,还以为是天意使然,都结集起来拥簇李公子造反,那时的后果又有谁能担当所以说,诸位大人不要再推三阻四了,都跟着本官进去探一探究竟,才是完全之策”他冷哼一声,甩了袖子朝前走,已然是撂下脸色的意思了。

闵安走在后面暗哂:阿循就算造反,也不屑于借助谣谶之类的手段,他想做什么,向来是直接去做,哪曾迂回过一次。这分明是有人在京师玩弄栽赃陷害的把戏,引得太后惶恐,故意给宫里一个整治阿循的借口。

预知后事如何,只能静观发展。

本地已经发生两任千户倒毙的案子,特使毕节也来到山头上,闵安再无借口阻挡毕节查个究竟,毕竟宫里一旦震怒,突然发兵打过来,局势对左州、对李培南就没有好处。

闵安又想,彭因新贸然来桃花溪,一定也是听信了歌谣里的传闻,但他走到这里就被蜂子蛰死,恰好又印证了“桃花溪困锦衣”一句,倒是令她费解之事。

那边,毕节随从惊呼道:“大人过来看看,这里有一块字碑”

字碑放置在山包背面,被草木遮掩,平时不易查探得到。上面写了“木子李,换大旗,桃花溪,困锦衣”十二个大字,从字面痕迹来看,已经留有一些时日了。

闵安回头朝温什瞟了一眼,温什一个激灵,暗暗用口型说:“不是我,什么时候搁这儿的,我也不知道。”

毕节笑道:“找到这块字碑,离歌谣传言又近了一些。”

闵安道:“依我所见,当是有人提前凿好字碑,先放在了这里。”

“哦”毕节的笑容有点讥讽之意,“那人恐怕是大罗金仙转世,竟然能提前算到彭千户要做什么,会死在这里,特意用来对应歌谣传言的。”

闵安走近一步,对上毕节的眼睛:“此等怪力乱神之事,大人深受诗书教导,竟然也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