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皇帝,哥罩你 > 分节阅读 142

分节阅读 1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然是在夸你,夸你聪明。”徐诚忻捏捏她的小鼻子道:“明日起相公天天在家陪你们,陪玩陪吃陪睡,做三陪郎君好不好”

“好,我们打扑克,好久没跟相公一起玩了。”赵舒开心不已。

接下去的几天,徐诚忻果然一直呆在家中当起了“三陪”。四个人整天吃吃喝喝,打扑克、走象棋,坐久了便到院子里打网毛球,玩得不亦乐乎。衙门里的事他都已经交待清楚,临时有什么需要他拍板的,吕商英就派衙役来请示,日子过得逍遥自在。直到第三天晚上,大家正在卧房打扑克,忽听管家来报,说有一位叫杜子骞的来求见,徐诚忻一听就跳起来。

这几天朝中无大事,哲宗一直没起早朝,徐诚忻又整天窝在家里,竟不知杜子骞父子已经班师回朝。快步来到客厅,见一位身着便服的年青人正端坐堂前缓缓饮着香茗。

“子骞”徐诚忻大笑数声,冲上去一拳打在他的肩上,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竟没听到一点风声。”

杜子骞在关外带兵打仗大半年,皮肤黑了不少,也粗糙了不少,不过看上去更显得英气逼人。原本光洁的脸庞蓄起了两撇胡须,一双眼睛蕴含着机敏,炯炯有神。他虽然身着便服,但总能从松软的绸布中透出一股震慑人心的力量。

二人站定,相互打量一番,同时露出赞许的目光。杜子骞笔道:“一路来听说我们的徐大人近日整天钻在脂粉堆里享福,今天一见果然如此,你这脾气可一点都没改啊。哈哈哈”

徐诚忻不以为意,拉他重新坐下,道:“自去年易州匆匆一见,已经快一年了吧,兄弟们都想念得紧啊。这次你们又打了个胜仗,可谓是载誉而归,快说说圣上赏了什么给你,好让我们好好高兴高兴。”

说起这个杜子骞却并不怎么兴奋,道:“家父年事已高,这次与辽夏周旋数月已经精疲力竭,回京后便解甲归田了。圣上对家父褒奖颇多,赐爵号开国伯,也算是功成名就了。下官现在接任父亲的职位,为北府军统帅,近日回京述职,抽空前来拜访老友。”

徐诚忻听了真心为他们高兴,道:“杜老将军老当益壮,不辞辛劳为国驰骋疆场,实在堪称及我们的楷模,这爵位也是实至名归。子骞你在西夏立了汗马功劳,年纪轻轻就担此大任,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真可喜可贺啊”

“唉,一将功成万骨枯。”杜子骞叹道:“我哪有什么功劳,都是将士们用命换来的,这仗打得好生气闷啊如今西夏是灭了,于我们大宋却没有半点好处,土地都归辽人,连幽云十六州都不知能不能回归我朝。二十多万将士啊,都战死他乡”

第213章准备出行 本章字数:3233最新更新时间:20150109 07:00:000

杜子骞的话让徐诚忻有些心痛,他突然发现杜子骞已经改变了许多。他不再象以前一样潇洒自如、意气风发,而变得沉稳内敛,多了几分沧桑与狠辣。如果以前他是一把锋利的刀子,那么现在更象是一把硬邦邦的铁锤,刀子能割断咽喉,铁锤却能让人粉身碎骨。

战场是让一个男人最快成熟的地方,做为一个爱兵如子的将军,再也没有比看着自己的士兵不断倒在血泊中更痛苦的事情了。要不是他父亲在一边旁看着,他早就冲上去与敌人拼命了。好在他有一位这样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父亲做为统帅,让他学会了冷静与麻木,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

同时,徐诚忻感到有些愧疚,人海战术虽是哲宗定下来的,做为军机大臣的他也是有责任的。更凑巧的是这几天都在家与妻妾厮混,连杜子骞回京了都不知道。

“子骞,你放心,这些将士不会白白牺牲。我徐诚忻今天就把话撂这儿了,该我们的东西一样都不能让他少。西夏已经没了,辽人却占了我们不少便宜,不管他得了什么我定会让他们都吐出来。”

杜子骞点点头,道:“这正是我今天来此的原因,也是我北府军全体官兵的请求。我大宋与辽结盟灭西夏,无数将士战死沙场。换来的却是寸土未得,幽云十六州划地独立成国,将士们都憋着一股怒气啊。讨伐西夏之时,辽人对我军百般挑衅,要不是以大局为重早与他们打起来了。如今西夏已灭,辽人亡我之心不死,宋辽之间早晚要有一战,战端一旦开启,我北府军愿重上北疆为国杀敌。”

徐诚忻一拍桌子,道:“子骞果然与那帮大臣不同,局势看得很清楚。老实跟你说,我自从易州回京,一直在准备的就是这件事。不仅是辽人,还有女真、蒙古,他们都是我大宋的死敌,不早做准备迟早要为其所害。”

“蒙古”杜子骞怔了怔,道:“女真倒是个隐患,但蒙古一族我朝知之甚少。据闻他们久居极北的高寒之地,那里戈壁荒滩,氏族分散穷困,自顾尚不暇哪敢南下扰宋”

徐诚忻正色道:“不管你信不信,其实他们才是我朝的大敌。不过处理这事还早,首先我们得把辽人给摆平了再说,然后再是女真。至于蒙古,却是要时时记在心里,一有机会就得把这个心头大患除掉。”

“不知小明兄打算怎么做”

“想取辽国必先拿下幽云十六州,此次我奉圣北上就是要跟周南安摊牌,不管他愿不愿意,幽云十六州必须归还大宋。”

“那你估计会有几成把握让他降宋”

“最多二成把握,”徐诚忻笑笑道:“其实这二成把握也是有些乐观了。周南安根本就是个花瓶,在他身后牵线的还是耶律洪基,只要他不同意,周南安也无能为力。所以我会带着兵去和他商量,一旦谈崩直接打下来。”

“理应如此,”杜子骞沉声道:“此等跳梁小丑必须给他们点教训才是。只是辽人怕不会袖手,不知小明兄有何对策”

“所以此事当尽早,第一,早点去,他们的兵力布署不会很到位。第二,辽人就算是从中阻挠估计也不会明目张胆,毕竟两国的关系还没到那一步,这点脸面总是要顾全的。”

杜子骞沉思片刻,想想这事恐怕也只能这样了。随即又问:“伐辽之事不知准备得怎么样了”

“已经差不多了,现在就看女真那边的情况能否跟上。完颜家族不是个省油的灯,我们不能太依仗他们,不仅如此还要心防着些。只要他们有一战之力,立即诱他们动手。我想最迟到明年初,战争将全面开始。我虽然一直在准备,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是胜是败还真说不准。子骞你的北府军趁这段时间好好休养,到时还有一场硬仗在等着咱们。”

杜子骞将茶盏一放,挺身而起,道:“打了大半年的窝囊仗,正想痛痛快快与辽人比试一下。这半年,辽人的脾性也略略摸到一些,是胜是败还真不好说呢。”

说起打仗,徐诚忻也是有些心得的,但他打的是防守战,与辽人的正面交锋还嫌经验不足,于是干脆与杜子骞讨论起作战经验来。特别是火器的应用,当时北府军也曾带着一些火炮。但当时的火炮数量太少,根本不成规模,再加上那些士兵都不是从铁卫营出去的,操作很不熟练。部队不停在草原上奔袭还拖着几门大炮实是累赘,最后不得已弃于荒野。如此一来,杜子骞对火器的信心大减,认定它只适合守城,不利于野外战场。

机动性不足这个缺点徐诚忻是早就了解的,如果这个问题能解决天下就没有他打不赢的仗了。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努力购买战马,骑兵与步兵相互补充,炮兵、火枪兵、投掷手配合得当,能攻能守。只要训练出几套科学实用的阵法,应该可以大大弥补个中不足。

二人讨论一番,不觉天色已晚。在杜子骞告辞时,徐诚忻兴致不减,干脆随他一起回杜府拜望杜老将军,又是一通长谈。

等他回府时已近三更,晚晴亲自服侍他休息,边问道:“相公已经打算好何时动身了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