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皇帝,哥罩你 > 分节阅读 95

分节阅读 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上路吧,下一个驿站是哪个地界了”

刘武答道:“下一站是割虹县,地属淮南东路泗州城。”

第141章清官牛县令 本章字数:2917最新更新时间:20141029 07:00:000

割虹县是个几万人口的小县,因为官道从它附近通过,这几年也渐渐繁荣起来。里面的商铺客栈也越来越多,不过大多数都是南来北往的行脚商人,赚的是过路钱。

当地的县令牛畋听说京里的大官今天要留宿本县,早就命人将驿馆打扫干净,饭菜、热水等物准备停当。可左等右等眼瞅着天色慢慢黑下来了,还是不见钦差的仪仗出现。正着急呢,忽见一名衙役快马来报。

“大人,出事了出事了”

牛县令被他吓了一跳,忙问怎么了。

“刚刚有几个从北面过来的商人来报,说钦差大人在大雁岗下被强人挡道,已经打起来了”

“什么”牛县令差点一屁股坐倒在地,钦差大人在他的地界碰到强盗他是罪责难逃。要是钦差再受点什么伤,死几个手下他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

“快快快,备马黄县尉,带人带人,速速前去营救钦差大人”

众人忙得一阵鸡飞狗跳,牛县令已经五十好几的人了,奋力爬上马背,还没坐稳就一巴掌拍在马屁股上。黄县尉赶紧跃上马背跟上,那十多个衙役可惨了,全靠两条腿在后面跑。

他们跑了还不到一刻钟,隐隐看见前方有一队人马向这边过来。钦差的仪仗本是很讲究的,什么回避、肃静、官衔牌、铁链之类牌子道具一整套,而且到了州县以后还要鸣锣开道。但徐诚忻一向讨厌这一套,在后世曾经有个颇有来头的首长来县里不知干什么。搞得全县人民跟着受罪,所经道路全部清空,警车开道,呜啦呜啦出丧似的。

对此他是深恶痛绝啊,所以特别交待,把这些玩意全收了,别扰民。

牛县令看着不甚有把握,只得小心地上前询问,这是哪位大人的队仗。马上有人回道,这是当今国舅爷,现任江南经略使、钦差徐诚忻徐大人的仪仗。牛县令一听赶紧下马行礼,后面黄县尉带着十几个衙役纷纷效仿,呼拉拉跪了一大片。

徐诚忻本可以不用下车,吩咐一声就行。但看到那牛县令是个上了年纪老人家,刚才一顿紧跑颇有此狼狈,心里过意不去,便走下车来。

“牛县令不必多礼,请起请起。”

牛县令心里发虚,一时不敢动弹,说道:“下官听说上差在大雁岗路遇强人滋扰,心中甚是惶恐。是以带着县内衙役前来相助,不想大人倾刻之间即已脱险,实是虎威难犯,让人敬佩。做为本县县令治民无方,下官难辞其咎,请大人降罪。”

徐诚忻抬头看看他后面所带的一众衙役,不禁失笑。这十来个打杂一般的伙计能顶什么用,看来这碧虹县是真没什么家当的。但是刚刚遇上的强盗一来就是上百号人,要是他们来县里做案,靠这点人能行嘛

心里虽然有疑问,但现在不是细问的时候,那牛县令还跪在地上担心呢。便道:“牛县令不必自责,这事说起来有些蹊跷,也不能全怪你。你看时候也不早了,我们还是赶快上路吧。”

牛县令这才惊觉,光忙着请罪,倒把上差给耽搁了。忙不迭地起身道:“是是是,下官糊涂了。驿馆之内早已备好了酒菜为大人压惊,待下官为您开道。”

一行人在牛县令亲自由引道,浩浩荡荡来到驿馆安顿下来。徐诚忻本不喜官场应酬,但牛县令心中有愧,服务得非常周到。待他们清洗完毕,便在县城最好的一家酒楼开席,为钦差接风洗尘。

徐诚忻推辞不过,就穿上便服带着刘武范斫便去赴宴了,作陪的除了牛县令还有本县的几位主要官员。

酒席上牛县令的话是中规中矩的,倒是那位姓马的县丞挺会说的,奉承话一套一套的听着颇为顺耳。聊了几句套话,话题自然而然转到那伙强盗和刺客身上。

“老牛啊,”徐诚忻的称呼让他受宠若惊,“你在这里已经当了多久的县令了,对这里的情况有多了解”

“禀大人,下官任县令虽不足三年,但在此之前一直是本县小吏。典吏、驿丞、主薄等职都曾有任,因此对本县风土人情、乡民里郭还算了解。”

“哦,那不错。”徐诚忻问道:“你这里的治安怎么样,象今天这样的剪径毛贼平时多吗”

“从来没有。”牛县令斩钉截铁地说:“听大人说强人势众,足有上百余人,那是听都不曾听说过的。本县辖内最大的一起劫案也不过三、五人,后经黄县尉稽查也已经破案。今天这事,下官也觉得想不通,真搞不懂这伙强人是从哪冒出来的。”

“那这里附近的县呢,可有强人出没”刘武提醒道。

黄县尉心中一动,道:“小人曾闻离此三百余里的东山、西山常有盗匪出没。但这伙人经官兵围剿已经老实了好一段时间,如今久居深山,以打猎为主,只是偶尔出来劫个商户而已。”

“三百余里,又久居深山”徐诚忻沉吟道:“那强盗头子说赶了好多路过来,这点倒是符合。只是他们怎么知道我们要经过这里,而且认定我们带着五十万两银子。这必定是有人给了他们消息,而且这消息又是假的,看来他们也是被利用了。”

牛县令他们听了不甚明白,也不敢多话。徐诚忻看看也问不出什么东西来了,便将这事放下不再提起,免得节外生枝。

既然是替皇帝巡视江南,总要问些政务,以督促地方勤政为民。

县令的考核都有标准,神宗时期定下的“四最”一直通用。分别是:生齿之最、劝课之最、治事之最、养葬之最。讲的就是民籍增益、进丁入老;农桑垦殖、水利兴修;狱讼无冤、催科不扰;赈恤贫穷、屏除奸盗等等。这些事如果认真做起来,那是一年到头忙得很。哪象电视里演的县太爷那样,一天到晚晃晃悠悠没事干一般。

徐诚忻也是随便问了几句应付一下,那牛县令却当真了,一条一条开始汇报起来。从民生说到税赋到河工到治安,讲了一大筐子话。这些具体的东西徐诚忻又不是太懂,听了一会儿大感无聊,便借口小解出来透透气。

刚走到芧厕门口,听得里面有两人在聊天。

“和掌柜,这回来的是哪路大员,牛县令竟舍得到本店来摆酒”

“听说是京城来的大官,摆个酒还是小事,头疼的还是送个什么礼。这等人物东西差了还能看上眼看样子牛县令又要过一阵苦日子了。”和掌柜唏嘘不已。

“也是,就上次那个什么州府监当官来了一趟,害得牛县令吃了三个月的白菜豆腐。和掌柜,这次酒菜的钱他可付清了”

和掌柜斥道:“一桌酒菜而已,我能跟他计较这些干好你的活吧,别让县太爷丢脸就是啦,知道不”

“行行行,那您蹲着,我先去干活啦。”

门一推,迎头碰到徐诚忻,微微一怔即笑了笑抬步要走。徐诚忻忙叫住:“这位兄弟等等,向你打听个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