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皇帝,哥罩你 > 分节阅读 83

分节阅读 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叹道:“不错,义字当前,勇者无敌,此乃王师风范,大宋国威之所在。”言毕蘸墨挥毫,写下“义勇”二字,笔势如剑、顿墨如鼓,气势非凡。

立即有人将这两字送出去,拓于碑上。碑的四周是一圈石雕护栏,篆刻着易州之战的简要经过,以此碑记念战争中死去的英灵。

第二天一早,铁卫营和易州城所有官兵在徐诚忻与范纯仁的带领下在市场集合。城内的百姓闻讯也纷纷赶来,不多时便围得水泄不通。看着场地中央那一块高高耸立的“义勇”碑无不肃然,出奇的安静。

范纯仁连夜写了一篇悲壮高亢的祭文于碑前高声诵读,听者无不感同身受暗暗垂泪。想起那段艰苦的岁月,无数战友、亲人、朋友在自己的眼前倒下,数不清的家族已经残缺不全。这就是战争,不管是战胜战败都得付出沉重的代价。

徐诚忻双手捧着一碗酒,来到碑前缓缓洒于地上,嘶声吼道:“兄弟们,一路走好”说完单膝跪下。

“一路走好”

所有士兵大吼着也跟着跪下,紧接着周围的百姓一片连一片地跪地默哀。整整三分钟时间,就连小孩子的哭声都不曾听到,唯有那阵阵冰凉的北风不时从头顶掠过,如同魂魄的哀鸣。这些魂魄都是民族的英雄,他们必须为后人所铭记、所崇拜。

在回家的路上,徐诚忻还久久不能释怀,暗中感叹:终于知道民族英雄是多么伟大了,以前在后世一天到晚有空只知道看明星、找岛片,现在想想全他妈是狗屎

命令已经传下去了,所有士兵准备好行装,借老百姓的东西全还掉,欠的钱清掉,明日一早便可回京。

晚晴的身体经过一个月的休养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她也没闲着,在徐诚忻的授意下秘密搞了一个情报站,主要是为了收集辽国与女真的各种消息。曹方成了易州主将,全力支持这个情报站的运作。密探们扮成商人、镖头、马夫不停向四周渗透,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汴京总部传递各种消息。

一切忙完,徐诚忻总算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院子里喝茶晒太阳。晚晴难得来一次北方,吃完午饭就带着官燕与月儿上街采购一些特产,有官燕这个女侠跟着他还是很放心的。

正觉无聊之际,门外的士兵来报,说外面有一个叫项钟的老者求见。

徐诚忻一听大喜,忙起身迎了出来。项钟想不到他会亲自出来迎接,受宠若惊地一拉他身旁的后生便要下跪。

徐诚忻赶紧扶起,笑道:“项伯来了,我正想着回京之前能见上一面,快起来说话。这位是令郎吧,找到了”

项钟一脸喜色,道:“正是我儿项兴泉,泉儿,快给恩公徐将军磕头。”

项兴泉是个二十啷铛的憨小伙,眉清目秀,透着股机灵劲儿,立即恭恭敬敬地跪下磕头,口称恩公。徐诚忻还是有些不习惯别人给他磕头,看他也不过比自己小几岁,拉起他说:“不用客气,你父亲与我乃是患难之交,这些虚礼就不必了。”又对项钟说:“项伯快随我进屋,我正有事要找你呢。”

项钟一听不敢怠慢,忙跟着进了门,三人就在院子里的石桌前坐下,一名亲兵送来茶具,徐诚忻亲自为他们斟上。

项钟一边称谢一边说:“自与将军一别,已有一个多月了。承将军吉言,不过十数日老汉果然找到了犬子,实是万幸。本来早就想带他来向将军叩谢,但又怕将军公务繁忙,一直不敢打扰。近日听说将军即将回京便不顾一切的来了,”又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呈上来,说:“又听说夫人贵体不适,凑巧家中藏有一支老参,凑合着煎服数日,必有益处。”

徐诚忻打开一看,皮老呈黄褐,须又长又密,没有一根断须,便知不是凡品。要拿到现代少说也得卖上几千上万,不过古代特别是在北方倒也不是很少见。

“这参可值点银子啊,化了不少钱吧”

项兴泉答道:“这野山参是小人去东边亲自挖来的,不值什么钱,只是费些功夫,用了七天时间才挖得。”

徐诚忻一愣,“这么久”

他只吃过不少人参,并不知道人参得来非常费时费力,不然当初劾里钵就不会这么在意人参的价格了。人参长得象人形,参民们便迷信地将它引伸到“精怪”上面。见面先给它缠上红丝线,以防参魂逃走,再依参的老幼画一个大大的圆圈。然后再从外向里一点一点挖进去,越往里越小心,要是弄断了任何一根参须都会使其精气外泄,价值自然大打折扣。

挖到后面基本是用手抠,用刷子刷,说实在七天时间也不算久,挖上一个月的都有。这一个多月吃住在山上,又要应付蛇虫猛兽,雨雪天气,实是不易。徐诚忻听了大为感慨,以前天天喝参汤,真是有点暴殄天物的感觉。

“人参得来如此不易,价钱也不会低吧”

“虽是不低,也高不到哪儿去。”项兴泉似乎很熟悉这个,说:“就这支山参吧,顶多能卖上二十几两银子。这还是比较难找的,要是嫩的小的,才几两,或几两一把。挖参的都是拿命在拼,钱都让那些大商号赚了,所以我现在也不挖了。”

徐诚忻点点头,说:“这是对的,最赚钱的人往往是最轻松的,就是因为他们有资本、有渠道。小项,如果你有五万两银子,你打算怎么做这生意”

“五万”项兴泉吓了一跳,马上又说:“五万银子根本用不了,可以把附近所有参场的货都收来了。再运到南方,价钱可以翻几番,然后从南方运些绸、瓷之物又可赚一笔,扣除各项税赋、场费、车马等钱,应该能赚上七、八成吧。”

“要是不缴税、不缴场费呢”

“那就赚大了,这一路自北向南,再从南到北,各处关卡数不胜数,银钱大多都是从这里支出。还有榷场明里暗里的各项费用又重又杂,合不合法也常常没个数,一不小心货就被没收了。要是没这些支出,一个来回至少能让五万变十五万。”

“好,”徐诚忻从怀中取出五千两银票交给他,说:“这些钱你当做启动资金,找铺子、召伙计、找卖家,等我回京了再给你送来五万两。货源我给你找,生意也不只人参,还有皮毛、珍珠等物。至于各项税赋、场费该缴的缴,不该缴的我会打招呼,一分钱都不会多缴。赚来的钱我七你三,这事你干不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