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遗凰断歌 > 分节阅读 102

分节阅读 1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绾绡颔首。

他们的谈话一直隔着帘帐,是因为彼此都不想互相面对。殷谨繁隔着鲛纱帐看那个模糊的影,心头有莫名的陌生与哀伤,胸中千百句话,最后只能化作一句,“朕希望你能帮朕。”

他是帝王,帝王的每句话都是命令,所以从一开始,绾绡就没有拒绝的余地。

“容臣妾问皇上一个问题。”绾绡却在此时扬起了头,记忆中那一双黑白分明的眼隔着模模糊糊的帘帐与现实重合。

“讲。”

“皇上当真要与南萧联合。”

“这不是你该在意的。”

绾绡看着他,目光茫然一片,“皇上应当知道,自南萧称臣于大息之后,南萧的军队便是由息人掌控着了,十余年来不断的削兵减马,所以南萧十余年来一次出战的机会都没有。”

“朕与萧联合,便是放任南萧招兵买马,给他们趁乱发展的机会。”殷谨繁打断她,“你想问的是朕为什么要给南萧这样一个机会么”

绾绡默认。

殷谨繁没有回答她,他沉默了良久后反问,“那你先告诉朕,你心底里,究竟希不希望南萧得到这样一个机会朕要听实话,你尽管畅所欲言,今夜你不论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

机会绾绡怔忡。

皇姐一定会非常高兴得到这个机会。她首先想到的竟是太妃的想法。

据说萧曾是当年中原大地的一方霸主,百万雄师横扫,胡汉莫不宾服。如果有了兵马,便不用再受制于人,她谢家就可不必再卑躬屈膝,她谢家的臣民就不再低息人一等,多好啊。

不说长远,就看眼前,大息既然需要南萧襄助,那么她身为南萧公主,自然也可以复宠,多好啊。

她无意识的攥紧了手,然而损毁的筋骨因这个动作而隐隐作痛,她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

若能复宠,她之前的仇便也能报了。

这样大好的机会,为什么不要呢

为什么

她猛地颤了颤睫,有些狼狈且懊恼的垂下头,“臣妾不知道。”

她有时候真是恨自己的心慈手软。

“绾绡,你有时候真是不像你那些铁血冷酷的先祖。”殷谨繁看穿了她的挣扎。

绾绡抿紧了唇,不语。

“但朕也一样。”殷谨繁的这句户让她一惊,他对上她的目光,笑了笑,“若大息与南萧联合,势必会放宽对南萧兵马的限制,可一旦南萧借着此次战乱大肆招兵买马,那么大息就会失去对南萧的绝对性压制,那么两国之间的平衡就会打破,那么息与萧的纷争便会再起。其实若萧能趁机发展到足够毁灭大息的实力,作为谢家的韶素公主你是该高兴的。”

“可臣妾不仅是韶素公主,还是南萧的子民,更是大息的妃嫔。”绾绡垂下头去。

“是啊,身份太多,所以难以取舍。你希望一切都好,希望平静能够延续下去。所以朕说你不像史籍中你那些果决的先祖。”

绾绡有些自嘲道:“让皇上见笑了。”

殷谨繁摆摆手,“其实朕,未尝不是一样。朕也不及朕的先祖,做事总是顾虑太多,不知有舍才有得,总想尽力保全。此番与瓦萨大战,息军节节失利,不得不依靠南萧,因为南萧地势险要且山路崎岖,有利于从南包抄瓦萨,又便于防守,萧地的山民性情剽悍战术灵活,不似息军长年平原作战,战术老套,到了高地还常有人因水土不服而染病。朕若是不与南萧联合,死磕数年或许也不会输,但必定人财两伤。那些死去的是我大息的百姓,那些被占据的是我大息的疆土朕,实在狠不下心来。”

与南萧联合,南萧未必能发展到足以和息对抗的地步,不与南萧联合,那么在西疆战场吃亏的必定是大息的黎元庶民。

所以,这是殷谨繁与南萧的一场赌局,纵然看不清未来,也仍是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摸索着前行。

绾绡忽然感到很悲哀,息与萧,同源同族,为何非要如此不死不休,难道便真的没有彻彻底底的安宁了么

不,想斗的不是无辜的百姓,而是谢与殷,是高高在上以天下为局人命为棋的上位者。

“皇上是个好皇帝。”她缓缓低叹,声音有些哑,无比郑重的稽首。

初见时,她以为他是飞扬洒脱的少年,耽于享乐的庸君;后来,她以为他是善于隐忍,精于伪装,狡诈多谋;再后来,她觉得他是一个很温柔的人。现在,她,谢家绾绡,大萧韶素公主,愿意真真正正跪在他面前叩首,赞他是一个好皇帝。

“朕小时候很想做一个好皇帝。”殷谨繁淡淡道:“但很难。”

“是啊,很难”绾绡眼波黯了黯,“臣妾以大息妃嫔的身份再问皇上最后一次,皇上,真的考虑好了么联萧抗胡。”

纱帐被缓缓拉开,殷谨繁慢慢走了出来,蹲下,直视着她的眼眸,“朕,也问你,不,是请求你,绾绡,助我。”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十九章 执念深种

有时候人的优柔寡断并不是因为本性软弱,而是源于贪婪。

因为贪,所以不愿舍弃。

就如同绾绡,既不愿放弃自己的姐姐,也不肯失去她唯一的夫君。息与萧的斗争,她既可以至关紧要,也可以无足轻重,这需要看她能为自己挣来多少的价值。

她臣服于自己那野心勃勃的皇姐,亦对殷谨繁立下盟约,不是要背叛他们中的哪一个,而是要寻一条能让自己继续走下去的路。殷谨繁是个好皇帝,她很敬重,而她卧薪尝胆多年的皇姐,她打心底里心疼,既然两方都狠不下心舍弃,那么,便寻一条中庸之路罢。

殷谨繁也好,谢若也罢,之所以能将她逼到狼狈不堪不过是因为他们手中有权,若有朝一日她也站在了足够高的位子握住了足够大的权有了足够强的实力,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放弃了,那么是不是她可以将僵死的棋局按自己的想法重来。

她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得到她想要的一切,但总要试试。

接到晋封圣旨是在连阙五年那个异常寒冷的岁末,帝都琴州犹是千里冰封大雪塞路,何况是数千里外的西疆。殷谨繁并没有将她封做正二品的昭仪,而是妃,殊妃。

殷谨繁曾与她说,他赐“殊”字予她做封号,是说她独一无二,现下看来他的确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除了她,再没有谁能安抚南萧子民。

又是腊月十八,她的生辰。过完这个生辰她便是虚岁十九了,年近双十,是时候该彻底将过往的天真稚嫩丢弃了。

兴许是为了昭显对她这位南萧公主的重视,殷谨繁为她的十八岁在太熙殿大摆筵席。

她对镜细细上妆,以金花胭脂匀面遮掩落魄后的憔悴,以玉女桃花粉的细滑为肌肤添几分光洁,以螺子黛勾勒纤纤柳眉,以檀色口脂点染樱唇。再将三千青丝绾做飞天高髻,簪青鸾累金错银挂珠钗,芙蓉团花镶绿松石掩鬓,髻后是三对华美的岫岩玉坠扇步摇。

戴上合浦珠耳坠后,她理了理一斗珠短袄,起身披上百鸟羽织成的雀金裘,大步走出了璎华宫。

软轿候在宫外已久,她上轿,努力回想昔日做宠妃时的姿态,该怎样颦笑,怎样谈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