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遗凰断歌 > 分节阅读 38

分节阅读 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瞥了她一眼,朝外道:“进来吧。”

肃盈公主啜了口茶,靠在椅背,护甲叩击桌案。

眼见着进来的是位碧衫的女子,衣袖裙摆皆以银线绣着几朵白梅。倾髻斜绾,簪着几支碧玉水纹钗。五官清浅,面容乍看上去并不惊艳,却胜在顾盼间的风流神韵。屈膝福身,音色若泠泠珠玉落盘,“臣妾参见皇上。”眼波略移,瞧见一旁的,于是又道:“参见肃盈长公主。”

“你如何知我为肃盈长公主”肃盈公主看着眼前女子,扬声发问。

绾绡回话不徐不急,“臣妾听闻皇上有姊妹八人,成年出嫁者六人,唯胞姐肃盈公主嫁与羽林郎督蔚尚在京城。现有三子,幼子承研仅周岁余”她看了眼殷谨繁怀中的男孩,“想必这就是承研小公子吧。”

“你对我大息宗室所知倒是不少。”肃盈公主这一句不知是褒是讽。

她的敌意,绾绡敏锐察觉,只平静道:“臣妾既嫁与大息,便是殷家的媳妇。做媳妇的,自然要对夫家多了解些。”

肃盈公主朱唇微启,正要再言,却被殷谨繁打断:“绾绡,你来此可是有什么事么”

“禀皇上,淑妃娘娘已将今年至去年六月的账目查毕,本想亲自向皇上通报,奈何敏元公主哭闹不止,只好遣了臣妾来传话。”

“哦结果如何”

绾绡偏了偏头,神情复杂,似是困惑似是失望,“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殷谨繁“嗤”的一笑,“这样说来,淑妃白忙活了一场。”

绾绡点头,“诚如皇上所言。虽说有些异常,却不知源起于何,最终只得作罢。淑妃娘娘是想让臣妾替她问问,还要继续么”

“她若有那闲情逸致尽管随意好了,只是别累坏了。”他朝她招手,“你也别急着走,传话这小事命钟尽德去好了,省得他成日里闲得慌只知倚在殿门外打瞌睡。过来,朕想听你弹琵琶。”侧首又道:“皇姐也听听,较之母后当年如何”

肃盈公主瞥了绾绡一眼,“改日罢,今日我还有事,先告退了。也省得有人嘴碎,说肃盈长公主恃宠而骄不识礼数,已嫁之人却三天两头回宫。这女子呐,礼数可是最要紧的了皇上亦应以国事为重,勤政简朴,勿要让那些靡靡之音谄媚言语入耳才好。”

这话中有话,刺里带刺,叫人怎不明了。绾绡隐忍的敛低了眉目,不置一言。

“皇姐不多留会子么”殷谨繁神色有些失落,“朕原是想让你们妯娌间好好聚一场的呢。”

“皇上费心了,只是臣同谢顺媛素不相识,怕是有些难相与。”肃盈公主抱着承研,起身行礼后抬脚便向外走。

清楚自己的胞姐有着怎样的性子及过往,殷谨繁并未多话,也就随她去了。

目送肃盈公主离开,绾绡抬眼,黛眉微蹙,有些迟疑的望向殷谨繁,“长公主似乎不是很喜欢臣妾。”

殷谨繁放下茶盅,走近,替她抹平双眉,“朕喜欢你不就够了。”

午膳毕,殷谨繁因有奏折未批,绾绡不好打扰,便离开了泰昭殿。小兴子问她是否要回祈韶居,她略为踟蹰,沉吟片刻后道:“不了,去明悠宫。”

泰昭殿与明悠宫相距甚远,肩舆缓缓而行,漫长一路中绾绡终一言不发,面色微寒如水,让身侧随行的宫人都心中惴惴,不知自家主子缘何心绪沉沉。

愈往西处于清静,绕过竹林,青石小径的尽头便是那座古朴端庄的宫殿。还未走近,已闻得明悠宫笛声悠扬。绾绡有些疑惑,她记得太妃虽擅吹箫,却并不会使笛。

莫非是哪宫的妃嫔来此探望太妃,替她解闷

这样想着,已然步入宫内,宫门前无人看守,想来是午后闲适去哪找乐子了。那一缕笛声减低,应是一曲将尽。绾绡伸手欲掀竹帘,云嫣却出乎意料的拦住了她,“等等,主子,先别进去。”

“为何”绾绡侧首看着她,但见她一脸欲言又止,隐隐有似喜似嗔的神情在她那双素来冷如霜雪的眸子中划过。

还未等到她的回答,帘内笛声终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朗陌生的男子嗓音,“那姑母好生保重,侄儿不便久留,先行告退。”

太妃宫中竟有男子绾绡一时愕然,反是不曾留意方才那男子的自称,呆杵在了原地发怔。

竹帘倏尔一动,那男子自帘内而出,绾绡未防,险些与他撞个满怀。

不由面颊微红,她是妃嫔,照理来说应是不当见外臣的,云嫣为何不早些提醒她,否则何至如此尴尬。

慌乱间随意一撇,映入眼帘的是位纶巾儒服的白净男子,瞧着约莫二十出头的样子,生得很是斯文俊秀。

绾绡将头偏向一边,面露赧然,他却是一脸镇定,从容不迫的作揖行礼,“谢顺媛金安。”

绾绡不犹生疑,一个外臣,如何识得她的。此时心绪渐宁,也总算想起了这男子方才的话,他既称太妃为姑母,那定是赵氏中人。听闻赵氏一族人丁寥落,太妃早年孤苦,父母皆逝于不足岁之时,唯有一个长其近二十岁的兄长与之相依为命。后太妃获宠,荣极后宫,本耕作于乡野间的兄长也因此发迹,拜相封侯,现下虽已被架空,但好歹是太师之尊。赵太师膝下仅一子名华玠,而今二十有二,工于诗书,文采斐然,又兼生得一副好皮囊及风流性子,常醉宿于花街柳巷,据说前一阵子还因青楼里的一个花魁娘子与丞相长子木杨大打出手,硬生生将太妃气得旧疾加重下不了榻。

“原来是赵兰台,久仰。”绾绡略一颔首,持着妃嫔应有的礼数。赵华玠因出身赵氏而为皇上所防备,更兼之其名声不大好,故而纵使写得一手好文赋,也只被封做了兰台令史这一闲职罢了,人称赵兰台。

“好巧,云嫣姑娘竟也在。”他忽冲着绾绡身后的云嫣温文一笑,和煦如阳春微风。

绾绡更是诧异,赵华玠认得自己倒也罢了,怎连自己身侧的宫女都认识。转念一想却又了然,云嫣在早年间曾服侍过太妃,与太妃亲侄见过面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只是再看一眼云嫣紧抿唇一言不发的别扭模样,她心中隐隐有了什么猜测,不好点明,只浅笑问赵兰台,“可是皇上下旨令你前来宫中探视太妃的”

“正是。若非如此,臣则能随意入宫。前些日子因臣顽劣,累得宫中姑母为臣操心气坏了身子,臣自要来赔罪的。”话是这样说着,可说话人面上却并无半分羞惭之色,仍是一派儒雅从容的气度,也真不知这样的一个人,十天半月前是怎样与木杨在青楼打起来的,“外臣入宫不得逾矩,一个时辰之限将尽,臣先告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