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半仙文明 > 分节阅读 354

分节阅读 35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着数据的汇聚,最终一副宇宙环境中的等温线被标注出来

巨大的屏幕足有十米长宽,此刻上面全都被密密麻麻的线条所覆盖,在眼下的高科技演示中,平面屏幕依然具有独特的优势。科研追求的是功能,而不是绚丽,因此适合就好,并没有采用如今已经十分成熟的投影技术。实际上现在的平面技术更加的细腻,和直接看纸张的感觉十分类似,同样很受欢迎。

如今,真个可以观测到的星云被分成a到z共26个阶梯,每一个阶梯都有上千个观测点,将这些数据全部汇总后,测绘出一片星云的等温线。等温线绘制出来后,可以明显的看出,大约每十亿公里,温度就有01°左右的变化,形成一个梯度。

透过这个等温线可以看得出来,现在与太阳系交接的这一片星云仅仅是最前沿的部分,后面还有太多太多,甚至动用所有的望远镜都无法探测和接收到最源头的信息,显然其宽度至少超过一光年以上超新星的残骸半径超过一光年并不惊讶;在宇宙中,相邻两颗恒星最小的距离都有42光年换句话说,恒星的引力半径。其实应该足有两光年之远只不过超过1000亿公里以后,其影响微乎其微,单位空间内几乎可以忽略。

“最前沿的平均温度是213765度,可以探测到的最后空间温度为220765度,而中间处于奥尔特云边缘地带的温度最高,足有223876度。通过比较整体的梯度,显然后面的温度竟然在降低”仲清远一丝不苟的对着在场的科学家们汇报。说实话,因为修行的原因,在场的科学家有不少是当年张敬元时代的老人;仲清远只能算是这里面的孙子辈,就算是张承业遇到里面的一些老专家都需要恭敬的打招呼。

“嗯”一个老专家看了许久。又看了看数据。才皱着眉头自言自语,“是什么导致这样的情况呢按说后面应该更靠近残骸的核心,其温度应该是递增的才对。无论如何不应该出现温度降低的现象”

“这是不是后面的冷却了毕竟这个星云已经成了至少十多万年了,中心位置的温度冷却下来也是可能的。比如。通过辐射放热、紫外线递变衰减成为红外线。还有就是。也许中心位置的温度并不低。只不过辐射出来的紫外线经过星云本身的阻挡等等,衰变成为红外线”仲清远有些不确定的猜测着。

“胡说,星云内部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星云的膨胀是从内到外的,也就是说,相比于外部,内部的能量密度会很高。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探测到的必然是紫外线,不可能是红外线。尤其是整片星云呈现规律的降温梯度,显然是有一种作用机理的”老专家很是不满的看了看仲清远这年头的年轻人就是靠不住

“是不是这种原因”旁边,陈锋忽然跳了起来,“你们看,星云虽然很大,但是看上去和内燃机很相似内部热量膨胀,却通过做功来降低温度内部巨大的压力和温度在不断地膨胀过程中,将热量和温度转变成了辐射和动力,不断地推动外部的膨胀。

而后因为是在太空,可能涉及两个机理。第一个就是膨胀做功;而另一个就是热量的传播也需要时间,而星云的膨胀也很快;刚好发生一个巧合,那就是星云的前端刚好和辐射的热量重合了这就导致最前面的温度偏高,而后面的温度其实并不高

那么,如果我估计不错的话,星云内部的核心的温度,有可能低于零度”

陈锋并不是天文学家,只不过在这个时代,科学家们都或多或少的接触一些天文学。还有就是陈锋本身就是一个自身的工程师和专家,设计的知识范围非常的广泛;而现在,这膨胀的星云,让陈锋灵光一闪的和内燃机做功联系到了一起。实际上,虽然现在内燃机等已经几乎被电动机取代了地位;但是在一些地方,内燃机依然在研究科学的理念就是:没有无用的技术、只有没有用对的技术就比如蒸汽机,这个老古董的技术,但是改头换面后,就是核电厂发电过程中,蒸汽机的技术,是几乎所有的发电工业中最核心的装备之一。

而也就是因为负责帝国的前沿技术研究,让陈锋接触面广泛,第一时间将幸运的膨胀和内燃机做功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还别说,这种说法真的是有根有据、而且不是无理取闹的那种

“调整探测器,观测后面的空间”张承业当机立断后面星云的温度,直接关乎未来人类发展的方式要是温度持续降低,那么就需要采取另外的科技发展方式和生活手段;而要是温度恒定,就是先前的计划;而要是温度升高,就不得不采取最后的防御措施将星球直接与阳光隔绝,防止温度过高;地面完全用核能、采用冷光照明。当然,没有人希望是最后的一种状况。

探测后面的空间并不是三言两句就能决定的,宇宙空间太大了,哪怕是采取拦截宇宙光照这种比较简单的方式,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更别说,为了数据更加的准确,必然要主动地探测、比如利用射电望远镜,主动地搜寻数据;这个时间,至少需要持续一年。当然,适当地采取部分数据验证,短时间就可以完成。

太空中,超弦通信装置为金星带来了强大的通讯能力,可以在十秒钟内联系到位于奥尔特云范围内的探测器他们距离金星至少有上百亿公里、围绕太阳旋转一圈都需要七万多地球年

诺大的研究室内,只有电子仪器工作的声音,所有的人都在等待后面宇宙空间的数据信息。

已经探测到的区域被划分成了26份;但是星云和太阳系是在快速的运动过程中,其区域不断地向前蔓延、叠加,只要一天时间,已经划分的区域就会前进一个梯度。

而探测器重新调整角度,第一时间就接收到来自星云内部的光线和辐射,这些辐射来自几千年之前、几千光年以外的距离,经过数千年的衰变,已经很微弱,携带的信息并不是特别的多。但是仅仅用来判断温度变化,无疑是足够了

从z分区向后,相关的数据不断地被传递回来,一组组的数据不断地为科研人员带来惊喜。温度高,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星球本身厚厚的大气层就是天然的棉袄而要是宇宙空间温度上升,必然会导致星球“中暑”,对星球的生态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现在,科学家们惊喜的发现,温度果然在一点点的下降、下降的速度很慢、但是很均匀但很坚定几乎每隔十亿公里,温度就下降1摄氏度而按照现在太阳系和这个超新星残骸的相对运动速度计算,只要12年时间,星云的温度梯度就不下降一摄氏度

“意外发现啊行啊,陈院长你又立大功了。”张承业笑呵呵的。

“又”立“大”功了这一句话,让太多的人只能羡慕。有些人,着的是嫉妒不来,那灵机一动的闪光,是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追赶得上的

当年,陈锋一个想法,塑造了如今强大的星空巨炮不仅仅是恐怖的攻击武器,一个具有摧毁星球能力的超级武器,更是如今帝国探索太空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如今发往宇宙空间的探测器,全都是通过星空巨炮加速的

而现在,这家伙更是一句话,就解释了星云温度变化的问题这问题是如此的简单,但是短时间愣是没有人想到而现在,又被这家伙抢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