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半仙文明 > 分节阅读 338

分节阅读 3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里面有完整的生态,至少足以让人类健康的生活。

太阳等可以用核聚变电站代替;泥土什么的少许就足够了。剩下的可以用无土栽培技术代替。有了植物空气应该也可以了吧,但是基本的衣食住行也要考虑。嗯,也许需要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人才了。这样的宇宙飞船不仅仅是对帝国科技的考验、也是对社会各个层面的考验。

对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这一艘宇宙飞船的名字命名为文明号如何我们为宇宙带来了文明的曙光”

这下子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但更多的是兴奋。飞船的名字文明号算是定下来了。至于有人说将飞船等等划分等级,更多的人表示现在还没有必要,大猫小猫三两只还不用着急;以后还不知道有什么等级的飞船出来呢。暂时主要划分两个等级就行:可以星际旅行的宇宙飞船和只能在恒星系内旅行的太空飞船。太早将等级定下来,不利于以后发展有框框了,就必然会束缚思想

但是讨论讨论着,大家就发现一个问题,陛下说的果然没有错误,建造宇宙飞船还真的是对帝国的考验要想形成一个完整的文明,要想有足够的自保能力等等,宇宙飞船必须具有一个完整的社会所必须具有的一切的一切

首先人口必须足够,否则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文明那么10万是要有的

其次,各个工业体系都需要有一批精英,能够直接完成外星球的建设。有一些确实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但是作为新时代的高层,大家更能看到人类的作用和机器人的缺点。因此,尽可能的需要利用到工人。

人和机器人的优缺点有哪些很简单:文化机器人可以满足工厂需求;但是文明的扩张,必须也只能依靠人类本身否则就算是有了新的文明,也与人类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现在金星上的行业可不少,就算是每一个行业保留最低岗位需求,一个工业体系也要大百万人是的,这是一个科技时代的工业体系,不是那种古代的小作坊。你一个小小的汽车上面,可能有来自地球的材料、有来自a工厂的塑料件、有来自b工厂的螺丝、有来自c工厂的电子设备;而a工厂的生产设备可能来自e工厂、材料来自f工厂;e工厂的生产设备可能来自g工厂这是一个圈但这就是现代的工业体系,它不是古代的小作坊,百十人就可以撑起一个完整的体系现代化的工业体系,需要整个社会来支撑地球当年有这样的口号:人口少于一个亿,不用考虑完整的工业体系原因就在这里你连最基本的工业人才都凑不够

其次,还要满足医疗健康、研究相关的、粮食环境能源等等;大家一合计,我去少于500万精英,星际移民都无法展开。而社会上不可能全都是精英啊,往往是一个精英后面,都有可能有父母两人,甚至还会有几个孩子那么,500万精英加上他们的直系亲属,高达2000万人口,不是梦想梦想幻想吧还有还有四十多年的旅行呢,生小孩咋办

我们要研究出一艘飞船,它可以承载2000万人口,它需要承载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它需要能够在天空中快速的前进至少40年这,根本就是要建立一个传说中的堡垒尤其是还要考虑到40年内新人口的降生

果然这是对帝国科技的挑战相比于这些要求,曾经引以为傲的千米太空飞船,就像是舢板要想满足所有的可能,这个怪物需要有100公里、最低80公里的直径将金星上现在所有的钢铁聚集在一起,都满足不了这个怪物的需求

而现在的情况是,水星不能开发的太狠了,要维持太阳系的平衡,月球同样是、火星也是如此,小行星带现在已经基本上被清空了。算来算去,现在比较适合出手的,就是木卫一艾奥了。至于木卫二,现在可是地球和金星上保健品的核心来源,也是帝国收入的重要来源。不过拆解木卫一绝对是足够了人家的直径怎么说也有3600多公里,比月球还大了近200公里直径呢。有了木卫一,足以建造上千的宇宙飞船了而事实上,木卫一上的矿产资源可不少

既然已经没有了选择,那就开动吧

走出去已经成为必然的路,除非人类想要困局太阳系,然后等待着别的外星文明过来人道了自己哪怕是再混蛋的,也不会选择这一条

轰轰烈烈的工业升级与建设,在金星上展开人们激情如火、热情冲霄

第六四七章为未来而努力

帝国历30年,距离张文亮登基已经足有12周年。帝国却也已经进入了一个无法形容的繁荣时期。人口已经达到了12亿,社会繁荣、更加的强盛。

今年春天,帝国第四十个城市完工,如今的金星已经拥有了40个大型城市,每个城市最高人口高啊4000万,最少的也有两千多万。与地球不同,金星上所有的人几乎都居住在城市、或者是城市周边。当然也有个别的人选在稍微偏远的地区居住,那就是个人趣味了。

十几条磁悬浮轨道交错在每一个城市,让这些城市形成了一张网络;大大小小的公路,让城市连成一片。天空中,300米大小的飞碟已经不是标准的制式;随着三年前帝国进入高速建设发展期、随着一系列高能物理研究机构的开工、随着计划上百公里直径的宇宙飞船的策划,帝国开始了一系列的升级换代,向着星际文明大踏步前进。

一个巨大的长长的阴影从城市上空缓缓掠过,人们却已经习以为常。那是巨大的飞碟投影

杨钦云仰头,看到的是一个足有800米长度、300宽度的奇异造型的飞行器,下方是两排10个淡蓝色电光闪烁的反重力发动机。先进的技术,让飞碟可以轻松地将上百万吨的物体送上太空。

“刚来金星,就看到了这样的怪物。我觉得,我们看到了地球未来百年的概况”一个随行的地球商人感慨万分。其实什么是看到了地球未来百年换句话说,就是地球现在足足落后金星百年的发展

杨钦云同样皱着眉头。没有说话。自从上一次购买了民用机甲公司3的原始股份后,就回到地球上了,开始专心的向太空技术转型。凭借着家族庞大的底蕴,还有购买来的飞船跑业务等,倒也算是跻身于当今地球比较顶尖的序列的。只是,因为机甲研究抽调了大量的资金,让杨钦云想要发展别的,也有些力不从心。而就在几天前,杨钦云接到了通知,机甲研究取得突破。而且第一批民用型机甲已经下线。就等各位股东到来后,剪彩、销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