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半仙文明 > 分节阅读 172

分节阅读 1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设完毕瑞士的太空之镜后,马上着手德国的建设。还请大使告知贵国一声做好准备,大概本月月底就会开始。”张敬元的表示,可不仅仅是口头上的。

“啊好的,好的;谢谢,谢谢。”诺尔夫德斯尔顿有些惊喜无限。

张敬元的允诺,同样的让别的大使有些皱眉,高手公司在搞什么,怎么看这个张敬元也不会是那种容易感动地小白啊

看着周围的人的表情,张敬元心中微微一笑,这样做当然不是没有目的,一方面是要将德国拉上战车,确切的说高手公司看到了德国制造的力量;而另一方面也是借鉴了德国的战略:在远方拉一个同伴,吸引别人的火力。

这些年高手公司还有华夏发展的有些快,让高手公司也感受到了世界的那种淡淡的扯后腿的感觉,各个国家的政府通过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一点点的拖慢高手公司的发展。比如今天铁矿石发货晚了,因为海上有风浪,不得不晚些出动;明天油轮出故障,需要检查;后天工人闹罢工,无限制延期

高手公司现在发展这么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全世界掠夺资源,通过销售发动机、芯片、软件、服务等等,换来了海量的资源,这些资源奠定了高手公司的工业基础。而要是这些资源供给出现问题,对高手公司来说,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却通过各种见不得光的小手段,不断地拖后腿,而且越来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高手公司还有华夏需要一个坚定地盟友。很明显,与西方世界格格不入的德国,就是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当然,瑞士就算了,太小了。

这一场学者归来的交接仪式被张敬元的肆意践踏规则给搅得一塌糊涂,当然德国方面估计乐观其成了。

很快,这些学成的学子们就被日益庞大的高手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给瓜分的一干二净。而这其中有一个叫做陈兴平188章的焊工,一个少量的通过了德国特级技能证明的焊工,走入了自己的工作岗位:高手公司航天飞机外壳焊接车间。

第三四五章半智能机器人

2050年的5月中下旬,世界上有些热闹,首先瑞士的太空之镜建设完毕,足足25万平方公里,让瑞士全境都过上了没有黑夜的生活;剩余的地方都是一些高山峡谷等等实在是不利于生存的地方。

而当瑞士欢呼的时候,美国俄国还有德国巴西四个国家几乎不分先后的宣布,完成了自己国家的电磁轨道炮试射。而四个国家选择试射的地点就是月球。当天晚上,几十亿人通过现场直播等等再一次见证了轨道炮威力。四颗一千克重量的弹丸,在月球表面形成了四个直径百米的陨石坑。

这一刻,标志着世界再一次进入了一种诡异的平衡,强大的华夏终于不再是唯独拥有轨道炮的国家了。

而不到三天,英国和日本、印度、伊朗、法国等国家也宣布轨道炮研发成功,但不会试射。

而就在同一天,高手公司宣布开始为德国建设太空之镜,预计需要建设3万平方公里,就算是如今进入爆发期的高手公司,也依然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运输能力跟上了,但是太空作业人员依然不足。

更别说,随着太空之镜建设的越来越多,太空遮阳计划也必须要执行了,否则引发地球阳光照射能量失衡,后果也有些严重。首先第一点,能量富集后,风暴会增多。

不过现在这所有的信息都不能让高手公司高层们去关注了,因为高手公司期待已久的研发任务终于见到了曙光。

智能研究在日积月累的探索下,终于完成了不过,确切的说是完完成了一半。真正的智能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而现在研究团队却研究成功了一种半智能:具有简单地逻辑处理能力。

智能研究不是什么轻松简单的事情,加上了方青山和刘妍霞,添上李长兴和黄菲菲四人,加上张敬元时不时的开小灶,依然进步坎坷;而这里的直接主要负责人向允东和高手实验室当初的核心成员,那些当初就已经有四五十岁的老学者、科学家们,经过十年的废寝忘食,终于成功了一半。

“老师,您辛苦啦。”张敬元看着向允东,六十多岁的人了,就算是张敬元给开了小灶,终究是太老了;而这些年来研究更是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头发已经全部花白。

科学的进步,除了那些偶尔一闪的天才想法之外,更多的是大量的科学工作者在默默地奉献,让那些天才的想法在一点点的优化、完美、升华,甚至在一点点的丰富曾经的科幻假想。为此,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啊,科学工作者在默默地奉献、摸索;有的时候甚至要承受那些不解的目光和难听的言语。

当普通人在享受科技的时候,却往往不会考虑到那些科学工作者夜以继日的艰苦努力。有时候,为了精益求精,甚至需要将曾经的研究推倒重来。

而现在的向允东教授,就已经为了手上的智能研究项目,付出了几乎全部的精力。

原本,向允东仅仅是研究“能”方面的专家和教授,但是随着张敬元那种利用磁场计算的芯片组诞生后,向允东带领着当初高手实验室的专家团队开始了对新的智能进行攻关研究。利用的是十维十进制技术,利用的是新的磁场技术和原理,模仿了人类思维过程中的磁场、电场活动与变化。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新兴的领域,都是极为细微的领域,需要耐心的、反复的研究和考证。

“哈哈,不辛苦不辛苦,作为科研工作者,能在有生之年研究成功人工智能,这一辈子也满足了。”向允东格外的开朗,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解决一个世界难题,领先于整个世界,也许就是最大的荣誉。哪怕有些技术无法公开,只能做无冕之王。

跟随者向允东,张敬元来到了实验室内部,第一眼就被一个两米高度的仿真机器人给吸引了。

这个机器人现在还没有蒙皮,只有闪烁着幽光的金属架子,全身的结构和人类几乎相似,只是都格外的粗大,腰部也不是只有一根孤零零的脊柱,而是一些类似于板甲一样的结构,胸口的位置安置了大理的电池和控制系统,而大脑中安置的就是一个用36枚钻石芯片制作的芯片组,可以看到淡蓝色的光芒闪烁,这个机器人其实正在工作中。

周围的科研工作者正在进行测试,而作为负责机械机构的王庆伟同样在场。

“老大,我们做到了”看到张敬元,王庆伟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我们研究成功了关节轴承驱动机,研究成功了智能核心,研究成功了。

关机轴承驱动机扭矩在借助了超导线和6000伏电压后,可以达到1000公斤的扭矩不科学的表示法,仅做参考;1000公斤啊,都可以用来驱动汽车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