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人生 > 分节阅读 690

分节阅读 6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目前,书画界普遍认为金农亲笔画作的数量不足所传世画作的十分之一,市场上流传的金农画作,90都是代笔画或者赝品。同时,金农代笔画作的艺术水平差别极大,这是因为他请的人并不相同。例如。同是画梅花,金农的学生罗聘、项均和汪士慎等人的风格差异很大。

好在,金农代笔画的款识多是他自己题写,而且金农喜欢题长跋。款字的真假是现在区别金农代笔画与完全造假赝品的重要尺度。

按说。代笔画的大量存在,自然会影响到画价的走高,但金农的传世画作。却在当下的拍卖场上,违背常规地率创新高。也算是一个比较神奇的现象。

楚琛沉吟了片刻后,说道:“我觉得应该是幅真迹吧。”

赵齐瑞闻言惊讶的说道:“真迹你是意思是说。这幅画是金农自己画的”

“我觉得可能性很高。”楚琛说道:“您看这幅作品上的竹子,作者以战掣之笔来展现风竹,犹如柳叶翻飞,有迎风作笑之态,横空入云之概”

高宜雅插话道:“可是这么画未免也太怪了吧,如果确实是真迹的话,那金农这人肯定是个怪人”

楚琛笑着解释道:“这还就是金农真迹的特点,从金农的真迹来看,他的画好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和古人差别极大。简要说来,就是造型怪异,用笔朴拙。比如,他画的马,有的像狗一样,有的像猪一样。而他的笔法更是像被风吹动的韭菜一样,有很多节,看起来很怪异,完全是他的独特创造。”

赵荷妍听到这里,咯咯笑道:“居然把马画成猪和狗,他难道还是小朋友画画啊”

楚琛笑道:“这到不是,他的动物画主要是取自汉代画像砖上的走兽,他的人物则移植自龙门石窟中的飞天、罗汉、本尊等佛教造像。他对自己的人物画很自信,认为水平应当在张僧繇、陆探微的级别,同时以开后世多少宗师的题跋,宣称自己可以开后世画坛很多的门派。”

赵荷妍一脸好笑的说道:“这人未免也太自我感觉良好了吧我觉得他应该就是自恋狂。”

高宜雅斥道:“你这丫头怎么说话呢,他是有真本事,又不是自吹自擂,有什么不对的你如果有本事,也可以这么说,保证没人说你二话。”

“不就随便说说嘛,这么严肃干嘛”赵荷妍轻声嘀咕道。

高宜雅眼睛一瞪,正准备出言教训时,赵齐瑞就说道:“好啦,好啦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场合,多没礼貌啊”

“回家收拾你”高宜雅冷冷的看了赵荷妍一眼,而赵荷妍则缩了缩脖子,心里却并不在意。

母女俩这样已经司空见惯了,楚琛接着解释道:“金农的竹画,是以书入画,由于有了此前几十年书法的功底,所以风格尤为古朴。和前人或当时其他画竹名家潇洒清丽的竹画相比,有一种别样的风致。比如说,他自称因此,我认为这幅作品是真迹的可能性很大。”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拍卖会的捡漏

:看鉴宝人生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楚琛的解释有理有据,再加上以往的经历,因此,大家都认为楚琛的判断应该是正确的。

这时,赵齐瑞说道:“不过这幅作品怎么没有纪年这又怎么能够判断它是金农什么时候创作的呢”

“这就不太清楚了。”

楚琛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不过,创作的时间从画风上应该能够判断出来。金农晚年的时候,竹画的风格中加进了许多收敛,而且还曾作双勾竹,用笔沉着,可谓兼有铁线描之筋骨、莼菜条之变化,这些都不是寻常画师可以做到的。”

“但从这幅画作比较狂放的风格,以及用笔等方面来看,应该是金农开始竹画早期所作,和后面成熟期的作品相比,肯定稍有不如。但从这幅画中,也可以看出金农创作风格的改变,以这点来说,这幅作品还是很难得的。”

“哦”赵齐瑞听了这话,眼睛一亮,有些兴奋的说道:“阿琛,那你觉得会不会因为这一点,让其他人误判了,以为这是金农找人代笔的作品”

楚琛微微一愣,想了想说道:“不能说没有吧,但以这幅画的水平来看,这样的机率应该不大。”

赵齐瑞嘿嘿一笑:“只要有机会就行,说不定被咱们捡了便宜呢。”

“有机会的话,当然还是要争取了。”楚琛笑着点了点头。

前文说过。书画作品之中,除了石涛和金农的作品之外。其它都不是名家之作,不过现在时间虽然已经不早。但吃晚饭又太早,于是大家就把其它作品也都欣赏一遍。

不过,当楚琛看到一幅陈卓的夏山高隐图时,不禁一怔。

陈卓为清代画家,字中立,晚号纯痴老人。他擅长画青绿山水,喜作青绿设色,兼工花鸟、人物。其山水画工细镇密,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入微,设色清丽淡雅,令人心旷神怡。花鸟画设色艳丽,画风属金陵画派体系。

要说陈卓的画作也是可圈可点的,但凭楚琛的经验判断,这幅作品无论是用笔还是意境方面,根本不是陈卓应有的风格,也不是他的水平能够达到的。

想一这里,楚琛就起了兴趣。凑上前仔细研究起来。

此画描绘的是崇山密林,岭峻壑深;山庄隐于溪边,亭榭有曲径可通;泉瀑出自幽谷,奇峰矗立云表。另外。此画的落款就只有两个字“中立”。

看到这里时,楚琛脑中灵光一闪,他马上就明白。这根本就是鉴定的专家不知什么原因张冠李戴了,要知道。古代画家之中,可不就只有陈卓字“中立”。还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画家也是这个字,他就是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的范宽。

范宽生卒年月不详,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北宋山水画家,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

范宽善画山水,师从荆浩、李成,但能推陈出新,别成一家。他重视写生,常居山林之间,危从终日,早晚观察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景色,虽然月份有时记不清,但也不曾停止。也正是如此,才把他造就成了山水画大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