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人生 > 分节阅读 611

分节阅读 6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疑他的鉴定水平。而且,因为失窃事件,他展示了强大的背景,就算木秀于林,也没什么风敢来吹他。

第二个好处,是楚琛确立了以陶瓷实验室研究所为基础,开设陶瓷专卖店、弘扬华夏陶瓷文化为目标的发展方向。

正因为确立了这个目标,楚琛决定将来就以博物馆、陶瓷公司、以及翡翠方面的工作为重点。其中,博物馆主要是用来弘扬华夏文化,陶瓷公司则弘扬华夏陶瓷文化以及赚钱兼顾,而翡翠事业楚琛只是用来为他提供资金方面的便利。

第九百五十四章浅绛彩瓷

第二天,楚琛早早的便起了床,吃过了早饭,他就驾车准备去潘家园鬼市,准备找那位卖家打听一下,那只藏有魏忠贤宝藏线索的盒子到底是哪得来的。

说起来,也正是因为想要找点打听到盒子的来处,楚琛才急着从瓷都回来,要知道,那可关系着魏忠贤剩余的宝藏,如果不是因为瓷都之行比较重要,他早就回来了。

一路无事,楚琛在停车场下了车,随后就径直走进了潘家园。

一进潘家园市场的大门,楚琛顿时就被熟悉的气氛感染了,虽然是凌晨,但市场里热闹非凡,只见淘宝的人群络绎不绝,很多人都拿着手电和布袋,一看就是收藏迷。

看到眼前的场景,楚琛心里淘宝的热情,顿时被点燃了,可惜今天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淘宝,他也只能按下心中的情绪,开始寻找那位卖家。

楚琛要找的那位卖家大家都叫他大傻,之所以给他起这个香江那位名星的名字,是因为他长的确实比较像傻子,而且他有时候做起事情来,还有一股子傻劲。

不过,可不要因为他的容貌和名字,以为他真是傻子,他可是人傻心不傻,特别是关系到钱的时候,那股子精明劲,别说是买家了,连卖家都有些受不了。

正因为大傻比较精明,楚琛虽然远远的看到了他,却也不敢径直就这么走过去,不然保不齐他要胡思乱想。

于是,楚琛就慢慢悠悠的边不时摆看着摊位上的东西。边走向大傻的摊位。

“咦,楚老板啊。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楚琛正准备蹲下身,查看一处摊位上的东西。没想到摊主正好是熟人,就笑着和他打起了招呼。

楚琛抬头一看,发现对方也是潘家园的老常客,以前摆摊的时候经常看到,时不时还会交流一番,关系也还不错。

楚琛笑着和对方打了声招呼,就说道:“这不是出去了一段时间,心里对咱们这怪想的慌的,正好今天得空。就来逛逛。”

摊主笑着点了点头,又寒暄了几句,才说道:“楚老板,我这有几件新进来浅绛彩瓷,都是名家的作品,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行”

楚琛用余光瞥了大傻一眼,发现他的摊位上客人比较多,现在不急于过去,于是打算看一看摊主的东西。就笑呵呵的答应了下来。

摊主见楚琛答应,非常高兴,现在楚琛的名头,在京城的古玩界可是非常响亮。而且他还是玉王,根本就不差钱,买东西又比较爽气。这样的买家,可以说人见人爱。

当然。摊主也不是想骗楚琛,毕竟楚琛的眼力可不是盖的。想要骗他,那不是自讨没趣嘛

“嗨,我这也是帮朋友的忙,他那一大堆的浅绛彩瓷,说是不准备要了,就让我帮忙卖掉。”

摊主边说,边回过身,从后面的箱子里,把东西拿了出来。

楚琛闻言有些好奇的问道:“怎么,你朋友家里有困难吗”

摊主摇了摇头:“这到不是,他以前之所以买下一大堆浅绛彩瓷,是准备投资等着升值的,没想到这两年市场上别的东西的价值都升的很快,偏偏这浅绛彩瓷虽然也升值了,但和青花瓷之类的瓷器相比,那差距实在太大了,于是他就准备把他收藏的浅绛彩瓷给卖了,再去投资青花瓷。”

听了摊主的述说,楚琛到是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这浅绛彩是区别于五彩、粉彩的另外一种釉上彩,它产生于咸丰同治年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结束,在民间风行了半个多世纪。

不过,收藏界一直不太重视浅绛彩瓷器的收藏。一是过去浅绛彩不为宫廷重视,清代官窑瓷器中没有浅绛彩;二是浅绛彩产生的年代太近,历史价值不高;三是浅绛彩或因为工艺存在缺陷,或因为施釉太薄,釉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减少了美感。

因此,浅绛彩瓷器虽然在市面上大量存在,而且真品众多,价格便宜,但收藏家们情愿花大价钱去买疑问多多的所谓官窑瓷器,也不屑一顾货真价廉的浅绛彩瓷。

楚琛估计,摊主的那位朋友买那些估计就是因为浅绛彩瓷货真价廉,于是就买下一大堆,坐等增值。不过,他估计没料到市场突然开始爆发,而且现在的买家都是追涨不追跌,这浅绛彩瓷虽然货真,但正因为价廉,反而不受买家的喜欢。

说起来,这一点,正是国内的收藏家和西方收藏家的不同之处,像西方的收藏家,他们对艺术喜欢的程度很高,往往得到一件藏品,一定要定要做很多研究,把东西的来源价值搞清楚。

比如说两件康熙青花的花瓶摆在一起,它们的造型纹饰完全一样,但价格可能一高一低,其中的差别,就算很细微,很难看出来,他们也要研究透彻。

除了在对待藏品方面的不同,国内和西方的收藏家,在购买藏品方面,也并不相同。

在西方是收藏家与行家打交道,他们利用行家的专业知识来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收藏体系,另外,藏品也会让行家帮忙处理,而行家则与拍卖行打交道,每个行家都会努力创建自己的品牌,这是生存之道。

但国内的收藏家们似乎更愿意让大众知道自己,他们亲自去拍卖公司参加拍卖,用最贵的钱买东西,这是迅速出名的好方法。

虽说,这有东西方文化不同的因素在内,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国人对待收藏方面的功利和浮躁。

言归正传,摊主一共拿出三件藏品,打过招呼后。楚琛就拿起其中的一件浅绛彩山水人物图象耳琮式瓶,看了起来。

此瓶。圆口,粗颈。四方瓶体,圈足,肩部两侧饰象耳衔环。此器品相完好,胎釉精良。构图层次分明,设色淡雅,远山近水,茅屋低垂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渔人舟子,神情怡然横亘于微风江波之上,颇有物我两忘之境。

另外。瓶身用墨彩题诗一首,末钤“焕章”朱文章,正是任焕章的款。

任焕章,字巍山,号南樵子,斋名春风室,同光两朝御窑厂著名浅绛彩瓷画师。其画路宽广,作品题材丰富,山水、人物、花鸟俱精。运笔简练,工写兼备,秀润缜密,潇洒俊逸。可与程门、王少维、金品卿媲美,素有“浅绛彩第四家”之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