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人生 > 分节阅读 574

分节阅读 5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意呆会给他减减肥”

说说笑笑间,车子就来到位于石燕湖旁的一家酒店门口。

来到前台,吴叔报了大家的名字,服务员就立即带着他们,来到为他们准备的房间,因为人多,他们入住了两间套房。

套房中,有客厅阳台,包括好几个房间,冰箱空调电视还有网络之类,十分齐全,看上去非常的豪华。

原本楚琛还以为柴平乐为这次所有的与会人员,都安排了这样的房间,为此,他还称赞柴平乐非常大气。

不过吴叔却笑着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算柴平乐愿意付那么多钱,酒店里也不可能有这么多这样的豪华房间,一般像这样的房间,都是老前辈们居住的,而他们之所以能安排进这样的房间,完全是托了刘老的福。

楚琛一想也是,就算自己的师傅没来,柴平乐也不敢怠慢他们。

大家收拾好了各自的行李,见时间已经到了中午,于是大家就一起下楼去餐厅,准备把午餐给解决了。

走进电梯,楚琛开口问道:“对了,爸,您没给赵叔打个电话吗”

吴叔笑道:“刚才你富叔已经打了,说是在餐厅等咱们。”

楚琛饶有兴趣的问道:“那他有没有说这次有没什么收获啊”

朱大富摇了摇头道:“他就说了四个字,一言难尽而且听他的口气有些郁闷,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事情。”

楚琛闻言微微一愣,心想,难道是被人给摆了一道

带着这样的疑惑,楚琛见到了又胖了三两肉的赵学义,看他笑嘻嘻的模样,应该不像是吃了亏的样子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大富先是问出了这个疑问:“我说老赵,你小子看上去挺高兴啊,怎么刚才打电话给你,还唉声叹气的”

“别提了”赵学义挥了挥手:“这次不是我那个朋友有东西想转让嘛,他那到时确实有东西,不过临了了,他给我来个调包计”

原来,赵学义这次遇到了之前吴叔和老五遇到的那样的调换真品的戏码,而且居然还是直接在赵学义眼皮子底下给换了。

有人或许会问,这怎么可能说出来道理也简单,因为装古玩的盒子是特制的,东西放进去,从桌子底下就可以偷偷把盒子里面的东西给换了。

好在赵学义运气好,他正准备告辞的时候,就有上当受骗的人来算帐,他一想不对,连忙把东西拿出来,发现还真就给换了,这把他气得够呛

好在事情发现的早,最后对方退了钱,不然赵学义这次估计要亏大了。

讲完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赵学义笑吟吟的说道:“老话说的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两天我就在星城的古玩市场转悠了一圈,没想到还真给我捡了个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朱大富连忙问道。

“这事暂时保密,等咱们吃过饭再说”赵学义老神在在的说道。

“你这家伙,吃个饭都不让人定心,快点说,到底是什么东西”朱大富笑骂道。

吴叔也笑道:“就是,快说,我还想吃个安稳饭呢”

赵学义见自己犯了众怒,连忙说道:“好吧好吧我先透露一点,是一件文玩。”

“文玩赵叔,您是说小器大样吗”楚琛问道。

所谓文玩,指的是文房四宝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文房器玩。

在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具里,笔、墨、纸、砚是最基本的文房用具,明清以来文房用具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与“笔、墨、纸、砚”相配套的各种文具,主要有笔架、笔洗、墨床、砚滴、水呈、臂搁、镇纸、印盒、印章等等。

这些文具造型各异,雕琢精细,可用可赏,使之成为书房里、书案上陈设的工艺美术品。所以又被人们称作文玩。

文房四宝尽管创始很早,但一直发展到唐宋时代,即传统书画艺术趋向成熟完善和文人士大夫集团形成以后,它们才真正找到并且实现自己应有的地位和价值,成为文人学士乃至帝王官宦书斋案头不可或缺的器用。

文玩的一大特点是小巧。作为书桌案几之玩用,一般大不盈尺,小不足寸,既可供设于案上,又可把玩于掌中,可远观,亦可近取。特别是有些赏玩摆件,往往是大块的浓缩,大件的缩小,小中见大,芥纳须弥,古玩界又有“小器大样”之说。

“对,就是小器大样”赵学义连连点头道:“而且我跟你们说,那件东西真得了不得,在此之前,我还没见过哪位藏家手里,有这么漂亮精致的文玩器物”

“好了好了”朱大富挥了挥手:“菜都上了,快吃饭,一会我到要看看你的东西,到底有没有你吹的那么好”

赵学义马上反驳道:“我这是实事求是,怎么叫吹呢算了,光说不练假把式,一会让你们瞧瞧,什么叫做小器大样里的珍品”

:感谢“疯狂的小小树”的打赏

第八百九十九章塞翁失马续

吃过午饭,一行人随着赵学义来到他的房间,就像之前吴叔说的那样,赵学义的房间就是普通的商务房,虽然装修什么的也非常豪华,但和楚琛他们的房间相比,无疑要逊色许多了。

进了屋,原本赵学义还想先给大家倒杯茶,朱大富就笑着挥了挥手道:“快把东西拿出来,茶我们自己会倒”

“至于这么心急嘛”赵学义哈哈一笑,并没有接着取笑朱大富,因为他着急起来,并不比朱大富好多少。

赵学义刚把一个锦盒从房间的保险柜中拿出来,放在了桌上,朱大富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盒盖,一件十厘米左右的五彩盘口花觚就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花觚是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陈设用瓷,其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因此,一般的花觚器型都比较大。

但眼前这件而眼前这件花觚却是那么的小巧玲珑,造型朴拙古雅,胎体却有一种厚重坚致的味道,可谓深得小器大样的精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