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人生 > 分节阅读 530

分节阅读 5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遐迩。明代李东阳于八景之外又增“南囿秋风”、“东郊时雨”并赋十景诗,所以又有“燕京十景”之说。

西山是指京城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

西山风景优美,唐、宋以来已成为寺院荟萃之地,金代有名的西山八院,就是在金代开辟的园林。“西山积雪”就是西山雪后著名景观。

据史载,早在八百多年前,金世宗就曾在香山一带建造大永安寺,还兴建行宫。后来他的嫡孙,直接继承他的皇位的章宗完颜璟,又在此地相继构筑了祭星台、会景楼等建筑,说这里是章宗定西山积雪的景点,似属无可非议。

可以想像,每当雪后初晴,从这里凭高临远,但见山峦玉列,峰岭琼联,旭日照辉,一派红装素裹,倍极壮丽,应该说,“晴雪”要比“积雪”更富有诗情画意。

这里在元、明时期,都有文人在此写下无数诗词,而在明代的时候,这里一度由西山晴雪改为西山霁雪。

到了清代,乾隆十年开始在香山大兴土木,乾隆十二年这里改名静宜园。园内不仅有许多历史上著名的古刹和人文景观,而且还具有深邃幽静的山林野趣,保持着浓郁的自然生态环境。

乾隆来到静宜园看后写了西山晴雪诗,将“西山霁雪”改为“西山晴雪”。并将诗刻在“西山晴雪”碑上,立在香山山腰半山亭北,朝阳洞登山道右侧。

只是让楚琛觉得非常可惜的是,香山雪景固然很美,但到了现在,京城的降雪已经不怎么多见了,美丽雪景更是少有出现,别说外宾不易赏到,就连市民也难得一见。

于是,到了现在,曾经令许多文人雅士称赞不已的“西山晴雪”,声誉渐薄。而香山的良辰美景,则被香山红叶所取代。秋季丹黄朱翠红色炫彩,黄栌红叶层林尽染,成为游览观赏的好地方。

这让楚琛感叹之余,也想起一个成语“时过境迁”。

楚琛把盘子仔细打量了一番,马上就知道,这只盘子应该是件赝品无疑,不过盘子的材质好像有些奇怪,看起来像是瓷器,但手感又不像瓷器,感觉很是奇怪。

“元老,不知道这只盘子有什么奥妙”

无弘建用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表情,说道:“这只盘子会变色”

“变色”听到这样的答案,楚琛也不禁为之一愣。

“对,就是会变色”元弘建信誓旦旦的说道。

原来,前些日子,元弘建淘换来了这只盘子,因为觉得雕工很细,图案又很有说头,他是越看越喜欢,虽说刚买回来有点儿脏,不过洗洗就没事了。

可这一洗不要紧,怪事儿发生了,原本通体红色的盘子在沾到水后,竟然立马变成了绿色这让元弘建大吃一惊的同时,也不禁猜测,难道这只盘子掉色了不过这也不可能啊,如果盘子真掉色,那也不可能从红色变成了绿色啊

而且让元弘建更加觉得意外的是,当盘子被风干以后,竟然又恢复成了原来的红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元弘建冥思苦想,一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当他看到花盆中的几块石头时,脑中灵光闪,突然想到了他曾经听说过的一件事情,有些盘子是用变色石雕刻成的,会变颜色,而且非常珍贵。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元弘建还专门用烧红的铁针在盘子上试验了一下,果真在烫过以后盘子不但丝毫未损,就连烟也没冒一下。这下让元弘建高兴极了,难不成这个盘子果真是用变色石雕刻成的

第八百零九章会变色的盘子续

高兴之余,元弘建又把盘子拿到手中反复端详了一番,这时,盘子上的一个细小的花纹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要说也凑巧,元弘建退休前因为工作的原因,学过一段时间的阿拉伯语,这石头上的文饰他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工工整整的阿拉伯语“为了纪念某某”。除此之外他又发现,在盘子的最外圈貌似花边的装饰也是由阿拉伯语纹雕刻成的。

元弘建越看越是兴奋,因为已经系统地学了一段时间古玩知识的他,知道盘子上刻有阿拉伯文并不简单,难不成这盘子比他当初想象的要珍贵得多

元弘建子查阅了文献以后发现,在元代和明代,比较流行把阿拉伯文作为纹饰写在瓷器上,于是他推断,这个盘子应该是清代以前的东西。

有了这个发现,元弘建差点把嘴都给乐歪了,心想,难不成自己这次歪打正着捡着大漏了

为了彻底搞清楚这件事儿,元弘建就把盘子拿到了店里,于是发生了早上吴叔说的那一幕。

元弘建问道:“楚老师,您给看看,这只盘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制作的啊”

楚琛琢磨了一下,随后说道:“应该就是用树脂制作的。”

“可是我明明用烧红的铁针扎过了,如果这盘子是树脂的,怎么没见冒黑烟儿啊”对于楚琛给出的答案,吴叔和元弘建就有些不明白了。

楚琛笑着说道:“您的判断方法不对,这在有些树脂制品上是不起作用的。就比如说咱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酚醛树脂。就是用来当作耐火材料的。”

酚醛树脂也叫电木,又称电木粉。原为无色或黄褐色透明物,市场销售往往加着色剂而呈红、黄、黑、绿、棕、蓝等颜色。有颗粒、粉末状。主要用于生产压塑粉、层压塑料;制造日用品、装饰品;制造耐火材料、人造板等物品。

元弘建皱了皱眉头,随后又问道:“那为什么这只盘子会变色呢”

楚琛解释道:“这是因为里面添加了一些化学变色剂,所以遇水就变色了。”

看到元弘建有些难以接受的模样,楚琛又接着说道:“其实判断是不是树脂制品还是挺简单的。一般来说,树脂制品的感觉比较温,温度上来比较快,没有冰凉吸手的感觉或感觉比较短。这明显和瓷器并不相同。”

“另外。陶瓷类属易碎品,树脂仿陶瓷工艺品却具韧性,落地可以裂而不碎。即使人为把它弄碎。其断面也与陶瓷有别,即不割手、不见气孔。”

元弘建闻言,怕楚琛误会,连忙说道:“楚老师。并没有不相信您的意思。只是觉得现在作伪的手段实在太高了,真是防不胜防。至于把盘子摔了,我还真不舍得,毕竟这只盘子本来我就没当是藏品买,我觉得还是有艺术价值的。”

“老元,说句实在话,这只盘子还真没什么欣赏价值。”毕竟都是有交情的人,吴叔也不想元弘建还错下去。就给他泼了盆冷水。

“这怎么说我觉得这只盘子的雕工还是挺精致的啊”元弘建惊讶的说道。

吴叔解释道:“咱们看东西,不能光看雕工。你看这个黄盘子在画风上,或许吸取了明代的阿拉伯文作为装饰的画风,但并不代表它就是仿制品,就有艺术性。而且,这个盘子上的图案还错漏百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