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人生 > 分节阅读 487

分节阅读 48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均满雕纹饰,顶部浮雕云龙纹图案,只见祥云满天,舒卷自如,行龙威猛矫健,穿逾浩淼云川,气势宏伟,雕琢流畅。盒的正面雕两条相对的璃龙,配有铜銮金缠枝莲纹的面叶和如意头形的拍子,两侧亦雕璃龙,上装铜把手。

整个器物构严谨,威严正统,纹饰华美繁雍,料材精良上品,雕刻工艺极为精湛,算是难得一见的紫檀箱精品,价值不菲。

可惜的是,这只箱子是清末民初时制作而成,如果是清中期宫庭造办处所作,那价值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箱子不是清末民初时制作而成的,楚琛也不可能会那么在意了。

仔细观察过后,楚琛又使用了一下异能,发现这只箱子确实是他要寻找的物件,这才最终放下了心。

他抬起头来,笑着说道:“老板,这只箱子确实是我喜欢的东西,不知道您多少才能割爱”

“这个”那摊主此时显得有些吞吞吐吐,一时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说才好。

见此情形,楚琛就说道:“老板,有什么条件您尽管提,只要合情合理的,咱们都好商量。”

摊主闻言吐了一口气,随后有些尴尬的说道:“楚先生,首先我审明一点,我确实是不想坐地起价,不过这箱子在我家已经传了好久了,如果最近家里有点事,我爷爷估计不会拿出来”

“老板,多少钱您直说就行了”楚琛笑着说道。

“五百米元”说完,摊主觉得很不好意思,要知道,他卖的新箱子也不会三十米元一只,五百米元对他来说,已经是天价了。

看到摊主有些忐忑的看着自己,楚琛心里不禁觉得有些好笑,他原本还以为,摊主至少要一两万rb,结果不过才四千多而已,这个价钱可让他又捡了个小箱,他又怎么可能会不答应。

楚琛直接点头道:“行五百就五百吧,这样,难为您帮我跑一趟,按照咱们之前的协议,我再加五十米元,您觉得怎么样”

“这这这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啊”摊主见楚琛又加了五十,心里很感激楚琛能够言而有信,虽说他很想说用不了那么多,但面对金钱的诱惑,这句话他还是没有说的出口。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是你应得的。”楚琛呵呵一笑,随后就就数了几张绿票子,交到了摊主的手中。

一下子收到了这么多米元,摊主兴奋之余,连忙仔细的把钱检查了一遍,小心的收好之后,就和楚琛告别了。

见那摊主兴高采烈的离开后,刘思哲就感叹道:“哎看来啊,这人一定要有文化,不然哪天被人卖了还得高兴的帮人数钱哪”

楚琛推了刘思哲一把,哈哈一笑道:“你小子的怪话就是多,快给我进去吧”

回到酒店,大家先是喝了一会茶,随后等人都到齐了,才走进了楚琛已经预订好的包间。

有道是物以类聚,楚琛的朋友们,性格虽然不同,但为人处事方面都比较正派,再加上大家都有共同的话题,干了几次酒后,大家就聊到了一快,席间的热闹也不必多说了。

晚饭后,楚琛就把酩酊大醉的刘思哲等人送进了他们的房间,随后回到各自的房间,洗过澡后,才把那只箱子拿了出来。

这只箱子除了做工精彩之外,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特殊之处,箱子打开,里面也是空空如也,不明所以的人,根本不会想到,这只箱子里面,会藏着东西。

楚琛把先前已经准备好的工具拿了出来,随后就把箱子下半部分的铜銮金缠枝莲纹的面叶给小心又快速的撬开。别看他动作很快,其实如果不是照着笔记上的步骤,除非用暴力,不然肯定会把箱子给我撬坏了。

而且,这只箱子其实和“肚中堂”一样,有自毁的功能,如果真有人暴力的把箱子撬开的话,藏于夹层中的机关就会开启,藏在里面的东西马上就会被销毁了。

面叶拿起来,楚琛就看到了位于面叶下方的锁孔,这才是整只箱子的奥妙之处。随后,他连忙把之前得到的那把钥匙拿了出来,放入锁孔之后轻轻一扭,就听到“啪”的一声,箱子内部的底板,突然就弹了起来。

或许,有朋友会觉得奇怪,既然暗格被藏于箱子的底部,那这么多年来,怎么就没有人发现

原因其实也简单,首先,这弹出来的底板很薄,楚琛估计,底板的厚度估计两毫米都到。

另外,底板下面藏的不过是几张纸而已,同样也没什么厚度,这样加起来,一般人最多也只会觉得这只箱子的底板有些厚,根本不会想到里面会藏着什么东西。

第七百四十二章惊人的信息

楚琛小心的箱底的几张纸拿了出来,他原本还希望,剩下的那幅藏宝图就藏在这些纸张里面,不过一看之下,他有就有些失望,这几张纸上只是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应该和藏宝图没有什么关系。

“好事多磨啊”

楚琛暗自一叹,随后就仔细的把纸上所写的看了一遍,只是,他根本想不到,这几张纸上面记载的内容是那么的惊人,他越看越是惊讶,越看越难以想象,到最后,他震惊的双眼圆睁,眼中更是充满了难以置信之色。

说起来,纸上写的东西,不过是张火泥一家的历史,但这个历史,却隐藏着一个千百年来的惊天迷团,而这个迷团中的主角,正是大名鼎鼎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这枚就材于“和氏璧”的帝王印章,一直被历代帝王奉为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2000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可谓是令人扼腕叹息。

说起来,“传国玉玺”一直到唐代时,一直就掌握在正统帝王的手中,直到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玉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又过了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雒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登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