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人生 > 分节阅读 460

分节阅读 4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楚琛接着说道:“史料称永乐帝对藏传活佛的推崇程度达到无可复加的地步,当时宫廷制作了大批佛像,咱们平时所见的写有“大明永乐年施”的铜制佛像,便多为这一时期制作,但制作的工匠多来自南亚国家,其佛像制品明显与汉地佛像有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而雕刻玉石以及蜜蜡这样的材料时则不然,当时的这些外来技师并不懂制作技术,无法把这些坚硬的材料进行格式严谨的艺术加工。因此制作这类器物还是要依赖内地的工雕工匠。”

“但是由于铜制佛像的程序影响,玉石类佛像的体态风格,明显的向铜制佛像的风格靠拢,这就形成了汉藏结合这一个新的式样。而我的这尊佛像面部的处理就与永乐铜佛的形制基本一致。衣纹等方面,也符合永乐时期的特征。”

“而到了明代中晚期,由于帝王们渐渐接受道教的学说,渐渐冷淡了藏传佛教,即使宫廷偶有玉石类的佛像,制作风格也彻底汉化,再没有一丝一毫的密宗韵味风格”

第七百零一章九层博山炉上

把这尊蜜蜡佛像的特征讲解了一番,楚琛最后说道:“所以,我觉得这尊佛像,应该就是永乐年间雕刻而成的。”

“啪啪”

听了楚琛的讲解,三都都不约而同的鼓起手来,朱大富笑着说道:“小琛,我都不知道你的脑子怎么长的,好在你这种人我就只遇到一个,要是多来几个,我都只能退休了”

楚琛闻言连忙笑着摆了摆手,谦虚道:“富叔,您现在正是老当益壮,哪还到退休的时候啊况且,我还有好多东西要向你们学习呢”

孟义先笑着说道:“小楚,你就别谦虚了,我看现在许多专家,都还没你厉害”

楚琛挠了挠头,苦笑道:“你们这是要捧杀我啊”

大家哈哈一笑,随后等孟义先看过那尊佛像后,就笑道:“年大傻也真够可以的,居然把真的当成了假的,把假的当成了真的,还真不亏大傻这个称号”

“小孟,这年大傻到底是因为什么,被人起这个绰号的”朱大富有些好奇的问道。

“想起来,我现在都觉得很好笑”孟义先笑着把年大傻的事情给大家简单的说了一遍。

大家听说是这么回事,全都哭笑不得,能在当时说出那样的话,也真是奇葩了。

“对了,小琛,你怎么想到收下这尊木造像的”笑过之后,朱大富就把目光转向了楚琛刚才买下的那尊造像。

楚琛微微一笑道:“一开始,我是觉得这尊木造像有些不凡。”

“这话怎么说”孟义先对楚琛的说法感到有些奇怪。因为以这尊造像的使用的材质来说,和“不凡”两字根本就搭不到边。

楚琛解释道:“首先这尊木造像当时是用大漆鎏金处理过的。另外,你们再看看它的雕工。”

“雕工”

大家听到这里。连忙走上前仔细观察起来,他们越看越是惊讶,最后脸上都露出了疑惑不解的神色。

“真是奇了怪了,这么好的雕工,怎么就不选一块好一点的木料呢”乔庆泰喃喃的说道。

“是啊,而且木造像所代表的工匠又是谁”孟义先也皱着眉头问道。

转到造像背后的朱大富,突然大声说道:“你们过来看看,这里还刻着一首诗”

孟义先的乔庆泰急忙凑了上去,只见造像背后确实刻着字。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再加上字迹上面还有一些污垢,除了个别字迹之外,其他都看不太清楚。

这时,楚琛端了一盆清水,又找了块布,蘸着水,轻轻的擦拭起来,没一会,那些字迹就显现了出来。

“请说铜炉器。崔嵬象南山。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

读到最后,乔庆泰惊讶的说道:“这不是汉代介绍博山炉的四坐且莫喧中的一段嘛难道这个工匠就是鲁班”

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这段诗句的后面,还有“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一句。一般认为,公输和鲁班为一个人。所以他才会这么问。

朱大富直接否定道:“鲁班的形象你又不是没见过,这怎么可能是鲁班”

孟乔庆泰想了想。也觉得它代表的人物应该不是鲁班,于是又问道:“那难道这人是公输”

“公输和鲁班不就是一个人嘛”孟义先开口道。

乔庆泰摊了摊手道:“有人不也说,公输和鲁班不是一个人嘛,再说如果两人真是一个人的话,为什么诗里会把公输和鲁班分开”

朱大富就笑道:“这种问题咱们不必要讨论,你们不觉得这人的服装应该是汉代的风格嘛,就算公输和鲁班不是一个人,他们也不可能会穿这种服装吧况且,这尊造像如果真代表这两个人中间一个的话,为什么后面的诗句又不刻了”

孟义先喃喃的说道:“这到也是,那这人到底又是谁呢汉代有什么能工巧匠”

正当孟义先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大富就转头问楚琛道:“小琛,这尊造像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啊”

“难道我说的两点还不特别吗”楚琛笑着问道。

朱大富也笑着说道:“你小子,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我不相信这尊造像没有特别的地方,你会把它买下来。”

楚琛摇了摇头道:“说实在的,我一开始还真抱着研究的目的,才把这东西买下来的,不过嘛,我后来还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什么奇怪的地方”三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楚琛说道:“造像的重量不对”

“重量不对”

听楚琛这么说,孟义先连忙上前抱了抱那尊木造像,随后说道:“重量不是差不多嘛,我没觉得不对啊”

楚琛笑着说道:“但您老别忘记了,这尊木造像年代已经很久远了,材质的老旧程度和雕刻工艺来说,应该是明早期的所制作的,经过这么长时间,木头怎么可能还会一样重呢”

一般情况下,木头放久了,重量肯定是会轻的,因此,听楚琛这么说,大家马上也都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

朱大富的脑子反应很快,他连忙问道:“小琛,你的意思是说,这尊造像当中,藏着什么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