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人生 > 分节阅读 404

分节阅读 40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沙老师笑着点了点头:“首先,我要说一点,佛像之类的东西,我们是不好对它估价的,不过在艺术品市场,它多少总有一个价值,这尊西番地区铸造的黄财神造像是近年来少见的同类造像中的精品,无论是从造型还是从细节上看,此造像都可谓是十全十美,是一件无可挑剔的上乘之作。”

“所以,我认为,这尊黄财神的市场价值是五十六万元rb”

“哇居然这么值钱”

“不愧为是财神,大过年的这是给他家送财来啦”

“可惜啊,我祖上怎么没传下来这样的宝贝”

台下顿时就传来一阵惊叹声和掌声,那王朋也一脸惊喜的对专家表示感谢,接着他拿上东西,就快步往外走去,准备马上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人。

不过站在出口处的一位副导演却直接叫了停,并把王朋拦了下来,告诉他还有鉴定证书要拿,随后就现场拿出一本红皮证书,直接让沙老师写了鉴定意见,又让其他专家签了名,并把证书交给了持宝人王朋。

“谢谢各位老师”

等持宝人出门和场外主持人互动的时候,第二位持宝人也开始入场。

持宝人介绍了自己之后,邹影就笑着问道:“徐先生,不知道您今天带来了什么宝贝啊”

“就是这个”持宝人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样像毛笔杆一样的物件。

“咦”邹影微微一愣:“这是什么东西”

“就叫蟋蟀探筒”持宝人略显得意的说道。

“蟋蟀探筒这是用来做什么用的”邹影微皱着眉头问道。

“咱们斗蟋蟀不是有时候要用草去撩拨蟋蟀的打斗性嘛,这个探筒就是用来装那个草用的。”持宝人笑着解释道。

“哦”

邹影恍然道:“那您这东西是从哪来的”

持宝人手舞足蹈的说道:“我祖上在清朝的时候当过大官,这个探筒就是当时传下来的今天带到这里,就是想确定一下它的价值,万一价值高的话,我们平常不注意,万一磕着碰着了,那不是可惜了吗”

“来那鉴宝吧”

“好”

说完,持宝人就拿着东西,走到了专家台前,并把东西放到了王先功的面前。

王先功拿起那支探筒,就微笑着说道:“这位朋友刚才说的对,这探筒啊,就是古代装蟋蟀探草的器物,而且是达官贵人专用之物,是身份的象征。”

“哦这么说来,徐先生祖上还真是大官啊”邹影插了句话。

王先功笑着点了点头:“这支探筒精选象牙为材,精雕细琢而成。包浆厚重,牙色泛黄”

趁着王先功介绍的时候,坐在旁边的楚琛就把东西拿到手上把玩了一番。

探筒表面有上下二组云纹装饰,中部以三组童子为主题纹饰,间以山水楼台花卉。三组童子分别是为捉迷藏、捕蟋蟀、吹打乐器。上器构图繁密复杂,刻工精细,人物生动传神,为清代象牙雕刻器的精品,极为少见。

“总而言之,如此古雅精致的清代象牙探筒是非常难得的。”王先功总结道。

持宝人连忙喜气洋洋的问道:“王老师,那我的这支探筒能值多少钱”

王先功笑着说道:“斗蟋蟀,自古就是我国民间一项赏心悦目的活动。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喜欢这项活动的人对于蟋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身价也与日俱增。在讲这支探筒的价格前,我想先跟大家说一下,邹影,你知不知道,一只蟋蟀要多少钱”

邹影摇了摇头:“我这人比较怕虫,所以我不喜欢玩这东西”

“那我跟你讲,前几个月,我一个朋友买了一只寿星头的蟋蟀,花了一万块钱”王先功伸出了一根手指。

“啊真的啊”邹影一脸的惊讶之色。

“当然,这是指的好的蟋蟀,便宜的也要不了多少钱”

王先功笑道:“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盆一世。正因为现在玩蟋蟀的人多了,蟋蟀用具的价格也开始节节攀升,其中,香江佳士得拍卖行在1998年拍卖的一只明万历五彩群猫纹花瓣式蟋蟀罐,成交价就有735万元。”

“如果是现在的话,那只蟋蟀罐的拍卖价格,很可能突破到一百五十万。而像这样精美的探筒,现在的市场价格应该有15万而且将来还有很高的升值空间。”

听说自己的东西能值15万,持宝人笑得嘴巴都要咧到耳后根了。

“不过”王先功说道:“这位先生,因为您的这支探筒是象牙制品,所以上拍卖会的话估计是成交不了的”

“这样啊”持宝人稍稍一时有些遗憾,不过他马上提起了精神,说道:“没关系,我原先过来也是想了解一下东西的价值,没有想过要卖,今后这支探筒,我们家也会把它当作传家宝留传下去的。谢谢王老师”

第六百一十七章春节鉴宝节目下

后面,又有几位藏友拿着东西上台来鉴定,其中有玉器,有青铜器,还有家具、民俗物品等等,这些东西有真有假,不过假的多,真的少,即使是真的,价值不是很高,其中还有一位藏友,居然拿出了一幅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这幅书法作品,看上去破破烂烂的,好像年代已经很久远的样子,结果拿到专家台上一展开,不说那书法作品了,卷轴上瞬间就飘出出来一股子化学制剂的味道,呛的五位专家差点流下眼泪,这东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应该是件赝品。

不过,持宝人却并不同意专家给出的鉴定结果,坚持认为自己的东西是真品,嘀嘀咕咕的就下台了,碰见这样的持宝人,大家也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瓷器这个古玩大项居然从开始到现在,一件都没有出现,这使得楚琛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开过张。不过能够轻松一点,对楚琛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再说看看其他专家鉴宝的过程也是件挺开心的事情。

不过,既然瓷器是古玩中的大项,楚琛肯定不可能一直轻松下去,这不,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就带着一件瓷器走进了演播大厅。

邹影称赞道:“这位姑娘可真漂亮,而且您这服装透露出一股喜庆的气息,跟咱们春节的气氛很贴切。”

“谢谢”持宝人笑着感谢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