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人生 > 分节阅读 392

分节阅读 3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美食,随后因为路途的劳累,大家就早早的休息去了。

第二天,告别了王先功,楚琛等人就开始游览这座西省第二大城市来。

涪城,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城市。这里是黄帝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大禹的诞生地。这里曾经出土过,世界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是我国中医针灸发源地之一。

古往今来,这块土地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孕育了李白、欧阳修、文同、李调元、沙汀、邓稼先、冯达仕等无数杰出人物,司马相如、扬雄、蒋琬、宋哲元及杜甫、王勃、杨炯、卢照邻等均在此留有重要遗迹或作品。

作为一座人文绚烂,风光迤逦的城市,可供游玩的地方很多,不过楚琛四人对涪城都不怎么熟悉,于是就临时找了个导游。

跟着导游在涪城城区的景点游玩了一天,第二天,四人却并没有接着游玩,因为昨天听导游说,今天是星期六,涪城的古玩市场在今天上午有赶场赶集。

作为古玩这行的从业和爱好者,楚琛他们当然不可能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于是四人一早就起了床,在吃过早饭后,胡勇就开车带着他们,问了几次路总算找到导游说的那个古玩市场。

据昨天导游说,这个古玩市场1995年正式营业,虽然地方不大,门面也只有近50家,但这里的人气却非常的高。

四人到了那里,发现确实如导游说的那般,人山人海,摊位众多,上面瓷器,书画、钱币、玉器、杂项等等,可谓是应有尽有。

见此情形,除了胡勇之外,其他三人都兴奋了起来。不过古玩这东西就是这样,十件里面差不多九件是假的,三人看过了几件东西之后,心里也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赶场这样的场合,铲地皮的小贩肯定是少不了的。

所谓铲地皮,就是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他们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或者自己在市场上卖,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或者干脆叫“铲子”。

铲子们的成分比较单纯,几乎清一色的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或者本是收破烂的,或者是游来荡去的懒汉,某一天看到古玩的生意挺赚钱,于是受传染而进入的。当然也有受亲戚朋友影响,拜师学艺的。

一般而言,一些比较专业的铲子,路跑的熟了,对于哪里爱出东西和哪里有什么买不上来的较好一点的货都暗记在心,当然,这样的消息一般对同行都是秘而不宣。理由很简单,告诉了别人,要争买卖,而且极可能把物主惊了,东西就更买不来了。

一般铲子们整年一直在农村转,收到的货色以低档货居多,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同样简单,世界上好东西本来就少,农村虽然广阔,却历来是经济落后的集中地区。

即使有个别富有的,多是收点租子过紧缩日子的土包子地主,既没实力,也没兴致花大价钱买好玩意摆在家里。再有,农村地广治安差,如果真有有好东西,万一被土匪知道了,搞不好会家破人亡,所以流散在农村的多是大路货,破烂货。

当然,农村毕竟这么大,好东西也不能说是一点没有,不过铲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基本是货来货走,小本经营。有些眼力的店家,集市的空档里去他们那里收货,有的互相取得信任,结成友好关系,一旦上点像样货还会主动打电话。

比如楚琛就认识好几个专业铲子,对方有什么好东西,也会联系他。

鉴于以上原因,好多铲子来市场后,摆出的货物多是被行家挑选后剩下的垃圾货了。

可是百密一疏,总有漏网的,何况铲地皮的小贩多的是,上的货更是花样百出,所谓的古玩行高手,肯定不会像楚琛这样全知全能,仅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内行,一般都有他的弱项,所以才遗留了下了许多的机会。

为了这些机会,赶市场淘宝的人才乐此不疲、披星戴月的赶早,以图获得更多机会。

因为做了将近五年的小贩,楚琛对于专业铲子的分辨,也算是小有心得,比如说眼前这一位,从他摊位上的东西,和周围顾客的交流,楚琛就猜想他应该是位比较资深的专业铲子。

一般资深的传业铲子来赶场,总会带些好货色,楚琛觉得他们来的早,对方可能有货,于是就打算探一探。

不过那摊主正在和其他人谈着买卖,楚琛就准备先看看地摊上的东西再说。

既然是铲子,那东西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此处摊位上的东西就是这样,大到瓷瓶、佛像,小到手钏手链钱币,可谓是五花八门。

当然,摊上的东西大部分门都普通货色,不过赝品却不多,这也是楚琛觉得摊主是一位资深铲子的一个原因。

“琛哥,这是什么玩意”楚琛刚蹲下身来,段昆就找到了他喜欢的东西,递给楚琛问道。

楚琛接过东西一看,原来是一对香熏球,把东西打量过后,他就随口说道:

“这是一对香熏球,如果不贵的话,你到可以买下来送给真真。”

第五百九十九章香熏球

听楚琛这么说,段昆心里一动,既然可以送给真真,那这对东西就不会差,见摊主已经做完了笔生意,他就不动声色的问道:“老板,这对东西多少钱”

摊主操着一口地道的川音说道:“小兄弟,眼光不错嘛,这对东西可是”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楚琛就笑着打断道:“老板,来历什么的咱就别说了,给个实在价吧”

摊主微微一愣,随后笑道:“哦,这位小哥也是行里人啊,既然这样,那就算一千五吧”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加了一句:“这可是清代的纯银胎贴金香熏球,一千五真的不贵”

如果是清代的香熏球,一千五的价格虽然还是贵了一些,不过贵的并不多,摊主开的价也算是合理,当然,如果还一点价,摊主应该还是会答应的。

不过,段昆觉得楚琛既然说能送给真真,那东西的价值肯定可以超过一千五,他也省的麻烦,就直接说道:“老板你也是个实在人,我呢也不怎么会还价,既然这样,我信你,一千五就一千五了。”

见段昆答应的这么痛快,楚琛和刘思哲不禁都微微摇了摇头,就段昆这样的性格,在古玩这行里混的话,给人卖了都还会帮着数钱。

摊主知道自己占了些便宜,心情也很愉快,等段昆付了钱,就很麻溜的把东西包好,并放在了袋子里递给了段昆。

“老板,您这还没有一眼货”楚琛问道。

听楚琛这么问。摊主立马知道楚琛是真正的行里人,于是笑容满面的说道:

“东西我确实还有一件。不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