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人生 > 分节阅读 346

分节阅读 34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你事先不会让管家帮你注意一下吗”赵齐瑞咬牙切齿的说道。

“毕竟是朋友带来的客人,这么做实在有些不近情理”牧天光讪讪一笑道。

“你的意思是说我不近情理喽”

赵齐瑞倦冷笑道,其实他也知道这事怪不到牧天光的头上,但如果是其他国家的人到还好,偏偏来了个岛国人,这就让他有些难以忍受。

要知道,赵老虽然战功显著,但他的战功也是用命换来的,当年的战争让他的身上留下了无数伤口,其中更有几处在当时来说致命的枪伤。每当看到父亲身上那些伤疤的时候,赵齐瑞心痛之余,对岛国人更是无比的憎恨。

“不是不是赵总,我真不是这个意思”牧天光焦急的连连摆手道。

“行了行了”赵齐瑞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道:“你现在去把那个什么杨总的资料给我”

“这”牧天光对此多少有些犹豫,毕竟那张请帖是他发的,杨总是他请的,到时候如果赵齐瑞真的报复,那杨总肯定会把帐算在他的头上。

“怎么,你这是不肯喽”赵齐瑞冷笑了一声道:“行,这事我会记在心里的”

看到赵齐瑞这样的态度,牧天光心里顿时有些发毛,本着即使得罪杨总也不能得罪赵齐瑞的想法,他连忙说道:“行行行我马上让人去把他的资料整理好了给您”

说完,牧天光也顾不上其它,告辞之后,就去准备资料了。

等到牧天光离开之后。赵齐瑞叹道:“人算不如天算,关键时候。老天爷就喜欢看到好事多磨啊”

楚琛呵呵一笑道:“不管怎么样,咱们到时尽力而为就行了”

赵齐瑞笑着点头道:“对我到不相信。我还拼不过那个小矮子”

过了片刻,侍应就来通知他们,接下来半个小时,可以去观看今天的拍品,半个小时后,本次拍卖会就会正式开始。

既然如此,众人站起身来,跟着侍应走到了放置拍品的那一边。

那些拍品此时正被放在一个个装饰过的小型餐车上,每个餐车旁边都站着一个侍应。其中几位侍应正虎视眈眈的盯着鉴赏拍品的人,生怕那些拍品出了意外。

楚琛他们随手从侍应那拿了一副白手套,戴上之后,先是来到放置甲骨和经文的餐车前,毕竟主这可是他们这次的主要目标,总要先验过真伪才行。

甲骨文的价值和意义其实不必多说,特别是像眼前这十块甲骨,个头大,字迹多。可以说块块都是珍贵的国宝。但正是因为甲骨的价值如此之高,市场上赝品也是众多,特别是有些高仿,很能迷惑人的眼睛。

一般来说。甲骨的辨伪,主要在于三方面。

第一是看材料,就是看骨头到不到代。骨头成为化石。需要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时间,夏商时代至今不过三四千年。骨头离“化石”还差得很远。但是,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甲骨文的骨头和新骨差别也是十分明显的。

楚琛把十块甲骨一一仔细看过,从骨头的颜色、包浆、土沁、质感、重量等等方面都可以确定是真品无疑。

第二是看刀口。就像楚琛眼前的这十块甲骨上的文字,刀口都非常锐利和利落。因为当年都是在新骨上刻字的,而新骨都很有柔韧性,楚琛手中的甲骨上的甲骨文的字口特征,都是新骨的字口特征,尖锐,可以弯曲,可以呈直角。

不仅如此,由于骨密质里肯定有脂肪,骨松质里都有骨髓,这些东西都会自然地渗进刀口里面,所以,楚琛可以明显看到刀口里也有油性和包浆。另外,古人是直接在骨头上练字的,所以甲骨文也有一种很独特的韵味。

而现代人从小到大都是在纸上练的字,因此,不说其中的韵味,就算是字型、布局就很不一样。

最后一点,古代的甲骨是用来占卜时用的,当时的占卜可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因此,占卜用的骨头当然也很重要,甲骨文中,就有某某进献甲骨的记载。

因此,楚琛仔细辨识不难发现,每一块甲骨都有明显的加工痕迹,既要对骨头进行切割,又要对表面进行处理,这些特点,很难有仿品能够做的到位。

另外,加工骨头的时候,骨头里面的脂肪和骨髓肯定会渗出来,这样经过几千年时间的自然演化,其独特的特征也不是作伪者那么容易就能仿制出来的。

最后,楚琛又仔细观察了其它的细节,证实这十块甲骨确实都是真品无疑。

证实了这些甲骨都是真品之后,众人又来到放置经文的地方,把一百多本经文都一一检查完,发现同样也都是真品。这让楚琛都高兴之余,也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它们都带回国。

只是这其中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场的基本都知道那些甲骨和经文的价值,可以说每个人都想把它们都收入囊中,而且这些人最少也都是千万富翁,家产几亿甚至几十亿的也不鲜见。

更别说,昭田常介看到这些甲骨和经文时,那两眼发光的模样,接下来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就不用多说了。

半个小时的时间看起来多,但楚琛他们鉴定这些甲骨和经文的时间,都要将近二十分钟了,剩下还有三十多件拍品,如果要仔细鉴定的话,十分钟的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

于是楚琛他们连忙分散开来,找到自己中意的东西看了起来。

楚琛首先注意到的是一个胡人驭驼灯,这个铜灯由底座上的骆驼、骑在骆驼背上的胡人及被擎起的灯盏组成。

在长方形底座上站立一只昂首垂尾的双峰骆驼,四肢修长,身姿稳健。温驯和顺。一胡人双脚后夹端坐于驼身,双手稳稳地握住套接灯柱的环。中间着插着灯柱和圆形灯盘。

胡人面庞滚圆,颧骨高突。两颊莹润,双目细长微上挑,宽鼻阔口,为北方游牧民族典型相貌特征。

从高大憨厚的骆驼以及胡人习于驼背生活的姿态之中,都可以看出其散发着浓郁的草原风情。整个青铜雕塑构思奇巧,制作精致,底座、骆驼、人物与灯柱、灯盏浑然一体,为典型的战国时期的工艺。而且两千多年还能够保存的这么完好,也算颇为难得。

不过。这个胡人驭驼灯虽好,但吸引楚琛注意的,却并不是铜灯本身,而是托盘里面,被一些杂质掩盖起来的一层油性物质。这层油性物质透明而且无味,就像是个透明的果冻,摆放在这个明显是出土的铜灯里面,明显就是眼前这个铜灯的燃料。

只是,烛油能够从战国保存到现在。实在有些令楚琛难以置信,而且,这种烛油还如此的特别,他一时间有些想不出。这层物质到底是什么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