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人生 > 分节阅读 207

分节阅读 2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价格比市场价高一些,不过刚才交易的时候,给了我百分之五的折扣,不但没亏,还赚了一点。再说了,我刚才说这东西是送给师傅的,也就不用计较这些了。”

以价值而言,青玉远不如羊脂玉、白玉,如果这支如意的材料换作相同品质的白玉,那价值估计翻上五倍都不止,不过除去价格因素外青玉也有其自身的特征。

青玉的块度一般比较大、而且质地细腻、温润、油性好,同时,有一部分青玉由于致密交织的结构,具有非常好的韧性,是制作薄胎器皿的重要原料。

而且刚开始的时候,青玉的使用量也比白玉大,直至汉代,白玉开始受到重视,以至到现在,白玉的价格是青玉的好几倍。

不过因为和田白玉资源的枯竭与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再加上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国民“君子爱玉”的情节被激发,收藏和田玉的人群不断增长,现在青玉已经逐步被世人慢慢的重视起来,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

“琛哥,你还真打算把这支玉如意送给我爷爷啊”刘思哲有些惊讶的问道。

楚琛呵呵笑道:“我当着大家的面,说要送给师傅,怎么可能反悔”

刘思哲闻言嘀咕道:“难怪我爷爷会这么喜欢你,又让这些人有了好印象,又讨了爷爷的欢心,琛哥,你还真是个人精啊”

楚琛随手给了他一个脑瓜子,笑骂道:“什么人精不人精的,我的心机有那种重吗”

刘思哲嬉皮笑脸的说道:“嘿嘿,开个玩笑嘛”

正当两人说笑的时候,台上又拍完了两样东西,一件玉梳子还有一支毛笔,分别以一万五和一万二成交。

不过接下来的拍品让所有人都提起了兴趣,楚琛更是轻咦了一声:“倒流壶”

倒流壶,又称倒灌壶、倒装壶,是瓷器当中的一种独特的种类,由于其设计巧妙绝伦而闻名于世。

倒流壶的壶盖为不可打开的虚设盖,装酒时需将壶倒置,酒由底座的小孔注入。当放正壶之后,注酒孔处滴水不漏。其奥秘在于壶中有两个隔水管,一个通壶腹与壶底的小孔,由于壶腹的隔水管上孔高于最高酒面,当正置酒壶时,注酒孔处不会漏酒。另一个隔水管在壶嘴处,同样的原理确保入酒时酒不溢出。

目前发现最早是宋代时期耀州窑青釉剔花倒流壶,展出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被誉为“华夏第一壶”。

“大家没有看错,此壶正是北宋耀州窑青釉倒流壶。”陈大有为大家介绍道:“此壶高十六公分,整体似一梨状,上部作双蒂式假壶盖,系虚设,不能打开。顶端与腹一侧置飞凤式提梁,凤首指向的另一侧贴塑母子狮。母狮张口作壶流,子狮在母狮腹下吸吮,造型生动、逼真。”

“肩腹之间装饰乳钉纹、垂三角纹各一周。腹部刻缠枝宝相花纹,下刻仰莲纹一周。刻花技术熟练,刀锋犀利,线条活泼流畅,布局适宜。底心有一大孔通腹,倒置可灌水,正置滴水不漏。腹下附圈足,略外撇”

还没等陈大有讲完,台下就有人打断道:“老陈,这东西有问题吧,我怎么觉得和博物馆里的那只一模一样啊”

对于那人打断自己的话,陈大有到也没有生气,笑道:“我说老全,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心急啊,这东西外形确实和博物馆里的差不多,不过博物馆里的那只通高是十九公分,这只是十六公分,而且那只是剔花,而这只是刻花,至于其他的,你们自己上来看吧,东西真不真,我这也不能打包票的。”

等陈大有说完,大家呼啦一下都站起身来,坐在前面的,更是直接就跑上台,看了起来,不过马上就摇了摇头下台了。

接下来,众人一个一个轮流上台,不过绝大部分人都好像对此壶不是很看好,不过现在是拍卖会,也可能是故布疑阵。

因为时间的限制,很快就轮到了楚琛,他把壶拿到手中,先是迅速的粗略一看,只见此壶器形完整,包浆喜人,显然是经常把玩所致。此壶胎为铁灰色,外施化妆土,并有含有黑色铁质小颗粒和气孔,这很符合当时耀州窑的时代特征。

釉质莹润透明,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器物反面挨近足部及底部呈现漏施釉的状况。这些漏釉的露胎处,呈现出一些酱色的氧化铁所造成的小斑块。器身之外的下部釉薄处,隐约透露出一些淡褐色,这是因为胎土中所含铁的成分较高的缘故。而这些,都是符合当时的工艺特征。

另外,此壶的装饰手法为具有浮雕特征的刻花,刻花工艺宋初偏晚出现,此期已经达到最高水平,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刻花又称“偏刀”,即先用刀具垂直刻出纹样的轮廓线,再在其旁用刀具余刻,然后剔掉直刻和斜刻后夹在刀痕中间的地子,使纹样突凸,施釉少剖浇后呈现出花纹清晰、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的效果,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此壶的刻花手法高超,把壶上的花卉刻画的栩栩如生,摇曳多姿,已经差不多是宋代刻花的最高水平,颇为难得。

最后,楚琛用手指在壶体轻敲,声音清脆,正所谓“击其声,铿铿如也”,至此,就算不用异能,他也已经能肯定,这应该是一件真品,而且几百年下来,品相还如此完整,可以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第三百二十章拍卖会三

虽然楚琛已经有分的把握确认这是一件大开门的物件,而且他开启的宝觉,也在提醒他此壶应该是件老东西,不过安全起见,他还是使用上了异能。

“琛哥,这只倒流壶你觉得怎么样”楚琛回到座位上,刘思哲就小声的问了一句。

“怎么,你对这只壶有兴趣”楚琛问道。

刘思哲摇了摇头:“不是,我看这只壶确实具有北宋时期耀州窑的典型特征,不过它太新、太完美了,给人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而且此壶和博物馆里的那只器型差不多,我觉得这物件儿实在是有点妖啊”

楚琛呵呵一笑道:“你说的我也有感觉,可惜只有两分钟的鉴赏时间,如果能多看几眼,估计就可以确认了。不过北宋耀州窑的倒流壶毕竟比较少见,一会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我就买下来玩玩。”

现在毕竟是在参加拍卖会,虽然两人说话声音很小,不过也不能保证一定没有被其他人听到,再说了,鉴定时间不过两分钟而已,如果楚琛把真品的特征都讲出来,那就实在太惊世骇俗了。

陈大有环顾了一下四周,见没有人上台了,就开口说道:“好了,想必大家都已经对此壶有了印象,废话我也不多说了,北宋耀州窑青釉倒壶一件,起价拍价五万块,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一千,现在开始竞拍”

大家一听,居然起拍价只有五万,当即就明白。估计拍卖前的鉴定对此壶也有疑问,再加上许多人对此壶的印象不是太好。一时间现场陷入了沉默之中。

“五万一”

等了好久,都没看到有人出价。正当陈大有准备宣布此件拍品流拍时,坐在前面的一位中年男子报了个价格,这让陈大有不由的松了口气,对他来说再怎么样都不会想要流拍,毕竟流拍一件,那就意味着少了一份中间费。

有了开头,报价声就开始此起彼伏,不过大家的报价普遍都很谨慎,到了八万。还在报价的基本就寥寥无几了。

“八万一”楚琛开始第一次报价。

经过上午的表现,楚琛在圈子里站稳脚跟的同时,名气也算打出去了,大家一看楚琛都开始报价了,顿时好像给了他们信心,一个两个都开始拍了起价来,眨眼间就把倒流壶的价格推高到了十五万,这让楚琛只能摇头苦笑不已。

“还真是成名的烦恼啊”楚琛暗自叹了口气,不过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不能避免的,当然,成名了也有相应的好处,就以古玩店来说。客人肯定愿意到更有保证的店里购物,而保证,就体现在古玩店老板的名声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