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鉴宝人生 > 分节阅读 104

分节阅读 10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行了,我没意见。”

“那行,对了,福全婆娘那边你也别操心了,我村里叫了人,一会让他们帮着抬到学校那边,就行了。”

“这怎么好意思,我站在一边看着不大好吧”楚琛有些迟疑的说道。

老村长挥了挥手,说道:“琛娃子,我知道你实诚,不过不谈你帮村里修路这事,你负担了福全婆娘的医药费,她也是我们吕家村的村民,我们这些人,帮这些忙那是应该的。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咱们去吃早饭吧。”

听了老村长这番话,楚琛对这件事情也就不再多说,再说就是伤感了。

吃完了早饭,估摸着楚雨兰应该也起床了,楚琛就给她端了一碗早饭回去。回到家,楚雨兰果然已经在洗漱了,楚琛招呼了她一声,就拿着纸盒子回到房间,准备布置一下,然后把圆洗放到里面。

因为东西实在太贵重了,楚琛害怕一会走路的时候,颠簸磕碰到,所以布置的非常仔细,足足花了半个小时,他才觉得满意。

楚雨兰吃完了早饭,见房门没关,就进来想问一下楚琛今天的行程,只见楚琛正在把圆洗从箱子里面拿出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到纸盒里面。

看到楚琛现在郑重的神色,楚雨兰害怕自己走路打扰到他,就一动不动的站在门口。

“雨兰,你站在那里干嘛啊”

东西安放好之后,楚琛抬头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楚雨兰,见她那小心谨慎的模样,就觉得有些奇怪。

“哥,我刚才看你正在放东西,怕打扰到你。”

楚琛呵呵一笑,说道:“过来吧,你也不用这么小心,我的胆子还没那么小。”

楚雨兰闻言,高兴的走到盒子前,好奇的看了看盒子里的那只圆洗,而后满脸惊讶的说道:“哥,这不是天青釉的圆洗吗”

“是的,没想到小兰你现在也懂古陶瓷啦”楚琛笑道。

楚雨兰闻言有些羞涩的说道:“我只是对这些感兴趣,刚刚学了没多久,现在不过是稍微懂一点点。”

楚琛闻言高兴的说道:“呵呵,小兰你对古陶瓷也感兴趣了吗这很好,这里面可是包蕴着许多我们民族的古老文化,你慢慢研究下去,会越来越喜欢的。”

看到楚琛这么高兴,楚雨兰脸上不由的泛起了笑容,她之前之所以会学习陶瓷方面的知识,也是因为当初在西京看到那只珐琅彩碗,觉得非常漂亮,就感到了一些兴趣,回家之后,就买了几本书看了看。

第一百六十二章经验

现在看到楚琛对她学习这些,这么高兴,让她心中感到激动的同时,也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方面学好,不让楚琛失望

“哥,我看你这么小心,这只天青釉圆洗不会就是大名鼎鼎的汝官窑吧”

“小兰你猜的不错,这只圆洗就是汝官窑的。”

“真的啊”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猜测,不过听到楚琛肯定的答案,楚雨兰脸上也不由的现出了惊讶之情,不由的就想上手看一看。

“哥,我能上手看一看吗”楚雨兰有些弱弱的问道。

“呵呵,这有什么不可以的。”虽然东西确实比较珍贵,不过楚琛也没有谨小慎微的地步,对于楚雨兰的要求,当即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谢谢哥”

楚雨兰甜甜的应了一声,而后还特意问楚琛要了一副手套,戴上之后,才开始拿起圆洗仔细观察起来。看了片刻,她的脸色就渐渐的变了,眉头微皱,带着几分赞叹、惊喜和痴迷,到最后她的脸上又带了一丝疑惑

“哥,我看书上写的,汝窑的器皿,胎是香灰胎,可是我怎么看不出来啊”

楚琛呵呵一笑,说道:“小兰,你观察的是很仔细,不过你要知道这只圆洗,是“满釉裹足支烧”的汝窑瓷,它是没有露胎之处的,而且就算是垫烧的的汝窑瓷虽有露胎处,咱们现在来看,看上去也应该是“铜骨”了。”

“啊什么叫做“铜骨”啊”楚雨兰有些傻眼的问道。

楚琛为她解释道:“赵汝珍的古玩指南里面,有“铜骨”的描写,“其未上釉者称为铜骨,因其土掺有金属故呈淡红色,颇似羊肝。”,“故常有无釉之处,其色若羊肝之胎骨、当时风尚;颇以现有此种现象者为美观,故极重视之。””

“那为什么会变成“铜骨”呢”楚雨兰好奇的问道。

楚琛呵呵一笑,说道:“其实这也很简单,咱们知道宋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确实是对的,不过这种定义,只是在北宋时期及以后的短期内是非常正确的。”

“经过这九百多年的历史,周围环境中的尘、土等物质容易和胎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这种“香灰胎”也从表面现象转变为实质的内在,其未上釉的表面已成为“铜骨”,而这种现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仿制起来也相当的困难。”

“小兰,你也知道现在一件汝官窑的完整器非常的难得,因此咱们现在一般说的“香灰胎”,不过是对汝窑瓷的新的断面进行观察得出的结论,所以你以后遇到有汝官瓷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比如,下次你遇到一件汝窑瓷,别管卖的人吹的如何如何天花乱坠,只要看到器身上磨损之处呈“香灰胎”,那买的时候就要小心了,这种情况八成就是作伪的。”

听完楚琛的这番话,楚雨兰不由的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哥,你说的真好,不过你说的这些,在我买的书上面都没有写,是不是我买的书不对啊那我应该怎么挑选这类书籍呢”

楚琛笑道:“对不对咱们先不去说他,你说说当初是怎么买书的”

“我就是选那些厚的,而且介绍比较全面的书,只要出版社没问题,就会买了。”楚雨兰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小兰,如果你只是想了解一下或者是初学者,那么这样选书到也没什么不对,不过如果要想深入研究,那这样大而全的书,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各个时代的陶瓷,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就算是一个时期的前、中、后期也会有所差别。”

楚琛解释道:“就像是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中后期就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所以咱们如果要研究古陶瓷,光看一本书是不够的,还要多看书,多做对比,并根据各本书中对同一时期作品的描述,来总结这一时期的作品的共同特点。”

“当然,并不是每本书上的东西,都是正确的,有的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有的是因为作者本书的功力不到家,以致于写的东西并不正确。”

“像晚清时期,陈原心写的玉纪,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好书,对古玉的古玉业界影响甚大,其中的真知灼见为之前历代文人所不能及。但是因为他所在年代的科学的局限性,有些知识,以咱们现代的眼光看,无疑是错误的。”

“像这样的书,本身写的东西很不错,但又有错误之处,所以看的时候咱们就要多动动脑子,以免受其影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