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矿产之王 > 分节阅读 247

分节阅读 2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她以后就可以专门负责扫地,一个月最少也有三十万基普的收入,不比你们在田地里干活好吗”

那个女的竟然也会中文,问道:“我真的可以每个月挣30万基普”周子夜点了点头,她高兴地说道:“还是我们汉人好啊,我可从来不敢想每个月可以挣这么多钱”

“你是汉人”

“我是果敢人,也是汉人。”

周子夜笑道:“你放心,以后所有的人都可以过上好日子,最迟明年开始,你们就可以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

沿着凹凸不平的碎石路一路向内行进,两边除了偶尔出现的村落,大部分都是热带雨林的风景。一条小河道从森林里曼延流下,水流清澈。

每到一个地方,车队都会停下来,设计人员都会向周子夜和陶都详细介绍此地的详细规划,看着这立体的设计图,陶都的眼里满是激动,想着这样的美景会在自己的手里变成现实,他就恨不得工程现在就马上开始。

在最里面的山谷汇集处,车队在半山停了下来。上面已经没有了路,站在这里,整个山谷几乎都在视线之中。从山谷的入口到这里,整个面积差不多有四十平方公里,长度有十五公里左右,宽度最宽处超过五公里,最窄处只有一公里不到。

两位总设计师之一的香港建筑师协会副主席康利安拿着一副军用望远镜看了许久,才说道:“在这里建造起一座崭新的城市,想到这里,都会让我激动不已。周总,我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早日实现我们的宏图,能够在离世之前亲眼看一眼这座城市,我都死而无怨。”

“康教授你放心,资金方面没有任何的问题,启动工作随时就可以开始。有国内的建设工程公司参与,建设速度绝对会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不过想早日实现城市功能一体化,一切都还要依靠你们这些专家多多费心了。”

“我们一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看着周围的所有人都是一副激动的样子,周子夜丝毫不怀疑他们建设好这里的决心。能够从无到有建设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这不仅是自己,更是所有人的理想啊。

他在金三角只待了一天,第二天就直飞泰国的曼谷,在那里,将有一场高规格的签约仪式在等待着他。除了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四个国家的商业部长,还有东盟秘书长,东盟经济部部长共同出席的签约仪式,周子夜作为发起人,主要出资人,将会在这场签约仪式上毫无保留地被宣传出来。

根据媒体的报道和王勇他们的了解,现在在曼谷聚集了无数的媒体工作者,所有人都期待着这场经济盛会的开幕,而全球的无数经济学者也在各个场合评价这种新的经济模式。

无数的经济学者高度评价了这种新的开发模式,但是同时也指出这种开发模式却很难复制。首先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发起人,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更需要一个强大的基础实力,否则的话,可能只是给所在国做了嫁衣。同时,所有人也警告那些穷国,别期待着这种模式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实行,警惕以这种模式兴起的新的欺诈模式。

因为这种巨额投入的开发,会因为发起人的经济实力不够,衍生出在金融市场的募资,可是在资金链不安全的时候,很容易引起整个开发计划的崩溃,留下一堆乱摊子。

更重要的是,中国有十三亿人口,东盟有六亿人口,加上周边的印度和日本,这片区域的辐射的人口数量达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而在其他地区,没有这么多的人口,就很难保证这种开发的巨额回报。

看到这些论点,周子夜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经济专家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虽然他们还没有了解到这种合作的细节的问题,但是对于衍伸出来的各种问题,都已经有了细致的预测和分析。这种能力,周子夜自己都不具备,他可能会在事情发生了以后,依靠自己的经验找出解决方法,但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预测。

现在看到了这些新闻,他立即吩咐所有的信息收集员,将全球几乎所有关于经贸区建立的新闻都搜集了起来,加以整理,期待从中间找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为自己所用。

第344章 自由都市区

在投资界,一个好的点子,或者说一个好的发展方案,远远比不上一个好的执行团队。因为方案任何人都可以想的到,但是如何坚定顺畅的执行下去,才是真正的难题。

在阿里之前,做电商的也不少,他们比阿里更具有时间优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里,却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被市场淘汰。

但是在管理界,在本身具有一帮非常完善的管理团队的时候,一个好的方案,或者一个好的点子都会促使管理的效能有大的提高。

经贸区的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因为除了外交权,这里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要像一个国家的管理那样从上到下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蒋金龙虽然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那是建立在有一套完善的机制上面,他做为一个螺丝钉,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但是现在,他需要从无到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这需要耗费他大部分的精力。

一套管理模式的建立,绝对不可以照搬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模式,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周围环境不同,都影响着每一个政策的建立。

经贸区筹委会从美国,欧洲,内地和香港澳门,请来了各方面的专家。借鉴了拉斯维加斯,摩纳哥,澳门的管理模式,终于建立了一套属于经贸区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仅仅为了这一套管理方案,周子夜就耗费了不下于五百万美元。

蒋金龙在这无休止的研究中,与各方面的专家不停探讨,每天休息不到五个小时。虽然很累,但是他却很满足,这种成就感远远超过了他作为一个副市长的满足感,在这里,他才真正体会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所在。

虽然这个经贸区的创始人是周子夜,但是灵魂人物却绝对不是他。只要有钱,这里有没有周子夜都是一个样,但是如果没有了蒋金龙,这个经贸区的工作就会完全停止。每一个决策,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蒋金龙,这也造成了经贸区的真正主人,其实是这个一开始谁都没有在意的中年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