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崛起1796 > 分节阅读 160

分节阅读 16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先期如果能取得在婆罗洲的驻兵权便行了,至于其他的都可以往后放。

高鸿信也相信,兰芳共和国肯定对这点非常欢迎,毕竟他们现在最棘手的问题便是西方的骚扰。

有了中国的驻兵的话,西方国家肯定会收敛,这时如果还有国家进攻兰芳的话,那么便是与中国为敌了,就要准备迎接中国的怒火了。

兰芳共和国的安全便有了最大的保障,这个效果要远远大于对中国称藩。

为了显示自己对兰芳共和国的重视,高鸿信决定亲自召见这次的使节。

这次兰芳的使节是刘台二,他是兰芳共和国除了宋插伯之外的二号人物,也是宋插伯最信任的人。

刘台二看起来不到五十岁,身材不高,长得很粗壮,此时他都头上还留着清朝的辫子。

“刘先生,也许你该将头上的辫子个剪掉。”高鸿信笑着说道。

刘台二此时看着还有些拘谨,听了高鸿信的话,赶忙说道:“臣在海外,对于中原此时的习俗不太了解,请陛下见谅。”

“哦,看来现在国内与婆罗洲的交流还是很少呀等我们双方条约签订之后,双方的交流肯定会大增,以后兰芳的习俗肯定会改变的。”高鸿信笑着说道。

“陛下英明,兰芳臣民无时无刻不心慕华夏。”刘台二听后说道。

第三百一十八章 落定

更新时间2015529 11:07:13字数:2151

“给朕介绍一下兰芳的现状吧”高鸿信说道。

“臣遵旨”

刘台二接着说道:“陛下,现在兰芳说是一个国家,其实更像是一个公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我们之所以团结起来组成这个国家,实在是南洋那边的西洋国家对婆罗洲虎视眈眈,时刻想要占领。即便是现在国家建立了,兰芳的军事实力也弱的可怜,我们又不能强行征兵,否则人心便散掉了,这也是大清的时候我们派人来北京称臣的原因。”

高鸿信听后点了点头,感觉与自己了解的情况基本差不多,说道:“这也是你们现在来的原因。”

刘台二听后脸色有些尴尬,毕竟高鸿信说的是实情。

“陛下”刘台二担心高鸿信不接受兰芳的称藩。

“你别担心,兰芳毕竟是海外华人建立的国家,朕怎么可能不接受你们的称藩的请求。”高鸿信接着说道。

刘台二听后很激动,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目标这么轻易便达成了。

“你先别高兴的太早,条约可以签,可是朕有几个条件。”高鸿信的话打断了刘台二的思绪。

刘台二听后生怕高鸿信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心里很是紧张。

“不过你放心,绝不是什么苛刻的条件。”高鸿信猜出了刘台二的心思。

“陛下请讲。”刘台二说道。

“朕希望兰芳国能将兰芳的军事权,外交权交给中国。”高鸿信开口说道。

刘台二听后沉默了,军事权、外交权可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个权利,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是没有想到华国的要求会这么多。

对于兰芳来说一旦失去了军事权、外交权,其实已经不算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只是保留了国家的名义罢了。

但刘台二并没有打算拒绝,或者讨价还价,其实在来中国之前,宋插伯都已经交代过了底线。

对于兰芳来说这个国家的存在紧紧是为了保证婆罗洲华人的利益,如果中国可以保证的话,他们甚至可以内附成为华国的一个省份。

现在高鸿信的条件甚至远远没有到内附的程度,只是想要军事权和外交权,兰芳还作为一个国家保留着,并且还保留着地方治理的权利、官员任命、税收等重要的权利。

“朕也不想瞒着你,朕其实有吞并兰芳的打算,不过考虑到影响朕决定将兰芳内附的时间拖长,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高鸿信接着说完,然后看向了刘台二等着他说话。

“陛下,我们兰芳的臣民本来就是天朝的臣民,内附其实也理所当然,只要陛下什么时候有要求,我们兰芳一定遵从。”刘台二听后说道。

高鸿信听后笑了起来,说道:“很好,朕过后会让外交部与兰芳签订条约,以后兰芳便是中国的藩属国,如果有哪个国家敢入侵兰芳的话,朕的军队可不是吃素的。”

刘台二听后彻底松了口气,皇帝的承诺才是他想要的。

第二天,陶澍代表中华帝国,刘台二代表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双方在外交部签订了中兰友好同盟条约条约内容如下:一、中华帝国为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宗主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向中华帝国称臣;二、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公民在中华帝国境内,享有与中华帝国臣民同等待遇;三、中华帝国臣民进入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境内需要遵守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制定的法律;四、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法律制定需要上呈皇帝陛下御览,并批准;五、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将军事权、外交权,完全交由中华帝国;六、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不保留军队,国内只保留维持治安的警察队伍;七、如果兰芳遭到敌国进攻,国家安全由中华帝国驻军保护,同时,中华帝国军队有在兰芳的有限征兵权;附:有限征兵权是指中华帝国在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国内征兵每三年一次,并且人数不得超过一万人。

整个条约很符合高鸿信的要求,兰芳对于这份条约也很满意。

条约签订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与朝鲜国、日本国不同,是中华帝国真正的附庸。

这份条约签订之后,西方国家在北京的大使第一时间便将这个消息传回了国内,同时也传给了各自东印度公司。

毕竟如果此时与兰芳爆发战争,无异于与中华帝国宣战,这些国家可不是英国,哪怕是英国也不敢轻易与中国宣战。

虽然荷兰曾经号称海上马车夫,但是现在已经没落了。西班牙也一样,无敌舰队的辉煌也只存在于过去。

葡萄牙、法国等国家同样不敢对中国宣战,况且现在两国在远东已经没有什么地盘了,对于兰芳这个国家根本不关心。

其实,对兰芳真正垂涎三尺的国家是荷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大本营便在爪哇岛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

荷兰数百年来不断向爪哇岛四方扩张,而北方的婆罗洲便是重中之重。

现在婆罗洲被兰芳占据,兰芳又成为了中国的藩国,荷兰以前的政策便没有了用武之地。

荷兰第一时间选择了退缩,荷兰的表现也完全符合他们在历史上的表现,历史上荷兰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