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崛起1796 > 分节阅读 159

分节阅读 15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令陶澍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朝鲜王世子觐见天子,天子再一次将接待与谈判的任务交给了陶澍。

现在连陶澍都开始有些相信朝廷内外流传的一个流言了,人们都说天子对陶澍格外的看重,眼见便又是一个宠臣。

不过相对于宠臣陶澍更加的喜欢做能臣,能够得到皇帝的看重,以后陶澍便能大展拳脚,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朝鲜不同于其他国家,作为中原王朝的铁杆藩属国,朝堂上下的官员都格外的重视,陶澍也直接来到了通州迎接李昊一行。

“殿下,臣陶澍将负责您来京期间的接待,您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吩咐我,我会尽量满足。”陶澍对正一脸兴奋的四处打量的李昊开口说道。

“陶大人客气了,那我们一行就拜托陶大人了。”李昊回过神来,脸色一整开口说道。

李昊最为一个国家的王世子,素质自然还是有的。

“王世子,请进程”陶澍对于李昊的反映很欣赏,开口说道。

一行人进城之后,陶澍将李昊等人安排在了迎宾馆,然后便进入紫禁城。

“陛下,朝鲜王世子一行人已经被安排在了迎宾馆,接下来如何应对朝鲜使团请陛下明示。”陶澍说道。

“那个李昊怎么样”高鸿信开口说道。

“应对得体,气度不凡,朝鲜不愧是学习天朝礼仪最完备的国家。如果以后他能够在朝鲜当政的话,朝鲜国力肯定会有所增长的。”陶澍想了想说道。

高鸿信听后笑了,对于这个李昊,高鸿信丝毫没有听说过。他身为历史学系的学生,就算学习再差朝鲜主要的国王还是知道的,因此高鸿信很怀疑这个李昊根本就没有做过国王。

“嗯,对于朝鲜使团要安排周到,明天朕会召见李昊,等召见完成之后,你便负责与他们谈判,我们这次的目标便是在租借朝鲜的济州岛,同时在租借朝鲜的一个港口作为我们海军的军事基地。”高鸿信对陶澍说道。

陶澍听后想了想,说道:“不知道陛下向租借那个港口”

“釜山”高鸿信直截了当的说道。

“微臣明白了,微臣一定完成陛下交代的。”陶澍保证道。

高鸿信听了陶澍的话,笑着说道:“这几次的事情你办的都很好,等这件事办完之后,朕打算将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成立外交部,倒是你便是尚书”

第三百一十六章 陆续签约

更新时间2015527 5:14:15字数:2128

陶澍听后虽然脸上没有表现,可是心里已经兴奋难当。

“想笑便笑出来吧”高鸿信说道。

陶澍听后不禁莞尔,高鸿信做皇帝与与以前的大清皇帝不同,要开明的多,经常与臣子们开玩笑。

“臣谢陛下隆恩”陶澍说道。

“先别着急谢恩,你得先办成这件事再说。”高鸿信说道。

“臣明白”陶澍明白,这件事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难度,朝鲜王世子如果有自知之明的话,肯定会同意,与中国交恶的代价他们可是承受不起的。

第二天的接见便没有什么波澜,毕竟双方暂时还没有什么矛盾,高鸿信对于朝鲜使团这次访问的期待,主要集中在两个港口的租借。

陶澍与朝鲜使团的谈判,进行的很顺利,对于中国要租借济州岛,李昊有些不明所以。

济州岛李昊是知道的,对于朝鲜国内的君臣来说,那只是一个蛮荒之地,唯一的作用只是养马。

租借济州岛对于朝鲜来说还赚了,朝鲜每年还能获得不菲的租金。

但是对于釜山的租借李昊却很迟疑,釜山可不是普通的城市,他可是只比汉城稍逊一筹的大城市,更是朝鲜对外贸易的制定港口。

不过李昊也不敢直接回绝,只能说他不能做主,必须要回国禀报给父王,然后才能决定。

陶澍本来以为很简单的事情,没有想到最后却没有预想当中的顺利。

“哦,李昊对于釜山还是不松口”高鸿信皱着眉头问道。

“回禀陛下,釜山是朝鲜仅次于汉城的大城市,李昊说他不能做主,只能等回国之后禀报朝鲜国王定夺。”陶澍开口说道。

高鸿信听后想了想,觉得这件事也有道理,他也没有想到现在釜山就这么繁华了。

“既然如此,那么便先将条约签订,先确定济州岛,至于釜山”高鸿信沉吟着。

过了一会儿,说道:“先让朝鲜王世子回国,看看朝鲜国内有什么反映,然后再说吧。”

陶澍听后松了口气,说道:“臣遵旨”

很快陶澍便于朝鲜方面谈妥了条约,双方在理藩院签订了中朝明定藩属友好条约。

条约规定:

一、朝鲜王国为中华帝国藩属国,朝鲜国王或者王世子每过十年便需要来北京觐见皇帝陛下;二、朝鲜王国租借济州岛给中华帝国,中华帝国每年付给租金十万银元;三、朝鲜王国需要再租借一个港口城市给中华帝国提议为釜山;四、朝鲜王国对中华帝国商人开放贸易,税收制度与中华帝国国内持平,并且朝鲜亡国国内不得私自增长税收;五、中华帝国公民在朝鲜王国国内享有治外法权;六、朝鲜王国公民在中华帝国享受与中华帝国国民同等待遇;条约签订之后,先由内阁审议盖章,然后高鸿信加盖玉玺,有官员随同朝鲜使团回朝鲜,等朝鲜国王加盖大印之后,条约才正式生效。

陶澍并没有跟随朝鲜使团前往朝鲜,他要担任新成立的外交部的尚书。

陶澍也终于更进一步,官职达到了正二品。

对于外交部的成立,还是有些波澜的,毕竟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一个机构,大臣们觉得为招待藩属国而专门成例一个部门很浪费,因此很多人都反对。

陶澍着实捏了一把汗,最后还是高鸿信坚持才成立的,因此很多大臣都觉得这个部门是皇帝专门为陶澍成立的。

同时,令陶澍烦恼的事情是,关于他的流言更加的泛滥了,他也越来越有宠臣的趋势了。

李昊回到国内之后,朝鲜国内对于李昊与中华帝国签订的条约议论纷纷。

朝鲜自然也有有识之士,对于租借济州岛和一个港口给中华帝国坚决反对,另外中华帝国在朝鲜其他的权利也严重损害了朝鲜的利益。

长久以来朝鲜国内都存在两个派别,一方亲近中原王朝,一方对中原王朝保持敌意。

现在中华帝国要做的便是尽量的扶持亲中派,打压对中国保持敌意的官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