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崛起1796 > 分节阅读 143

分节阅读 14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且如今地盘是打下了,可是要控制这些底盘不是光有兵便可以的,高鸿信还要安排官员来治理,这些需要高鸿信坐镇。

当然这些事情不可能都要高鸿信亲力亲为,孔志尚在盛京被攻破之时便率领着数百已经定好的官员赶往盛京。

“岳父,如今前线进展顺利,今年内我们的不对就能推进到原来满清与沙俄的边境,不知道我们的官员能不能在明年开始就任治理。”高鸿信问出了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

“回陛下,明年的话,时间可能有点紧,陛下您也知道这边对于关内的人来说都是苦寒之地,官员们如果不是想当官想疯了,也不会来这边,现在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数百的官员,可是这对于如此广大的地盘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孔志尚听后说道。

高鸿信听后点了点头,现在只有他知道东北这块地方土地是多么的肥沃。

“虽然现在这片土地还很荒芜,不过这只是暂时的,这片土地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最肥沃,最适宜耕种的土地,甚至连水稻都能有很高的产量。”高鸿信看着孔志尚说道。

孔志尚听后有些惊讶,对高鸿信所说的话有些难以置信。

“陛下,您确定您说的是实情”孔志尚问道。

“朕非常确定,现在盛京、吉林、黑龙江因为清廷柳条边的限制,地广人稀,因此此时才会如此荒芜。如果一旦打量的内地百姓涌入,那么东北的真正潜力才会被激发,人们才会意识到这片土地是多么的富饶。”高鸿信听后坚定的说道。

东北地区水绕山环、沃野千里,土质以黑土为主。

南面是黄海、渤海,东面是日本海清廷将日本海分为两块,靠北为东海,靠南为南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东北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东北平原具体可分为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东北拥有宜垦荒地1亿亩以上,潜力之大国内少有。

高鸿信有后世的参考,知道小冰河期已经过去,东北的以后注定会成为天下有一个产量大区。

孔志尚见高鸿信说的如此笃定,知道他肯定不会无的放矢,心里对东北也看重起来。

“皇上,虽然如此,可是这并不足以说服那些观念已经固定的士子官员。”孔志尚想了想还是说道。

高鸿信听后知道孔志尚说的是实情,说道:“这样吧,对来东北任职的官员给一些优惠,比如说升迁上,在二十年内只要是在东北任职的官员,以后在升迁上会优先考虑。”

孔志尚听后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英明,如果如此的话,来东北任职的人确实会大大增加。”

高鸿信想了想,说道:“这样还不够,有的官员有可能会把这当作一个敛财的地方,对帝国以后的发展不利,因此朕决定以后在整个东北地区划分省份,并且设立总督。”

孔志尚听后问道:“现在划分省份是不是有些过早”

“按照人口与繁华程度来看确实有些早,不过一旦划分了省份,那么便意味中央已经不再将这里当作蛮荒的流放之地,有了这个看法之后,相信官员们心里想法会有所改变,也会有长期留下去的打算。”高鸿信解释道。

孔志尚听后点了点头,他认为高鸿信说的很对。

高鸿信向既然这次要划分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为何将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的区划也一并调整,虽然这些地方还没有控制在自己手里,可是有了这个诏书,并且将版图以及行政区划形成法律,那么就会给中华帝国的版图披上神圣的外衣,到时候一旦有人侵入这些地区,即使没有控制在自己手里,自己特有理由干预。

想到便做,经过一晚上的考虑与权衡,高鸿信打算将以前清廷的黑龙江副都统辖区,一分为二,改为黑龙江省、与兴安省,黑龙江省治所为瑷珲,兴安省治所为齐齐哈尔城。

吉林将军辖区一分为三,库页岛设置北海省,治所为庙街。吉林北部与乌苏里江东部设为东江省,治所为海参崴。乌苏里江以西、黑龙江以南为吉林省,治所为长春原吉林城改名而成。

改盛京为辽宁省,并且将吉林南部的部分地区划为辽宁省辖地,黑龙江南部地区也有部分化入,以前的奉天府改为沈阳府,奉天城改为沈阳城。

并且将直隶省北部、山西省北部、陕西省北部、甘肃省东北部聚集地区与内蒙古地区一起划分为四个省份,从东往西依次为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热河省省府承德府,察哈尔省省府为宣化府,绥远省省府归绥府绥远城与归化城合并而成,宁夏省省府为银川府宁夏府改名而来。

外蒙古地区一分为二,东部为蒙古省,治所为库伦。西部为阿尔泰省,治所为乌里雅苏台。

原伊犁将军辖区设立新疆省,治所为惠远城原伊犁城。

藏地,藏东与四川西部合并为西康省,治所为康定。

藏西设为西藏省,治所为拉萨。

高鸿信划分完成之后,看着桌子上的地图,很满足这种规划天下的感觉,心里说不出的畅快。

第二百八十二章 西进

更新时间2015425 16:39:02字数:2049

高鸿信颁布了划分省份的圣旨,在加上在东北任官的优厚条件,确实吸引了不少官员进入东北任职,暂时解决了东北新占地区同志官员稀少的问题。

高鸿信一直坐镇沈阳城,等到东北彻底被占领之后,才返程回到了北京,而这时已经是神武四年的年底。

整个神武四年,中原地区没有大战,只有东北以及塞外烽火连天,当然高鸿信一直非常忌惮的沙俄也免不了找麻烦。

根据情报司的消息,沙俄的哥萨克骑兵不断打击蒙古诸部,尤其是在唐努乌梁海地区,沙俄早就开始渗透,此时依靠哥萨克骑兵强悍的战力,控制了唐努乌梁海的不少地区。

此时,在后世被俄罗斯人民视为英雄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还只是一个孩子,距离他被封为伊尔库兹克和东西伯利亚总督还有三十年的时间。

沙俄自从与大清签订尼布楚跳跃之后,在远东的扩张便进入了寒冬,脚步开始逐渐的减缓。

但是虽然进入了扩张的寒冬,可是俄罗斯民族被誉为战斗民族可不是白来的,小规模的扩张仍然没有停止。

就像是黑龙江以北、库页岛,沙俄便建设了不少的军事堡垒。

华军北上的时候便不可避免的与俄国军队产生了冲突,战斗在所难免。

另外,尼克拉佐夫带着福宁与他签署的条约回到尼布楚之后,见到了沙俄的的伊尔库兹克和东西伯利亚总督赫沃斯托夫。

赫沃斯托夫自然大喜,他正在为华国军队北进而焦急,如今有了这份条约他便能甩开外交部的阻拦,直接出兵了。

当然还没等他高兴多久,更没等到出兵,华国便已经推进到了大清与俄国尼布楚条约规定的边境,并且已经与渗透近以前大清境内的俄国人冲突了好多次。

赫沃斯托夫通过逃回来的俄国士兵,自然知道了华军的战斗力,考虑再三之后,赫沃斯托夫决定放弃这次军事行动,而是改为先行谈判,自己则将这个条约上报给圣彼得堡,等待沙皇的命令。

而尼克拉佐夫又被赫沃斯托夫派遣南下出使华国,争取让华国承认清廷签订的这份条约。

不过当他赶到沈阳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