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崛起1796 > 分节阅读 124

分节阅读 1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义军的实力将不相上下。

总体来说高鸿信还是很满意的,虽然其中并没有什么超出时代的远见,可是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能对天下大局有透彻的看法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等高鸿信看完所有的考卷之后,看了看手中考官们拟定的排名,一眼便找到陶澍的名字,排名也不低是第四名。

高鸿信想了想,然后将陶澍的名字从第四改到了第一,然后有调整了几个人的名次便将派人将孔志尚传了来。

“这是我拟定的名次,你们按这个颁布吧。”高鸿信笑着说道。

孔志尚接过之后扫了一眼,见与他们拟定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几人的名次有点小变动,对于排名第一的陶澍,也没有异议,陶澍的试卷他也看过,确实立意深远,只是因为文采要差一点所以才排在第四。

孔志尚领了旨意之后,便退了出去。

从早上开始,放榜的地方便聚集了不少的人,陶澍也在附近的酒店着了个位置等待了起来。

陶澍心里对于这次大考的名次还是很看重的,文人也有好胜之心,他本就是朝廷正规的举人出身,如果连这么个考试都不能有所作为的话,那只能说明考官有问题了。

“出来了出来了”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呼喊,陶澍听见之后,也随着众人朝着外面走去,想要到榜单跟前看个清楚。

第二百四十章 发展

更新时间2015315 9:17:54字数:2124

陶澍还没有走到近前,便听到有人说他的名字,说第一名便是他。

陶澍听后怔住了,他虽然自负可以上榜,但是也没有觉得自己能拿到第一。

这次大考虽然规模很小,可是肯定有一些有实力的人,如今听到自己是第一,自然有些意外,接着便是欣喜。

读书人就是要通过科举才能比出高下,虽然这种方式不一定是最准的,可是也相差不远。

陶澍觉得自己还是要亲眼看一下,然后接着往前挤去,可是人实在是太多了,是在挤不进去他只得暂时先放弃,退了出来。

“明天汉王要在王府召见所有上榜的士子,请各位士子明天午时准时到汉王府。”最后一名放榜的官员开口喊道。

陶澍听到之后记了下来,前面的人自然不会一直呆在那里,在榜上看到自己名字的很快便高兴的走了,没有看到名字的有些神情沮丧,总想着多看几遍能不能从角落里看到自己的名字,知道看过三四遍之后,才彻底死心离开。

陶澍并不着急,等着人们逐渐离开了,陶澍才穿过稀稀拉拉的人群来到了榜单之前。

别人说他是第一名,他自然先朝着第一名的位置看去,事情果然是如此,他的名字处在最高处,非常的明显,“第一名,湖南安化,陶澍”

陶澍虽然心里早有所准备,可是还是有些失态,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榜单前的士卒看着陶澍的笑脸,都能猜的到这位士子肯定大名在榜。

陶澍在榜单前站了一会儿,回过神之后,顿时觉得自己失态了,然后匆匆离开回到了客栈。

回到自己房间之后,陶澍心情难以平静,现在义军下去科举还不算正规,最高也就到举人级别,陶澍现在可以说在汉军辖区是第一人了。

陶澍高兴过后,自然要考虑明天汉王宴请的事情,他要不要去。他对汉军虽然心里不厌恶,可是也不一定便要投向汉军。

可是他现在已经身不由己,如今他身为这次的第一名,朝廷一定会得到消息,他可以想象到他的下场,肯定会被革除以前的所有功名,并且被通缉。

陶澍现在有些后悔当初没有用假名了,以前只闲着来看看,因为不服输打算与士子们比一比,没有想到现在会是这种局面。

思虑了半天,陶澍最终决定去参加汉王的宴会,如今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前面是火坑的话,他也只能往里跳了。

陶澍这一晚睡的很不平静,因为看不清自己的前路,心里有些发虚。

在各种思绪当中,陶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彻底进入睡眠。

这一夜肯定不只是陶澍会失眠,同样失眠的还有身在同一间客栈的彭浚,单秉鉴府邸的单成敬,还有与单成敬一起回来参加考试耿一诚。

对于陶澍高鸿信之所以熟悉,是因为他提拔过左宗棠、胡林翼,并且还是两人的岳父。

而在历史上曾经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彭浚却没有听说过,这也并不能怪高鸿信,毕竟清朝的官员那么多,高鸿信也不可能每个都记得,只能记住一些很突出的,或者与只关联的人物。

向陶澍本身能力就很强,又有左宗棠、胡林翼的关系,并且他还跟王鼎关系很好,这便不由得高鸿信不知道了,就算不了解生平事迹,名字还是听说过的。

而彭浚相比来说只能说太低调了,高鸿信因此才不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名人。

不过有能力的人是怎么都掩饰不了的,虽然没有高鸿信的特别留意,最后彭浚还是考了第四。

这次彭浚来参加科考是背着家里来的,他所在的家族是一个大家族,是从唐代传承至今的一个书香世家。

家里自然不可能同意彭浚参加汉军的科举,虽然家乡衡山已经被汉军占据,但是家族还是秉承着清廷才是天下正统的观念。

彭浚这次从湖南一路北上来到襄阳,自然看到了汉军辖区的风貌,也体会到了汉军的实力,心里对加入汉军有所期待,也肯定汉军会发展的更好。

单成敬、耿一诚现在都是将领,一个在河南前线,一个在四川,不过两人毕竟是读书人出身,仍然想证明一下自己,因此才请高鸿信批准从前线回来参加科考的。

不出意外两人都通过了,这次单成敬是十名,耿一诚名次稍低是十五名。

两人的策论还是很好的,不过两人却吃亏在了文采上,毕竟两人就在军旅,性格中难免沾染军人的气息,字里行间透漏着一股杀气,考官们都是读书人,自然不大喜欢这种杀气。

高鸿信看到两人用了化名的试卷之后,一眼便认出了两人的作品,不过他并没有改变两人的名次,以免以后两人身份曝光之后,在引起一些争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