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崛起1796 > 分节阅读 53

分节阅读 5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东方平政平静的说道:“是的。”

“我听有的人说,你是在排斥异己,趁机报复。”曾云翳接着说道。

“大哥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东方平政看着曾云翳问道。

“我本来也不愿意相信,但是就我听说的案例来看,你报复的成分居多,当然,前提是这些事情如果不是元帅或者副元帅的意思的话。”曾云翳说道。

东方平政听后,知道曾云翳这也是在探寻这件事的根由,不由叹了口气,说道:“大哥,我也不瞒你,这些事情并不是元帅的意思,但是元帅与副元帅也不曾阻拦,这说明两人对我的处理是没有意见的,毕竟我处理他们也是有根由的,不是凭空捏造证据冤枉他们。”

曾云翳听后眉头皱了起来,他知道东方平政向来说一不二,他既然如此说了,就说明这些人可能真的有问题。不过这并不代表东方平政没有私心,为了统治区的问题,曾云翳还是决定劝劝东方平政。

“平政,也许这些人真的有问题,你敢说你没有私心”曾云翳问道。

“这天下谁没有私心,我现在做的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东方平政不以为然道。

“那你也要考虑百姓与军队的稳定,虽然现在还没出什么大的乱子,但是各地已经有些混乱了,我担心如果你再继续下去,到时真出了什么大的事情就糟了。到时元帅他们肯定要给百姓和军队一个交代,而你就危险了,你就算不为别的,总该为你自己考虑吧。”曾云翳接着劝解道。

曾云翳并没有丝毫的作假,毕竟他与东方平政的关系也不一般,他说的话并没有危言耸听,如果真出现难以收拾的乱局,张汉朝与张汉邦真有可能拿东方平政开刀。

对曾云翳的话,东方平政也很是赞同,可是就这么让他放弃他又感觉有些不甘心,不过为了自己的小命,他由于再三还是决定终止自己的报复行动。这样他即解决了自己的危机,有给了曾云翳面子。

“好吧,我会控制的,不会让乱局继续扩大。”东方平政说道。

曾云翳就爱你东方平政同意了,终于松了一口气。

其实,东方平政的干的事情,张汉朝与张汉邦都看在眼里。两人之所以没有制止,就是打算让东方平政树立一些敌人,毕竟东方平政总理政务,也不能让他大权纵览,尽得人心。虽然东方平政安插了一些“自己人”,但是这些“自己人”当中,有多少是张汉朝与张汉邦的死忠就不得而知了。

张汉朝对东方平政不可能毫无顾忌的相信,就算是对张汉邦也是如此。什么东西都是相对的,就如东方平政与张汉邦两人,张汉朝肯定更加的信任张汉邦,不管两人的能力如何,张汉邦毕竟是他的亲弟弟,从张汉朝的心里来说,张汉邦要比东方平政可靠的多。

第八十九章 想挡也挡不住

更新时间20141010 9:23:15字数:2427

“大哥,东方平政已经停止报复行动了”张汉邦说道。

“哦,这么快就停止了,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呀,我还以为得等到我们出手呢”张汉朝听后笑着说道。

张汉朝与张汉邦对乱局肯定也是了解的,毕竟这份基业是他们兄弟俩的,如果他们连这些都不知道,那就等着被灭亡吧。

两人没有阻止东方平政,就是要看看东方平政能闹到什么地步,如果东方平政真的不知死活,那两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处理了他了。毕竟是他自己不知死活,也怨不得别人。

至于张汉朝对上次事情的补偿,已经给了东方平政,他如今总理政务也是大权在握,张汉朝也不可能一辈子照顾东方平政,毕竟张汉朝也不是冤大头。

“听说曾云翳找过东方平政,如果没猜错的话,肯定是曾云翳说了什么才让东方平政改了主意。”张汉邦接着说道。

“哦,也对。他们两人关系本来就很好,东方平政又是曾云翳的妹夫,东方平政头脑发昏没有想清楚利害,曾云翳可是很清醒的,他提醒东方平政倒也在情理之中。”张汉朝听后说道。

“是的曾云翳有头脑,忠心也足够,肯定也不会由着东方平政胡来。”张汉邦听后也说道。

张汉朝点了点头,对张汉邦的话很是赞同。

“曾云翳我们可以重用,至于东方平政则要慎之又慎。”张汉朝接着说道。

“大哥,你就放心吧。我知道你的意思,现在东方平政还离不开我,他也没有能力做什么动作。”张汉邦说道。

现在张汉朝、张汉邦与东方平政的关系很是微妙,东方平政虽然极力想摆脱张汉朝两人的控制,但是张汉朝两人怎能让他如愿,这中间便免不了各种小动作,勾心斗角。

张汉朝集团这些乱局,落在襄阳的高俊茂与孔志尚眼中,自然就显得有些莫名其妙,毕竟两人也不知道这中间的种种事情。

就连高鸿信也是一头雾水,不过他也没有往心里去,毕竟现在他们与武昌张汉朝集团是盟友,关系还不错。

高鸿信也没有什么闲工夫来管这些事情,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开春之后,义军与清军必有一战,这时双方的共识,以高鸿信一贯谨慎的性格,一定要准本充分,做大万无一失。

不管是粮草、军械、训练都没有放松,当然还有高鸿信最关心的火器。虽然现在火器的威力还不大,质量也不过关,很容易就炸膛,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对于火器只有不断的应用,找到缺点,再不断的改正,才能使之更加的完善。

现在清军当中虽然也存在大量的火器,但是由于满清上层存在弓马骑射无敌的臆想之中,对火器要轻视的多,认为火器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武器。这种说法最大的明证便是大清灭亡大明,当时大明朝的火器是当时世界上装备率最高的国家,但是最后还是被大清灭亡了。

这种表象也确实蒙蔽了大部分的人,虽然不知道满清的上层是被蒙蔽了,还是故意视而不见,打算湮灭汉民族的火器发展,故意为之,总之现在的天下,对火器的认识严重不足。对于记录火器制造与使用的相关书籍也漠然视之,像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与练兵纪实人们只当是兵书使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只当作奇闻杂谈阅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对火枪与火炮的态度就决定了臣民对它们的态度。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英国使团,驾驶着先进的炮舰访华:“把我们最新的发明如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介绍给中国人,准会让这个好奇而又灵巧的民族高兴的。”此时恰逢乾隆82岁大寿,宴会上的满汉全席自然使英国人大开眼界,而他们远渡重洋携带来的各类“土特产”,无形中成了给老寿星的生日礼物:除了工业机械、天文仪器之外,还有英国最大的装备有最大口径火炮110门的“君主号”战舰模型,乃至榴弹炮、迫击炮和卡宾枪等实物。英国使团甚至还配备了训练有素的卫队,想表演一番现代炮兵的装备与队列,供中国皇帝检阅。

乾隆却不稀罕听西洋的礼炮声,觉得不会比鞭炮爆竹之类更能烘托喜庆的气氛。挥挥手,让太监们将这些怪模怪样的枪炮原封不动地运进圆明园的仓库并且傲慢地评价:“这些可以给小孩子当玩具。”他只是浏览了一遍英国使团递交的乔治三世的国书及冗长的礼品单,告诉手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