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 分节阅读 245

分节阅读 2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年赋税,富豪大姓还田于民,朕已经决定了,要好好整治一下我大唐日趋严重的贫富差距过大之问题,商税法还要新增一条,凡是收入年过十万贯的个人,都要向国库缴纳一笔巨额税收,朕不允许有人以买卖滚雪球,赚取天大的利润再去剥削那些贫民”

听到李二决定,魏征跪在大殿下已经激动异常:“陛下,您说的这些虽然是治国之良策,可恐怕会牵扯到多方利益,出来反对的官员恐怕也会多得数不胜数。”

李二神色坚定,“为我大唐百姓,无论是谁,朕也绝不姑息”

贞观十年春节之际,李二正式下达了一纸诏令:重修氏族志,不以门阀为据,而以功绩大小,尊本朝冠冕,李二责令尚书左丞魏征主持,与均田同时施行,同时在商税法中新增一条,凡是收入年过十万贯的个人,都要向国库缴纳一笔巨额税收,同时在长安组件御史纷纷下乡调查各地的田地治理情况,要将均田制彻彻底底的施行下去。

这件事,如风行水上,卷起层层波澜,众多的大臣接二连三地进宫劝谏。

其中有关陇集团、山东集团、还有秦王府当年的一些老臣,皆反对李二的这项政令。

让李二料想不到的是,支书御史权万纪也是一个反对者。

权万纪自为内官以来,很少发表什么见解,对周围的人也比较随和。这次,他向李二劝谏当然也很是委婉,不像一些集团的那些大臣那么露骨,而是把崔干其人和整个士卒分别而论。他的谏词中,破坏均田,不过崔干一人之事,不应牵扯太广。天下士族大多安分守己,并非全如崔干,如果只因崔干便重修氏族志,未必得当。

在权万纪闪烁其词时,李二猛地想到,权万纪的夫人郑氏也是名门侄女,御史进宫该不是奉命而来吧

李二其实也猜着了。权万纪的夫人正是莱阳大族郑家之女,她一听要重修氏族志,马上派人去靖康坊把她二弟郑保安找到家中,商议对策。姐弟二人又是说又是劝,非得让权万纪向皇上进言不可,当年,权万纪以重金聘娶了莱阳郑氏之女,一直引以为荣,而今,听了夫人小舅子的话,也感到此事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欣然从命。

李二咄咄逼人的目光注视着权万纪,略带几分挖苦地说:“权卿,你说士族都安分守己,我看未必。那郑保安大概就不太安分吧,去年他私自贩卖新罗人口一事,权卿当然不会忘记。”

像是揭开了一个伤疤,权万纪羞得连脖子根都红了,他喏喏着:“臣理应对亲戚多加管教可是臣未能尽责。”

在众多的谏阻者中,房玄龄是唯一的以笔代口者,他郑重其事地上了一道奏章,劝李二不可莽撞行事,还是谨慎一些为好。因国家正在发展之中,当息事宁人,不宜激化矛盾。

作为本朝的宰相中书令,房玄龄对大唐的忠诚毋庸置疑,但是,有件事却无论如何不能从李二的记忆中抹掉,房玄龄虽然非崔、卢、郑、王等高门,也称的上第二流有数的门阀。起族源出清河清河房氏是很强大的家族,好几代都是冠冕蝉联。

李二看着房玄龄的奏章心里也是感叹,房玄龄也是有自己的打算啊

谏阻者不断前来,有的谈吐直露,有的曲折隐晦,有的于恭维之中带着规劝,有的在应诺之内藏不平,劝阻者有战功卓越的武将,也有满腹经纶的文臣,有天策将军府的官员,也有先太子的旧部。他们面目各异,腔调不同,但是意见都是一个:氏族志重修不得,高额税收不合理,均田法还需时日

“夫君,现在满朝上下都在讨论陛下新推出的政令,您有什么看法也不见您去朝廷上高谈阔论了。”

刘梦璃坐在梳妆台前随意地翻着一本南山书院最新印刷的西游记,一边慵懒的问道。

“坐看朝堂上风云变化,是我鬼谷子自古以来的传统,所谓当局者迷,夫君跳出局外,看东西才清楚嘛。”徐阳放下手中的手机,“夫君不出手则以,一出手那定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四十七章小武小狄的婚事

“启禀万岁,太上皇有召。”白眉小心翼翼地向专心致志翻阅着氏族志的李二道。

“什么”李二也是有些微微发楞,自从泰山封禅归来,自己就仅仅去大安宫拜见过一次自己的这个老爹,打那以后就再也没去见过他,没想到现在居然召见自己,别说现在了,就从玄武门禅位开始到现在,也没召见过自己几次,这种事情也是新奇的紧。

心里觉得新奇,可是脸上却不表现出来,李二挥了挥手,“准备玉撵,即刻前往大安宫。”

此时,李渊正在画梁雕栋的大安宫中,身穿常服,眯缝着眼睛,懒洋洋地斜倚在御榻上,宫娥四五人在他身边伺候。

李渊赐给李二一个座位,慢吞吞地问:“听说均田不均”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使李二好生奇怪:父皇怎么又问起朝政来了,为弄清原委,他谦恭地说:“吴德文七年,父皇亲定均田,百姓多得恩惠。今日均田不均,是儿臣治国之失。”

“临邑如何啊”

“据尚书左丞魏征奏称,临邑崔氏,巧立名目,侵夺民田,使均田之法不能兑现,儿已与群臣议定,重修氏族志,抑制好强,力行均田。”

“重修氏族志怎个修法”

“将崔、卢、郑、王等士族大姓降等,以今朝官爵功绩,重新排定等级。”

李渊吐了一口粗气,道:“如果抑制崔、卢、郑、王,莫如先抑我李氏。我李氏居陇西。富有龟玉。降及祖父。姻娅帝师,荣盛岂在崔、卢、郑、王之下”

“儿是为我大唐着想,父皇不要误解。”

“误解不”李渊气头更大了,“你执国政,虽然兢兢业业,成就也高,可是现在朝中文武大臣哪个不是反对重修氏族志,你现在一意孤行。还要多征收赋税,重新安排均田,这是多么庞大的工程,如此向你现在这般,怎能安国世贵名家乃国家支柱,当年初举义兵,便是借着士族高门之力,助我打天下者,也是这些贵胄子弟,你难道要忘本不成”

李二受到这一顿抢白。很是委屈,说:“儿臣不敢忘本。”

这时。屏风后传来娇声细语:“原来是万岁驾到了”随之,尹妃从孔雀纹饰的屏风后转出。

她轻移莲步,朱唇微启:“妾身有失远迎,轻恕不敬之罪呀”

李二起身还礼:“朕为娘娘请安。”

“妾身担不起呀陛下终日为民操劳,自多珍重才是。”尹妃说着,媚眼一动,看着李渊,又转向李二,“妾身倒是忘了,舅父大人还要妾身代向陛下请安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