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 分节阅读 239

分节阅读 2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提前了。

高昌行政区已经规划完毕,改为西州,更置安西都护府,岁调千兵,嫡罪人以入长安采矿,同时召尉迟恭回朝。自此大唐领土又一次发生了改变,领地东至澳洲大海,南北美洲,西至焉耆,南尽临邑,北抵达大漠。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除了高山吐蕃国,整个东亚,再无一国可以阻挡。

高昌的捷报并没有拖延李二的脚步,现在他的心思全都扑在了泰山封禅上,整日和文官宰相们讨论着封禅的种种事宜,务必要求处处要遵循古礼,恢复始皇封禅时的雄伟壮观场面

长安一片闹腾,徐阳最近也是经常在皇宫、书院这几处地方来回跑,李二现在似乎把他当成了天气预报,什么事情都要问上一问,他对鬼谷子的预测可以说是深信不疑。

徐阳现在也是学精了,现在眼前的历史,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早已经变的面目全非,预测的东西也是越来越不准确了,好再他也明白言多必失这一条装逼紧记定律,李二问的那些小问题,自己只是很笼统的随口说上一说,结果基本上都差不多,可是李二对徐阳的预测术越发的信任,前些阵子又封金圣曼为正三品婕妤,比刘梦璃的二品诰命夫人只差一级,足以可见对自己的拉拢。

贞观九年,十月初一,文武百官大臣在两仪殿一齐上表奏请李二封禅,太上皇李渊表“赞之”,得到李二允准。贞观九年十月初二,李二携带文武百官,坐上了安洛铁路上的火车,在铁道两旁百姓们的夹到欢迎和目送下从长安抵达洛阳,由于火车颠婆,在洛阳下车后,文武皆是下车乘马车,遂从洛阳出发,东封泰山。

十一月,途径十州百县,李二封禅的队伍浩浩荡荡的穿过了大半个中国,一路上百姓拜服、官员恭贺,盛世景象一览无余。

十二月初,至齐州,礼灵岩寺,月中到达泰山。李二先在山南筑封祀坛,山顶建登封坛,社首山建降禅坛。遂于贞观九年十二月十五日在封祀坛祀昊天上帝,次日封玉册于岱宗行宫,行禅于岱麓社首山。此前徐阳上表要求长孙皇后参加封禅中之祭地大典,称:“封禅旧仪,祭皇地衹,太后昭配,而令公卿行事,礼有未安。至日,帅内外命妇奠献。”李二对于徐阳的建议向来是言听计从,下诏准奏。由长孙皇后献礼。

十二月十六日,岱宗山脚,李二绵延百里的封禅车队停了下来,侍从仪仗,在泰山脚下的乾清宫给李二举行盛大的斋戒仪式。

随行的突厥、于阂、波斯、天竺、倭国、新罗、百济等国的使节和酋长皆是在封祭坛下吟奏本国语言的贺表,同时向伟大的天可汗陛下表明他们的祝福。

斋戒开始后,李二又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造圆丘祭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下,号”登封坛”。

一切准备就绪,李二这才在乾清宫中吃斋念佛,准备着三日之后,向上天表明自己的诚意,以及向上天表明在自己教化之下,中原的百姓都过上了怎样的好日子

徐阳躺在一张紫竹雕花床上,身旁空无一人,本次封禅,官员不可以带家属,自己身为”高官”所以才有一个独立的房间,要是四品以下的官员,都需要几个人一起挤一间屋子。

拉开窗帘,透过玻璃窗户,能看到外面的繁星点点,恰逢封禅前,刘梦璃和金圣曼几乎同时得知怀了身孕,可是自己却不能在家中个陪他们,李二的封禅,他现在丝毫不感兴趣,更不想北方四国的事,他现在想要的,仅仅是封禅快些结束,一直陪在老婆孩子身边小说大唐城管大队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三十六章谢唐昌的朝拜下

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d”并加关注,给大唐城管大队更多支持

临濮县作为泰山脚下最近的一个县城,此时已经成了各种丝绢红灯的海洋,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在临濮县的城道上,一队队衣甲鲜明,气势威武的士兵们手持长戟,面色严肃地将百姓们隔离在城道两旁,看的出,他们在等待着什么大人物。

临濮县的县令璋德仪此刻正跪在临濮县的县衙前,他的身旁,跪着临濮县县衙里的主簿、县丞还有衙役头目,他们都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不过他们的脸上倒神情激动,不知遇到了什么好事。

李二坐在县衙的大堂上,四下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县衙,只见县衙的青石板上,左边用红漆写着”被告”两个大字,右边的石板上则写了”原告”两个大字,原本站衙役的位置,多了许多椅子,看起来很是新奇。

“辅机,这县衙为何与朕以往所看到的县衙有所不同”李二转过头,朝一旁站着的长孙无忌问道。

“陛下您忘了,去年南山书院向大理寺提出改良县衙审案制度,并且上交了一份县衙执法策划书,陛下您当时亲自过目,并且表示恩准,大理寺这才颁行天下。”

长孙无忌说完,又看了看李二,可是看到李二仍是一脸迷茫的思索表情后。急忙又解释道:”那县衙执法策划书中所说。取消衙役临堂。改为乡绅公证员公正,县里德高望重的老者来参与县衙裁决投票,投票结果是县令判决的重要依据,同时,如若乡绅公证员们超过十之有八的决议与县令的表决相反时,此案则上升为鸿胪寺决议。”

李二听闻,这才一拍脑袋,点头道:”这样说来。朕倒是想起来了,朕记得当时,鬼谷子还向朕申请重新编写大唐律例,并且每三年重新编写一次,朕当时也是同意了。”

“嗯。”长孙无忌点点头,”现在新唐律颁行之后,天下罪犯之事愈法减少,商税法也让商人们越发规范,是陛下明君圣智,才得以恩泽天下。”

李二轻轻点了点头。又看向了跪在堂下的县令,高高在上地问道:”下面跪着的可是临濮县县令璋德仪”

“回。。回禀陛下。正是下官”那名叫璋德仪的县令激动的一个哆嗦,话都差点说不利索。

“嗯朕看看,你是贞观初年科举甲榜第四十三名,这两年治下安定,无乡民械斗之事,又因举荐贤才,被划为一等”李二端起一个记录官员德行的小本子,边看边念道:”你的表现很不错嘛,这两年山东这片土地你觉得管理起来如何”

璋德仪此时抬起头,看了一眼坐在高堂上的浑身上下一身金黄龙袍的李二,兴奋的不能自已,话音都打颤道:”下官何德何能受陛下称赞,只是为一方父母官,尽职尽责为本分,不敢逾越半分,这两年山东年年熟稔,栽植的土豆和玉米都大获丰收,拖陛下鸿福,乡里百姓皆家有余粮,乃是大治之现。”璋德仪说完,像是终于解脱一般,额头上全是汗水,能和天子陛下对话,这种压力对他来说很大。

“嗯。”李二也是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问道:”朕这一次泰山封禅,临濮县作为朕在泰山脚下的最后一站,礼仪环节可都安排妥当了”

说到封禅,璋德仪顿时来了精神,抬起头兴奋地说道:”回禀陛下,全都准备妥当,下官早已在半月前就通知十里八乡,做好迎接陛下的准备,此刻想必在临濮县城百姓已经围满,只为一睹圣颜,陛下随时可以出行。”

李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大手一挥,豪气道:”斋戒已毕,四方封禅坛也已经修好,登岱宗山封禅宜早不宜迟,来人,备好步辇车架,朕这就要去接受临濮县百姓的供奉,然后登山封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