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 分节阅读 184

分节阅读 1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弟,干完这一票,咱们差不多就不能再干捕奴这一行了。”

“为什么”彪形大汉惊诧道。

胖商人轻叹一声:”知道朝廷前段时间为什么对泉州不管不闻吗导致现在是各种各样的帮派横行,捕奴也一向被各大势力所挤压,那都是因为大唐正在和土谷浑开战,最新的一期报纸你看了没有,李靖、李绩大破土谷浑,在青海边上活捉了那土谷浑的首领福云,现在正在赶往长安复命,我听在长孙家一个位高权重的管家说,一旦李绩和李靖军神回到长安,陛下第一个整治的目标就是泉州繁多的帮派和各种利益团体,届时,长孙家会抽出所有捕奴的份子,那位管家也劝我及早脱身,免遭杀身之祸。”

胖商人说完,彪形大汉就露出了惊骇的神色,不过最后他还是强忍住不快,愤愤道:”那大哥,咱们不干这一行,接下来要去哪”

胖商人一听弟弟是误会了,急忙解释道:”我说老弟,我不是说咱们不干海运这一行了,咱们只是不捕奴,那些个货物、金银,咱们还是可以去掳掠一番的,只是捕奴不能做了而已。”

彪形大汉恍然大悟,不过又是咧嘴一笑:”那就好,在我看来,掳人和掳东西没什么区别”

“小子,听说你病的不轻啊,怎么,没有了海上的风浪,是不是有些不习惯啊”熟悉的声音隔着老远就能听到。

徐阳笑着摇了摇头,从床上坐了起身,静待这个老熟人上门。

果然,门被缓缓推开,一个雄健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徐阳面前。

不得不说,海边还真是锻炼人的地方,牛进达有棱有角的脸庞被海风刮的越发坚韧,目光也是越发犀利,原本小麦色的皮肤被晒成了古铜色,竟然有几分认不出来了。

“那可不是,许久不坐船,我都忘记海上是个什么样子了。”徐阳也是笑着调侃道,这位良师益友,真是许久不见,现在一见面,感觉欣喜无比。

牛进达笑了笑,”听说你也生娃了,海边没什么好带来的,这一次本将带了一整条鲸鱼,当作礼物送给他好了。”

徐阳也是噗嗤一笑,这送鲸鱼的,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嗯,好意心领了。”徐阳微微一笑”不过,牛叔叔,你怎么现在就回来了”徐阳说罢,还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牛进达听闻,面色也是变的严肃起来,说道:”泉州,马上就要变天了”

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个贫困的小渔村,在海岸边上只有稀稀疏疏的十几户渔民家。自从大唐的远洋舰队来这里莅临一次之后,泉州就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仅仅只有十几个渔民的村庄,每天都会迎来数十名前来寻找机遇与发展的商人,随着大唐新闻报上普及的海外新闻知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那个听说遍地是黄金的海外。

原本蠢蠢欲动的世家大族最终也是忍受不了诱惑,开始纷纷下海,派遣族中的年轻子弟到泉州去碰一碰运气。

原本岭南在唐人眼中,就是一个未经开化,野兽遍地,毒蛇农荒的地方,可是现在,那里则是一个充满了一夜暴富机会的地方。

小小的渔村,短时间内就迎来了数万人的访问,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样,有人的地方,就有买卖。

客栈、酒楼这些地方最先被建立起来,接着就是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场所,集市、交易行、商铺一切仿佛如同一夜之间建立起来了。

世家大族开始拉帮结派,小商人们也开始抱团,有钱大家赚,可是大家都想着比对方多赚一些,那么矛盾就不可调和的出现了,打架,斗殴也成了家常便饭,可是这里天高皇帝远,连泉州刺史的刺史府都离海边有十几里,所以那些利益团体越发的目中无人,为了一点利益,之间经常出现摩擦。

牛进达是负责管理海外事务的,可是他现在先发现,海外的事务与交易似乎有些不受他的控制,人手不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海外的利益太过巨大,对那些商贾们有着巨大吸引力,无论做出怎样的惩治,依旧有人会铤而走险。

所以牛进达这一次来徐家庄,是准备面圣前,来听一听徐阳的建议的,这海外,究竟该如何管理

s:二更奉上

第七十七章泉州奴隶市场

临近新年,整个大唐的百姓都开始了准备欢度年关,过年的喜庆气氛也是布满了神州大地。和关中寒冷的天气不同,岭南的气候更为温和,甚至有点微热。昨夜泉州飘了一夜的小雨,可是今天气温却丝毫不低,干巴巴的土地上,似乎在宣告着迎接春天的到来。

因为昨天下雨,所以张老爷昨天睡的晚了些,到了日头出来才吃过早饭,叼着根牙签挺着肥大的肚子走出大厅,抬头看了看斗大的太阳,心中即焦急又欢喜。

张老爷本名张开泉,本来是泉州城外的一个富户,家里雇佣着几十个长工捕鱼,加上一些其它的产业,每年也能有不少的收入,虽然比不那些顶级富商,但也算是个中等富户。不过前些日子,从长安的南山书院推广新式晒盐之法,他沾着在书院上学的一位侄儿的光,率先看到这晒盐的好处,于是一口气拿出二分之一的家产,收购了不少的海滩,用水泥制成盐田,当时不少人都觉得他是疯了,但等到他的盐田生产出第一批盐后,所有人都傻眼,这些成本低廉的晒盐刚运到盐市,立刻被哄抢一空,而他也借着晒盐之利,一跃成为泉州有名的富商之一。

现如今的泉州今非昔比,当初只是个小海港,停靠些捕鱼的渔船,张老爷曾不止一次的想要离开这里,到长安或者洛阳等地去发展,奈何祖业都在泉州,不好离乡,所以只得呆在这里。

可是现在。张老爷由衷的感谢祖宗保佑。当初幸亏没走。现如今的泉州已经成了块聚宝盆,四面八方的商人如同蝗虫一般,铺天盖地的布满了沿海,岭南处的开荒者听说都已经走到了南极之处,并且在书院命名为海南岛的岛上开始栽种作物,张老爷的眼尖,他很明白的看出,日后岭南之地将会成长为一块无比繁华之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