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 分节阅读 177

分节阅读 1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吗”

望着忧心忡忡的刘梦璃,徐阳摇了摇头道:”几个倭国鼠辈,自以为是的在大唐面前蹦跶罢了,根本算不上事的,别说夫君打他们一顿,就是以后见一次打一次,他们都拿夫君无可奈何,你不用担心。”

但是徐阳说完,看到刘梦璃的眼中依旧有着担忧的神色,只好无奈道:”罢了,那夫君就亲自去见一下陛下,很陛下说明。”刘梦璃这才转忧为喜。

“陛下,鬼谷徐阳求见。”李二正在练习碑刻拖印,一旁的白眉公公就小心翼翼的禀奏道。

李二停下毛笔,活动活动了筋骨,有些慵懒的说道:”这小子居然也会主动来找朕最近他打那倭国人的事在长安传的挺火啊。”

白眉急忙袒护道:”听那长安坊间流传,似乎是那些倭国人用倭语辱骂我大唐在先,徐郡侯这才动的手。”

李二挥了挥手,”不用解释,对于这些外族之人,我大唐贵族所做一切都是对的,朕不会责罚那徐阳,你自然不用替他解释。”

白眉这才尴尬的行礼道:”陛下圣明。”

李二倒是丝毫不在意,说:”宣他进来吧。”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李二没有停下手中的毛笔,而仍是在专心致志的临摹那碑文上的字。

见李二没动,徐阳竟然也不着急,津津有味的看着李二在那里临摹碑帖。

最终还是李二有些沉不住气,开口道:”小子,突然来见朕,却又不说话,你是想戏弄朕吗”

徐阳那敢说自己就是想看看千古一帝写字的样子,强行解释道:”臣接下来要说的关乎江山社稷,后世子孙之万福,所以不敢让陛下一心二用,只好等陛下临摹完了再说。”

李二听闻,缓缓停下了手中的笔,最后将笔搁在砚山,正视徐阳,严肃的说道:”是何关于江山社稷,后世子孙万福的事情”

徐阳也是认真道:”不知陛下对于倭国,究竟有着怎样的认识”

徐阳的这个问题勾起了李二的记忆,他记得第一次知道倭国这个名字,还是在大业三年的时候,那时候,他还不满十岁。

那年,大皇帝杨广接见了一个外国使臣,好好的老爷们,却叫什么”小野妹子”。更稀奇的事,他呈递的国书,开头赫然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杨广当时就气得不轻,但出人意料的是,他还是按照外交礼仪接待了小野妹子一行,并派裴世清护送倭国使节回国,顺便也看看日出处天子究竟治理着什么样的国家。

当时年幼的李二听说了这个趣闻,就找到素来负责几兄弟教育的母亲窦氏,详细询问倭人和倭奴国的情况。

原来,早在五百多年前的东汉光武帝时期,那个岛上就曾来人向中国进贡了。光武帝赏给他们几件宝贝,并且赐给他们”倭奴国”的国名,还给配了个刻有”汉倭奴国王”的大金印。

“倭”的意思是恭顺,这相当于光武帝在表扬他们了,从此以后,那个来自岛国的人,都自称”倭人”。

这些就是李二对倭国这个小国的全部理解了。

“海外有山,涉水五百里可度,自夸位日出之国,遂有倭国,其子民淳朴,性情恭顺,鬼谷以为如何”李二试探性的评论了一句,他想知道徐阳对于这倭国究竟有着怎样的想法。

只见徐阳摇了摇头,一副无奈的表情,说道:”陛下除了地理位置说对了之外,其他的全都大错特错。”

李二听闻,不怒反奇,惊诧的问道:”难道朕说的不对”

徐阳点点头,一副悲天悯人的语气说道:”这倭国人,非但不恭顺,而且狡诈奸猾,他们虽学习唐国文化,可是从来没有真正把自己当过唐朝的属国,而是自立为王,我鬼谷手机镜中曾经看到过,千年之后,这个小国将举全国之力,妄图屠灭我中原子民”

第六十四章拒倭于国门之外

其实李二早就发现这些倭人其实一点也不恭顺了,前些阵子从倭国遣唐使带来的国书,开头写着”东天皇敬白西天皇。”一副大言不惭的语气,这让李二很是不爽。

其实,隋唐之际再叫他们倭人,已经不太确切了,因为东汉光武帝所封的倭奴国国王和他的政权,早已经在日本岛上的纷争混战中消失了。

虽说当今日本的面积也就一个四川省那么大,但是岛上还是有很多相互独立的小政权。从三世纪起,其中一个叫大和的部落,经过两百年的扩张和联姻,才控制了日本列岛的大部分地区。

武德二年,倭国出现了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著名的圣德太子,他出任了倭国的摄政,掌握了大和朝廷的实权,这是一位野心勃勃的政治家,那封语气不敬的国书,就是由他授意的。

大和虽然土地狭小,但不是大隋的藩国,所以,圣德太子认为大和和大隋的地位是平等的,一定要在外交文书上体现这一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