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 分节阅读 171

分节阅读 17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朝那鬼谷子讨要一个这东西,大不了以后欠他个人情。

正当尉迟恭对于望远镜爱不释手的时候,旁边传令兵报告道,火炮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发射,尉迟恭这才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抬头看去,只见自己面前几百步的地方早已经架好了一排一排的钢铁巨兽,那些就是城管大队的利器:火炮。

这东西尉迟恭在秦岭见过,当时只是觉得这东西可以毁天灭地,炮打数里,但是从没想过,这东西居然这么快就运用到了战争之中。

看着朝向山寨方向的炮口,即使是傻子也知道了李绩想要做什么,尉迟恭结结巴巴的说道:”这这难道。。就是要炮击吗”

李绩骄傲的点了点头,朗声道:”还请尉迟兄戴上望远镜,好好看一看我大唐城管部队的威力。”说吧,李绩转头朝一名传令兵道:”传本将命令,装填炮弹,准备炮击”

“诺”传令兵跑到炮兵阵地前,大喊道:”主帅有令,装填炮弹”

这些炮兵都是李二在秦岭深处秘密安排训练的猛士,经过半年多的训练,无论是熟练度还是准确度,都远超普通炮兵,只见他们熟练的装填着弹药,装填完毕之后,副炮手皆是举起了手中的小旗子,示意准备完毕。

尉迟恭拿起望远镜朝山上望去,显然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这个吐谷浑的山寨已经稳住了阵脚,一排排防御工事,地沟,石球,火箭,凭借巨大的地理优势,这个馒头山真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天险之处。

尉迟恭伸直能看到许多吐谷浑人在山上露出了好奇的表情,不知道唐军在做些什么,甚至尉迟恭还看到不少吐谷浑人还做着一些挑衅的动作,这让他有些怒不可遏。

“世绩,为何还不下令炮击”尉迟恭带着望远镜,他现在十分想惩诫惩诫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们,让他们知道唐人的厉害。

李绩观望了一圈,确认时机成熟,拔剑一指,大声道:”传我命令,第一轮炮击:发射”

一声令下,火炮阵地顿时齐齐怒吼,像是天雷在打一般,巨大的响声也是吓了山上的吐谷浑人一跳,不过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他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尉迟恭从望远镜中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他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究竟会有多么强大的威力。

果然,随即尖细凄厉的炮弹破空声就划过了长长的天际,做了一个完美的抛物线,落到了寨子中,引发了一次剧烈的爆炸。

“砰”一个寨子中高耸的寨楼如同纸糊的一般,一下子就垮塌了,山上顿时响起了一片凄惨的尖叫。

火焰开始燃烧,如今正值冬季,寨子中全都是木质建筑,这样一次大范围的失火,寨中原本准备救火的水可谓是杯水车薪,火苗从一点点的火星,逐渐扩大到控制不住的地步,整个寨子似乎都开始陷入一片火海。

李绩似乎没想到第一轮的炮击居然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还没有下令第二轮,这个寨子看起来就已经完了,冬季的大火烧的肆无忌惮,这一处高山成了引燃它的最佳地点,吐谷浑人原本建造用来防范和抵御唐人的村寨,最终成了他们自己的坟墓。

熊熊的火焰在燃烧,山上不时传来被烧死的人凄厉的呼喊,他们口中喊得都是些吐谷浑语,唐人听不懂,可是这并不影响唐军的心情,徐阳当初所说的将敌人消灭在前进的道路上,已经变成了现实,唐军开始面无表情的准备下一个进攻的地点,这些阻碍大唐发展的民族,曾经用他们的铁蹄碾压中原,而现在,是时候用中原的火炮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天下的霸主。

大火已经将整个山头吞噬,那些冬季的枯死的树木成了最好的燃料,火光满天,冲起高高的浓烟,李绩拔除自己的佩剑,指着那座山头朗声道:”曾经掠夺大唐的仇,如今我们十倍奉还”

“十倍奉还十倍奉还”数千人的大军气势如虹的吼着这句话,似乎在讲述着一个崛起的大唐

大旺夫站在土城楼上焦急的眺望着远处飘起的浓烟,从方向上来看,那里是他的家乡:馒头上的馒头村,他很担心,馒头村会遇到山火。

身旁的人,都没有注意到大旺夫担忧的表情,但是从远处的山窝中快速的奔出了一骑,由远及近,很快便到了土城下,只听那骑兵高声用吐谷浑语呼喊道:”大事不好了唐军前来攻城了”

s:二更奉上求打赏求月票

第五十三章内部发行纸币

大唐的商业活动不断的在扩大,可是陈旧的制度是繁荣商业活动身上的一道枷锁,限制着更为广阔的大宗货物交易。

徐家庄的产业遍布各个行业,不但有炒茶,玻璃,五金,现在还在经营粮食和鸭绒生意,长安商务会所的股份徐阳已经全部送给了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他们,原因是股份太散,分钱不好分,索性全都给他们,自己也不在乎那一些钱。现如今仅仅是一个长安连锁超市就够徐家庄的账房先生们头疼了,每日都有数以万计的商品买卖流通,不但要计算获利,还需要计算税收。

大唐的钱财交易越发的庞大,以前买东西都是几文钱,而现在连最低的米价都涨到了几十文一斤。大街上随处可见提着一篮子银钱购买商品的百姓和商户。

通货膨胀在渐渐出现,大唐从海外掠夺来的金银不但提升着金银的总体储备,而户部却不能呢个及时的了解情况,仍是发行李二登基时所发售的货币来进行贸易。

这个时候纸币已经不可避免的登上了历史舞台,比宋朝时的交子早了约有两百年,这种纸币一开始也是从徐家庄流出去的。

说来也巧,徐阳当初看到家中的帐房门屁股撅的老高在储物间数那些铜钱,便调笑道为何不用一张大面额的纸币代替这些繁琐的银钱,反正这种纸币只在徐家庄内部流通,由自己作保,想必也没有人会担心一个郡侯会赖账。

那些帐房听到这个启发之后。大感可行。又专门去了一趟南山书院找了几位算学先生。仔细的探讨了一番可行性,居然真的把发行纸币的计划书呈给了徐阳。

徐阳看到那厚厚的一份计划书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他也没想到这些人居然真的会花时间去准备这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