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 分节阅读 145

分节阅读 1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更让刘梦璃和金胜曼时刻处于一种和猫一般的好奇心,最后才从下人口中探听出来了一丁点情报,似乎这个女子是个青楼舞女。

正当刘梦璃和金胜曼还想更进一步知道自己的夫君究竟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一面而采取行动时,徐家庄又被一门亲事给闹得鸡飞狗跳,这才打断了她们的计划。

原因就是刘栋良又要纳妻了。

刘家人似乎天生有种克妻的面像,刘家的祖宗的正妻就是生育第二胎难产死的,后来这个传统居然代代延续,刘家的娶回来的女子难产概率特别高,在古代,难产这种事向来都是一尸两命,根本没有现在保孩子还是保大人这一选择,更没有破妇产这种高科技手段。

刘梦璃的母亲也是在生育第二胎的时候难产去世的,那时候刘梦璃才三岁,然后就一直由奶妈和父亲抚养。

刘栋良也算是一个痴情之人,自从正妻死过之后,不再纳妾续弦,家中本来有的两房姨太也渐渐疏远,她们也分别于武德二年和武德四年染上风寒去世。

刘栋良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彻底变成了一个光棍,没有个贤内助的打理,刘栋良的生活一向很是邋遢,整日酗酒、以金银为伴。

不过自从在商务会所认识了庐州知府蔡恒的侄女之后,刘栋良的日子开始变的崭新起来,

这庐州知府蔡恒的侄女年纪和刘栋良差不多大,以前嫁给过台州刺史,后来刺史暴毙,便成了遗孀,因为有克夫这一条嫌疑所在,所以一直没有再嫁。

在商务会所的麻将桌上两人迅速结识,并且发现对方与自己的身世如此相像,不免生出亲近之感,适才相处了两月有余,最终决定结为夫妇,共度此生。

徐家庄因此又迎来了一场婚礼。

s:最近的月票似乎是一票变两票,也跟个风求票票

第五章道门得势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老丈人要结婚。该来的挡也挡不住。

刘栋良的婚礼如期举办,要不是刘栋良可以低调了些,场面应该比徐阳当初娶妻还要风光。

庐州知府可是一正儿八经的实权职位,蔡恒也是在这个职务上待了多年,甚至都算是太上皇李渊的心腹,所以他侄女大婚,朝中恭维的人都不在少数。

徐家庄张灯结彩,贺礼放满了几大屋,就这样还不停的有人抬着贺礼前来道贺。

“蓝田县知县云烨到。”大门外又是来了一批官员,原来是蓝田县的一众县领导。

徐阳带着盛装出席的刘梦璃就上去迎接,当初自己出海,大唐蝗灾的时候,这个蓝田县的县令没少帮助和照顾徐家庄,人情是个你来我往的东西,别人对你有如此恩惠,自当回报。

“原来是云大人,云大人去年对徐家庄的照顾,徐某一直没有时间前去道谢,今日得曾一见,大礼谢恩,日后有什么需要方便之处,只要是我徐某力所能及定当全力相帮。”徐阳说罢还行了一个大礼。

徐阳的这番话让蓝田县的领导班子也是十分欣慰,能得鬼谷如此一句承诺,日后要是有什么不测,也是有一条后路了。

“徐鬼谷客气了,蓝田县与长安县本是邻里,邻里相帮莫须言谢,都是应该的、应该的,哈哈。”蓝田县知县云烨年纪也不算太大,他是前年的科举考中进士的第一批人选,最后也是被分到蓝田县当了一名县令。

安顿好蓝田县令。又是一拨人来了。来人无需通报。大老远的就能听见程处默他们几人扯着嗓子的喊声。

“哎呦,不错哟,大哥的庄子现在搞的越来越漂亮了。”程处默抬起头看着庄门巨大的石柱,还有新砌的门槛和精致的红灯啧啧道。

“大哥要请客啊,收了那么多彩礼。”李崇义手持一把折扇,一身的书生长袍纤尘不染,看起来颇有种翩翩公子的风范。

“哥几个最近都想要辆长安的公交车,去问大哥要一辆吧。开着那玩意在长安街上呼啸而过,简直不要太拉风。”李德謇穿着和李崇义差不多的书生长袍建议道。

“好好好,这个好,当初求了一个夏天,大哥都不愿意让咱们私人开那公交车,这一次大哥的老丈人大婚,如此普天同庆之日,想必大哥定不会再搪塞哥几个了。”尉迟宝林原本外号尉迟大傻,不过这一刻却没有丝毫的傻态,反倒比最聪明的李崇义还要精明。

“你们几个又想来讹本大哥啊。”徐阳笑着出了院门。就看到四个翩翩公子骑在四辆自行车上。

“大哥。”四人异口同声的喊了一声。

“大哥,恭喜了啊。”程处默停好车。走上来嬉笑道。

“嘿嘿,快进去吧,你们嫂子给你们做了最喜欢的饺子。”徐阳看到这几个活宝一时间把疲惫都给忘了。

“大哥,那公交车一事”尉迟宝林居然还对那公交车念念不忘。

“算了吧,我怕你们开公交一上街就撞死人,还是老老实实骑你们的自行车吧。”徐阳轻笑道。

虽然各个坊市都有开超市,可是东西两市的商务中心对位仍保持领先,每日去这两市采办的人数依然众多,玄武道便是连接东西两市的主要街道,早在大隋的时候,这一条街道上便十分繁华,商贸极其丰富。

现在的玄武道上却有着公交车这一奇异的景观,原本宽约百米的大道现如今分成了两半,行人靠右行的这一条百姓要求以及写进了唐律。

公交车是一辆大的铁皮车,这种巨大而又新奇的玩意让长安的居民好奇不已,有很多人甚至没事就从东市坐车到西市,再坐回来,只为坐在铁皮车上欣赏一路上的长安街风景。

李二对长安的变化向来是持宽容态度,自从宵禁取消之后,李二仿佛对长安的那些规矩全都选择性的遗忘了。

天下士子全都在探讨着朝堂上的军国大事,新闻报每天准时更新,让长安的百姓第一时间了解时政和大唐的最新动态。

秋风乍起,原本是让人萧索愁苦的秋天,可在长安却有种直冲云霄的豪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