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 分节阅读 66

分节阅读 6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话一出,台下顿时乱哄哄起来,许多士子都有些愤慨,正沉醉于三国之中,结果又要说这什么大唐新闻,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有好事者竟开始大声反对了,还有不少士子伸长了脖子想看看这大唐新闻报究竟是何物。

“咳咳”老者清了清嗓子,台下顿时安静了许多,“这大唐新闻报不是老朽要讲,而是当今圣天子陛下命老朽讲。”老者说罢,还朝皇城方向拱了拱手。

此话一出,台下顿时鸦雀无声,国子监的学生哪个不是日夜苦读,想搏个一官半职,而他们效忠的对象自然是皇城中的圣天子,如今圣天子降旨,还敢说三道四的那简直就是跟自己的前途作对。

“老朽这里有朝廷最新售卖的报刊,三文钱一张,如有想买的士子,可从小厮手里购买。”说着,便将桌子上一沓厚厚的报纸交到了那名小厮的手中。

士子果然是读过书的人,虽然一个个仍是争先恐后,但是秩序也是井然,一个个付了钱就急忙拿过来报纸细细端详起来。

姓李的士子也是急忙买了一张,他现在对陛下要求发布的东西十分的感兴趣,接过报纸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大唐新闻:大唐炼铁业飞速发展,炒钢法,灌钢法已经普及。”姓李的士子看到了第一个大标题就是这个,顿时感觉云里雾里,再朝下看,“圣天子起居注:圣天子陛下于太极宫与群臣论事,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群臣贺,左仆射房玄龄言”这一段圣天子起居注看的姓李士子是新花怒放,能在字里行间看到陛下的圣言,这就是天大的荣耀了,等一会回了国子监一定要好好炫耀一番才是。

继续朝下看,“海外见闻:牛进达任命镇海将军,远渡重洋海外寻求高产作物。太仓码头战船开始建造”这一篇海外见闻写的也是精彩纷呈,很快一面便被看完,姓李的士子翻了一面看向了左边,“大唐律法:圣天子陛下颁布新商税,商人得利。”“风土人情:鬼谷传人徐逍遥今日大婚,婚期于终南山徐家庄举行。”“广告栏:幽州刘家生产的玻璃,茶叶,口子窖全部降价一成,酬宾回馈。”

与此同时,长安的朱雀街,玄武街,各个坊市都出现了一个个手拿一叠报纸的儿童。

“卖报卖报三文钱一张,上有圣天子陛下的言行,风土人情,大唐新闻啦卖报卖报”如同一股洪流,一股新风气在长安悄然诞生,报纸这一指导舆论风向的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第一次面世了。

第五十九章唐朝大婚上

汉朝以来的的结婚六礼,在唐朝也遵行不悖。

六礼分别有几个文绉绉的名字:纳采、问名、纳言、纳征、请期、亲迎。

其实到了近代,民间都管这几个步骤叫:提亲、合八字、过大贴、送彩礼、算日子,接媳妇。

徐阳如今已经快被唐朝的这些虚礼烦的要死,刘栋良还怕徐忘记,专门聘了两名礼仪官来教徐阳婚礼上的礼仪,这婚礼的几个步骤,该讲什么话,做什么动作,带什么东西,全都是有讲究的。

特别是徐阳如今不再是一届布衣,身为一位侯爵,身上还有李二加封的同中书门下三品可以进政事堂吃饭的虚职,更何况刘家也是大户之家,正四品的文官书香门第,怎么来说礼仪规格都不能寒碜了。

提亲纳采好办,直接命刘七提一只大雁上门,刘栋良和刘老太爷身穿正装端坐在徐家庄刚刚建好的厅堂上,刘七今天穿着一身蓝底大红袍的正式礼服,正儿八经的在厅堂外敲门。

扯着嗓子喊道“刘公有惠,赐妻徐某。徐某有先人之礼,使刘七请纳采。”刘栋良听闻,命下人打开大门,道:“某之子愚蠢,又不能教,徐郎命之,某不敢辞。”

把刘七迎进屋,主宾相对行礼,刘七说一句:“请纳采。”便把那只大雁送到刘栋良两手中。这就算完成了一礼。

然后是问名礼,刘七道:“刘七既受命,将加之卜,敢请女为谁氏”

刘栋良接话:“刘郎有命,且以礼而择,某不敢辞,曰囡囡。”这囡囡便是刘梦璃的小名了。

接着就是占卜了,生辰八字这一环少不了,袁天罡今日闲来无事,亲自来给测算八字,蹭了六七斤上好的黄山毛峰茶叶,才道:“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因为徐阳没有什么亲族,只能让尉迟宝林和程处默来当函使和副函使,两人带着长一尺二寸、宽一寸二分、木板厚二分的楠木盒子,盒子用五线扎缚,封题上“通婚书”,两个五大三粗的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抬彩礼队伍,就往厅堂驶过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两匹压函骏马,不着马鞍,青丝笼头,然后是抬着那个放置着杨木楠木的礼涵的人力轿子,礼函旁边有三名漂亮婢女守着,再后面抬着的是五色彩缎、大束锦棉,成对铜钱,猪羊牲畜、米面粮油、野味猎物、点心水果、奶酪油盐

尉迟宝林和程处默二位函使到了之后,又是一阵道贺,刘栋良再接过礼函,打开之后,里面放着一张精美好纸,展开一看,就是“通婚书”,上写“徐阳,鬼谷传人一派,第二十七代弟子,未有婚过,承贤膝下有女令淑有闻,四德兼备,愿结高援。瑾因媒人刘七,敢以礼请。脱若不遣,贮听嘉命。徐阳奉上。”

刘栋良放下书信,也拿出一张书信,是写好的答婚书,上面的内容也是伉俪难得的言语。

这封信要放进同样规模的礼函里,送给尉迟和处默二人,劳烦他俩再带给徐阳,然后收了彩礼队伍抬来的彩礼,众人分发些钱财,“纳征”这一礼也算是完成了,从此刘梦璃就算是徐家人了,以后就算是刘栋良谋反抄家,按律也和她没什么关系了。

此时的徐阳倒是忙的焦头烂额,站在终南山庄子前面的牌坊下,一直迎接宾客,“这位是朝堂的正四品的正议大夫”“这位是从四品上:太中大夫。”宾客很多,全都是看在刘老太爷正四品的面子来庆贺的。

马车已经停满了牌坊外,长孙无忌派长孙冲和长孙仰送来了厚礼,整整两辆马车的彩礼,礼物不可谓不丰厚。

除了徐阳认识的长孙无忌,还有房家,二李家,尉迟家,牛家,和程家都是送来了新的彩礼,因为上次送过两箱,所以这一次的彩礼多是些居家用品。

众人大多派的是家中子弟前来道贺,除了牛进达,没有一个老人是亲自来的,李二的诏书也下来了,赐刘梦璃正五品官职,才人身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