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 分节阅读 44

分节阅读 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豆,慌不择跌的朝嘴里送。

“老七,你说爵爷不会是把咱们忘了吧,爵爷这都进宫有三天了,连个消息都没有,刘方佺那老头再不走,刘家人就要把他强带走了。”张二忧心忡忡的道。

刘七倒是一脸轻松,道:“爵爷忘了谁都不会忘了咱们的,爵爷的话可是金口玉言,叫你老实待着就老实待着,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呢。”说罢,又是朝嘴里丢了两个青豆。

“哈哈。”徐阳刚进了刘家院子就听见刘七学自己以前的歪理,不禁感到亲切不已,朝堂上人心太过复杂,还是这些率性的仆役让自己感觉到轻松。

“爵爷”见到徐阳来了,刘七一蹦三尺高,青豆盘子都被碰掉在地上。

“爵爷您总算是回来了,小的都想死您了。”刘七跑上来点头哈腰的道。

牛劲达还有些没反应过来,这没大没小的家伙是哪里来的

“这是你亲属”老牛瓮声瓮气的问道。

“不是,他不是我亲属。”

牛劲达一听不是亲属刚想责怪两句没规矩,就听徐阳接着道“不过他比亲属还亲。”顿时就糊涂了。

刘七听了,笑逐颜开的带徐阳参观刘家在长安的产业,其实刘家在长安的产业一直不大,天子脚下,虽然繁华,但是刘家的那一套垄断营销法是很拉仇恨值的,长安世家大族太多,地位高到刘家老太爷也只能仰望,所以刘家很是明哲保身的选择在长安只留一个小据点,也就是在靖康坊买的这几间独立的宅院,说是小据点,其实也是很贵了,四万贯,这些钱都够那些普通百姓一家子活一辈子了。

“见过爵爷,楼上休息的地方都打理好了。”相比刘七,张二这名卖自行车招来的伙计更稳重保守,徐阳点点头,示意张二做的不错。

“大广他们人呢”进了阁楼,没有发现彪大广和李虎,陈晓生他们几个城管队的。

“回爵爷的话,他们几个都去跑步了,彪哥说城管要强壮体魄,武装头脑,然后带着他们几个围着长安城跑圈去了。”

“嗯,做的不错,你现在跑去喊他们赶快滚回来,老子接到陛下的圣旨,叫我们把幽州的那些个产业全都搬过来。”徐阳摇了摇手中的金黄的圣旨傲慢道。

感谢杀手天仰的打赏拜谢最近有些忙,更新较慢,请各位书友海涵

第十五章侯爵封地终南山

长安城东十里,灞桥之上。

告别了一众马车的刘家商队,彪大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徐阳望着他策马而去的背影就不由自主的想到李二和自己讨论城管队的场景。

“告诉朕,这三百人的私军所谓城管究竟是有何目的”

“为我大唐冲锋陷阵,攻城略地之用。”

“你以为朕相信”

“鬼谷一脉,习文弟子都要有三百护卫。”

“习武的呢”

“以一当千。”

“朕看你这三百护卫也是歪瓜裂枣,为何不用武林高手,朕觉得这样你的安全更有保障些。”

“陛下能把白眉和白发两位公公借给我当护卫”

“滚。”

在两仪殿的谈话很是愉快,李二对徐阳私自带有三百人的城管不予追究,只是告诉他不能继续扩大所招人数。

李二给了徐阳工部特赦权,不用通报便可以随意进出工部,曲辕犁工部已经开始制作了,第一批制作好的五十架曲辕犁已经发往长安县附近的农田以试效果。

结果很让人满意,改装过后的曲辕犁不愧是犁类中的巅峰之作,长辕改为短曲辕,辕头又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以前耕作一亩地就能让农民累得气喘吁吁,现在用了曲辕犁连续耕作三亩地才让人感觉会有些疲劳。

长安县的农民们都打算呈万民书谢陛下天恩了,这也让李二笑的合不拢嘴,工部的马蹄铁和曲辕犁这两件东西现在要抓紧打造出来。

正当工部热火朝天的打造时,徐阳已经去了自己的封地。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徐阳没带过兵,没打过仗,甚至他都不太清楚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现在就稀里糊涂的成为了一位侯爷。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徐阳没参加过科举,甚至他来到大唐都到现在都没听说过科举,似乎每年二月份才是科举开考的时间,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好心情,从长安靖康坊出来,和刘七一起坐着马车朝封地驶去。

徐阳的封地在长安城以南的终南山。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宝鸡眉县,东至陕西西安蓝田县,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如今大唐道教兴起,终南山中也是道观繁多,其中鼎鼎大名的大唐第一道家大能袁天罡也是在此山中隐居。

持着鱼符,一路畅通无阻,明德门的守门将士一看是金鱼符,连马车里的人都没看就直接放行,这些个大人物不是他们这些大头兵能接触的。

出了明德门,马车沿着清明渠一直朝南山跑去,行了大约有半个多时辰,马车的速度开始减慢,渐渐的开始行到了上山的路,山路磕磕碰碰,徐阳心里寻思这么偏僻的山道,这里有人住吗怎么还有自己的封地

结果心里正想着,马车就突然停了下来,拉车的小厮恭敬道:“侯爷,南山到了。”

徐阳心里有些忐忑,踩着一仆役下了马车,引入眼帘的是两道翠绿的山峰,鸟语花香,清风拂面,山间清新的空气让徐阳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两道山峰之间,竟是一广阔的山间平原,其中茂林修竹,田舍人家,催烟袅袅,鸡鸣狗吠,竟是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这山谷中的一千户人家就是徐阳的私人财产了,沿着一条土道,到了村庄的门口,只见一略有些破旧的牌坊上面一块掉漆了的黑色牌匾,上书:长安县村四个字。

这次刘七学乖了,从徐阳手中接过圣旨,一路小跑,到了村口,果然也是有一颗大树,不过不是榕树,似乎是一颗大松树,一锣鼓摆在上面,刘七用力的敲个不停。

此时正是耕作的时间,村里的青壮都去田间耕作去了,出来的大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见徐阳大敲村口的戒锣,都是议论纷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