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扬天下 > 分节阅读 460

分节阅读 4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错意了,他要方便,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把他带来如此干净的小房间来。

带路的下人听不懂他的话。他不得不忍着尿意跑回宴席上跟那贵族重述自己的要求,希望那位贵族能让下人快点带自己去茅厕。

那位贵族听后哈哈大笑,亲自把他带回原先的那间弥漫着香味的小房间,指着一个白色的很大的瓷器告诉他:“这是我大秦最新兴起的抽水马桶。”

说着那位贵族打开那个瓷器的盖子,教他如何使用。

听着主人的讲解,克劳斯威尔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是在人间。

在主要耐心的解决下,他总算是弄明白了,可等主人退出去。他站在那干净洁白的抽水马桶前面,竟然尿不出来。

因为太干净了,在这弥漫着香味的小房间里大小便,他感觉自己这是在玷污天堂。

这件事。他一生都不会忘记。

何况,那个侍郎的贵族最后还送了一个抽水马桶。

经历了种种尴尬和震撼,让克劳斯威尔对生活在这座天堂一样的城市的人们羡慕不已。

而最大的震撼还在后面,离开南京的这天。他坐船从秦淮河入长江,经过定淮门外时,他向龙江船厂的方向望了一眼。谁也没有想到,就这一眼,就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也改变了英格兰与秦国的关系,更改变了英格兰的命运。

克劳斯威尔发誓,那一眼看过去时,他战栗了,一种慕名的惊恐让他在四月的阳光下感觉浑身发冷。

西元1636年,由佩特设计,英格兰伍利奇船厂建造,1637年下水的海上君王号,总造价超过4万英镑。

海上君王号龙骨长39米,总长51米,宽147米、深2317米,吃水68米,重1683吨,有4层甲板。竖以3桅,在主桅和前桅上挂有皇冠帆。装备102104门炮。

这船战舰一出,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震动,被称为海上巨无霸。

但海上君王号与克劳斯威尔这一眼看到巨舰比起来,简单就是象是小孩与巨人的对比。

他看到这艘巨舰,长度至少有130米,宽50米,四层九桅十二帆。尺寸是海上君王号差不多三倍大。

若不是亲眼看到,克劳斯威尔打死也不会相信,世上有这么巨大的船只。

那一刻,他想到的是,如果海上君王号遇上这样的巨舰,会是什么结果

极度震撼的他突然想明白,为什么那个大秦帝国外交部左侍郎黄振林一开始敢开狮子大开口,要好望角以东所有的利益,而最后又作出重大让步了。

或许,无论是起初的狮子大开口还是后来的重大让步,都与这在建的战舰有关。

秦国刚刚建国,他们野心勃勃,正在全力打造一支让人惊叹的海军。

他们有吞下好望角以东,乃至整个世界的野心,只是他们还需要时间,所以才会出现黄振林前后不同的表现。

离开南京后,一路南下,克劳斯威尔又特意打听了秦国的造船业,听说在宁波、泉州还有北面的辽东,都在大型的造船厂,正在日夜加班造船。

克劳斯威尔还打听到,以前的明朝政府禁止私人造船,对私人船只的大小也有严格的限制。

而现在秦国皇帝,却是鼓励商人出海贸易的,还放开私人船厂,也不再限制私人船只的大小,所以现在秦国对船只的需求极其旺盛。

现在秦国所有船厂都是满负荷开工,按这样的速度,就算整个欧洲加起来,恐怕也不敌不过秦国。

有了这样的认识,克劳斯威尔深切地感到,与秦国的合作是与狼共舞,是自掘坟墓。

之后,他匆匆离开大秦,向马六甲赶回去,并决定去找巴达维亚找荷兰人。

英国虽然在挺进印度洋的过程中,与先来的荷兰和葡萄牙发生过冲突,但总体而英国与荷兰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两国的皇室也时常有联姻。

荷兰人也默认了英国在印度的利益,加上获得莫卧尔帝国皇帝贾汗吉尔的青睐,英国东印度公司很快就超过了在果阿和孟买建有基地的葡萄牙人,在苏拉特、金奈和加尔各答,建立了大本营。

到去年为止他们在印度已经建立了23个工厂即基地,主要贸易货物是棉花、丝绸、靛青、硝酸钠和茶。

英国主要垂涎的是荷兰人通过马六甲海峡对香料贸易的垄断。但现在看来,联合秦国人攻打荷兰人,英国也不可能独吞远东的贸易。

只不过是被秦国人当枪使,帮助秦国人快速挺进印度洋,甚至挺进欧洲而己。

大秦君臣,难以预料到克劳斯威尔心思突然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还在积极准备着先灭掉荷兰在远东的势力。

这天秦牧亲自到军器监,查看燧发枪研制的进度。并在突然想到滑翔翼之后,给军器监的能工巧匠画了一张图纸,让他们研制滑翔翼。

中国人对飞翔的是非常强烈的,听说在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就制作过木鸟飞上天。

在明初永乐年间,甚至有个万户的人,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

他确实成功飞上半空了,完成了人类第一次飞天的壮举,他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谁说中国人缺少冒险精神

秦牧的图纸一交给工匠,军器监里就响起一片热烈的讨论声。

秦牧却在遐想着,在巨大的宝船平台上起飞“舰载机”有没有可能成为现实

第741章 风暴在酝酿三

交趾升龙城。

位于墩河边的清清都王府比皇宫还要豪华,所有亭台楼阁既有中国的风格,也兼有交趾本土的特色,府门石狮雄踞,甲士守卫森严,府中仆役如云,一派富贵荣华的景象。

已经七十岁的清都王郑梉须发如雪,一脸清癯,身后两个面容清秀的丫环轻轻帮他打着扇,升龙府的四月,天气很炎热了,知了在浓茂的龙眼树上鸣叫着。

花厅里,出使大秦归来的郑重赞跪在地上,神情忐忑不安,郑梉虽然闭着眼睛,如睡着了一般,但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压力,却让郑重几乎要窒息,背上汗流浃背。

过了好一会儿,郑梉才抬抬手示意,一个丫环躬身施礼,倒退着退出花厅。

随后,郑梉的次子西王郑柞、三子扶郡公郑栎、四子琼严公郑棣、五子华郡公郑梣,以及两位郑梉的心腹谋士黎明、蔡绪一齐来到花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