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扬天下 > 分节阅读 453

分节阅读 45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徐永顺神情一凛,真诚地答道:“陛下放心,臣等心里明白,陛下的信赖,才是臣等最重要的财富。”

“你明白就好。这样的话,朕只说一次。朕给了你们很多便利,一但你们出了问题,朝中百官肯定不会让朕好过。朕不得好过,你们的下场自己去想吧。”

“臣敢脑袋保证,绝不在税银上动心思,绝不给陛下添乱。”

秦牧颔颔首,不再说话,秦牧也绝不会任他一句保证,就真的相信他们会洁身自好。哪个不长眼,一但被抓住,到时再杀杀鸡不迟。

御驾到达龙江船厂时,厂里已经是处处披红挂彩,敲锣打鼓,仿佛大庆一般,厂里的管理者、研究人员,一起到厂门跪迎。

徐永顺一脸喜气洋洋,引着秦牧来到干船坞前。一艘长约20丈,宽度只有4丈左右,高约三丈的舰船停在干船坞里,船体上系着红色的彩带。新漆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

它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修长,整体的线条充满了别样的美感,秦牧最关心的是它的舰艏设计,现在各式的舰船。船艏多为方形的;

象郑和的宝船,舰艏虽然略有内斜,但角度不大。这使得船只在航行时,舰艏受到的阻力很大,当然,现在各国的舰船大都差不多。

徐永顺这阵子日夜窝在船厂,对新船的十分重视,新船的各种特点,他如数家珍,一一给秦牧介绍道:“陛下请看,相比于原来的船形,我们在这艘新船上作了重大的改进,首先是它上下的比例,作了很大的调整,上宽下窄的比例更大;

最关键的在于他的舰艏,原来船只的舰艏都是方形的,陛下请看,这舰新船,我们将艏部水线以下缩窄到近乎刃状;

同时舰艏和干舷尽量外飘,上下形成一长斜线,让舰艏如同一把斜斜向前的利刃,提高破浪能力,减少航行阻力;

另外就是船的高度,也作了调整,尽量减少上层建筑,这不但增加了船的稳定性,而且有效减小受风面。”

徐永顺一面讲解,秦牧一面观看,心中非常满意,新船采用了西式的软帆,三桅,桅杆之高,足足达到船长的四分之三,前头有首柱,沿首柱外伸一斜扛,可在首部多悬一些支索三角帆,有利于扩大撑帆的容量。

它外飘的舰艏与干舷,保证了舰船在高速航行时亦不会有严重的上浪,保证了舰船的强大动力能最大限度地转换为高航速。

虽然还没有正式下水试航,但以秦牧的眼光看来,这艘船的设计已经在减小阻力、增加风力方面,做到了革命性的改进,航速肯定会有质的飞跃。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没有他这个后来人的指引,完全是船厂的工匠智慧的结晶,这让秦牧十分欣慰。

啥也别说了,先下水看看实际效果吧。

吉时到,秦牧亲自主持下水祭典,这是每艘必须的仪式,而这艘船意义重大,仪式更加隆重。

祭祀仪式过后,在热烈的锣鼓声中下,船厂的工人打开船坞的水闸,滔滔的江水灌入船坞中,很快就漫过船体底部。

船厂的工匠熟练地放松着固定船体的巨缆,随着船坞里的水位不断上升,船体在慢慢上浮,工匠们也有条不稳地放松着缆绳;

这个过程说来简单,却是下水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若是操作不好,很容易导致整艘船侧翻在船坞里。

龙门船厂的工匠经验丰富,驾轻就熟,下水的过程没有任何意外,等船体完全浮起来后,水手上船操舵,这个时候还不能升帆,前面由一艘牵引船牵引,一两百工人分立于船坞两边,开始喊着号子,用缆绳一点一点地把新船牵引出船坞。

因为船坞足有一里长,加上比较狭窄,整个牵引的过程耗时整整半个时辰,才总算把这崭新的家伙牵引进龙江。

“升帆”

“升帆”

“升帆”

在水手们大声的呼喊起中,一面面巨大的云帆缓缓升起,秦牧还好,徐永顺此时早已紧张得满头是汗,这艘新船如何,这可关系到他的前程,能不紧张吗

秦牧微笑说道:“小顺子,放松些,朕瞧着是不错的,想必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借陛下吉言,肯定没事。”徐永顺无意识地挠了挠头说道,“陛下是不知道,臣这些天可是日夜守在船厂,这艘船寄托了臣满心的期望。不瞒陛下,臣第一个孩子降生时,都没这么紧张。”

“哈哈哈”

“让陛下见笑了。”

“行了,你紧张朕能理解,但也别添油加醋的,要知道过犹不及,你的功劳,朕少不了你的。”

徐永顺讪讪地笑道:“陛下明察秋毫,微臣在陛下面前唉,反正就那么点小心思,也不怕陛下知道,嘿嘿”

这艘新船意义重大,它将可能带来帆船的一次革命,秦牧心情很好,随声问道:“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臣不敢居功。”徐永顺躬身答道。

秦牧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感觉他此言不似作伪,回头一想,很快就想明白他想要些什么了。

s:第三更,将近四千字奉上,俺辛勤耕耘,各位看官就请捧捧场,让我多收获几张月票吧,看着着被人家摔开了半条街,这个月的月票奖越来越渺茫,心里着急啊,俺一个吊丝作者,就那么点收入,一千块月票奖对我来说真是很大的一笔收入了。跪求月票求月票啊

未完待续。。

第730章 英国使者

新船在长江试航时,它的速度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体现,速度已经比旧式帆船快一倍,这还是在江上风力小的情况下,如果到了海上,相信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不过秦牧身为皇帝,不是不可能跟到海上去看新船测试的。

秦牧对新船主要的设计者李钊给予高度的赞扬,当场给予了一千龙币的赏赐,这可是一笔巨额的财富,李钊只是一个工匠,若是在历朝,这样的赏赐做梦也不敢想,激动得他热泪盈眶,伏地不起。

其他参与计划与建造者,也各有赏赐。

一众工匠不但得了皇帝的赞扬,还领取丰厚的赏赐,无不感激涕零,感觉比读书人考了状元般荣耀。

秦牧对他们说道:“这世上的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思想最重要,你们以后有什么设想,不管别人认为有多么荒谬,都应该去实践它,或许最伟大的创新,就在别人认为很荒谬的构想里。

朕今日就有一个构想,需要你们来求证它是否合理,朕的设想是,在舰艏水线下面加装一个球鼻,大概是这样。”

秦牧说着,让韩赞周拿过纸笔来,开始根据自己的印象画起来,就他所以,后世的船舶,舰艏水线下面都有一个前凸的球形,类似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